8月31日,华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面向ict行业的全球生态大会——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16)在上海开幕,为期三天。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0名业界精英,围绕“塑造云时代”主题,共同探讨物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影响,积极探索实现智慧化转型。
在此次大会上,华为openlife运营商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总经理曾小龙首次全面阐述了华为openlife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四大类生态合作伙伴构成、三大落地路径、七大api标准、六大集成框架,从而标志着“智慧家庭”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正通过家庭网关sdk的形式逐步变为现实。
openlife四大类生态合作伙伴构成
目前大多数的智慧家庭硬件设备供应商,基本上都是靠2b业务在做支撑,比如跟地产、装修公司合作前装市场,但它不是一个普遍化的服务。运营商最有可能把智慧家庭变成一个稳定高效、并且是普遍化的服务。
理由一:智慧家庭需要端到端的网络资源,运营商可以保证这一点;
理由二: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大型电信运营商受国家监管,可信度更有保障;
理由三:最关键的一点,运营商有大量的线下服务资源,大街小巷有营业厅,社区网点都有运维队伍可以上门服务;
理由四:运营商本身一直就在做行业资源整合的工作,经验丰富。
现在做智慧家庭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互联互通的问题,因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运营商在这个产业当中对合作伙伴来说是一个关键销售渠道,对技术标准的牵引应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并最终建立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合作共赢的新型生态体系。
华为openlife其实就是帮助运营商实现智慧家庭生态的互联互通,然后通过运营商的渠道实现商业落地支撑。如上图所示,openlife智慧家庭生态合作伙伴包含四类公司:
1)jpp(joining product partner) 以南京物联、汇泰龙为代表的硬件产品公司,和运营商形成一些完整的一些解决方案;
2)jtp(joining technoloy partne) 在家庭业务当中提供一些技术性支撑,比如说云存储、zigbee联盟等;
3)jbp(joining business partner) 水电气基础服务商、地产物业、家装渠道集成商、系统集成商等,比如万科、新和创;
4)jmp(joining marketing partner) 华为在中国区选择的生态代理是深圳智慧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代理公司的合作,运营商能够提供端到端的集成,不仅是提供产品联动方案,更关键的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服务落地的集成环境。
所有这些合作伙伴都会直接面向全球运营商展现,运营商会从这当中去挑选他们能够开展一些业务的合作方式,面向全球导入。
华为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三大落地路径
华为智慧家庭解决方案通过端-管-云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的开放,来提供给合作伙伴一个更好的商业落地环境。这个解决方案分为三种集成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直接设备内置hilink sdk,直接跟华为终端和huawei liteos结合,主要针对新开发的智能设备。通过hilink协议,在所有的华为网关和华为的终端云上都是默认支持,直接获取类似于hilink即插即用、手机app的远程控制等功能。设备通过hilink认证以后还会自动进入到openlife的商业发展计划。
第二种集成模式通过oceanconnect平台,这个平台主要聚焦云和云之间的标准协议对接。它的好处在于,不仅仅只有家庭这个领域,如果大家使用的是标准agent接口做集成,那么你这个设备在iot at publick、iot at industry那些场景里也可以使用,同时通过运营商的oceanconnect平台,它也会开放自己的这个接口,供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方来使用。
第三种集成方式就是网关集成,通过这种方式不需要修改设备软硬件。如果是标准协议的,可能通过华为iot agent做一个配置文件就能接入;如果是非标的或者是有一些私有产权协议需要自己去处理的,通过一个在网关写插件的过程就可以接入。华为智能网关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网关开放性,合作伙伴可以直接通过网关获取第三方公司数据,运营商也可以通过这个网关接口很方便地提取数据,做一些场景化的服务。
如果智慧家庭是一台大pc?
通过智能网关的开放模式如何做?大家都知道,pc机一般都会有标准的pci接口,买到一个新硬件会首先插到接口槽里,;第二件事情你会做什么呢?给这个pc装一个驱动程序,控制这个硬件设备,同时还可以再装一些apps。
pc-windows这个解决方案,关键是能够实现软件-硬件-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华为在把未来家庭当作一个分布式大系统的时候,就是参照pc的这种架构来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物理pci插槽换成了一些无线协议,不管是zigbee也好,wifi也好,这些协议就是类似于标准插槽。
简单的说,在网关上有三类插件,分别是:
1)驱动程序-驱动本地的硬件 华为用的osgi是电信联盟定义的开源规范,本质就是一个java虚拟机。在这个osgi环境上,就类似于我们的windows操作系统。第三方想要做集成的时候,只需要在这个osgi上利用java程序写一个对自己设备的驱动程序,本质上就可以驱动自己的硬件。
2)agent-驱动云端的能力 可能是运营商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是第三方的能力。比如说人脸识别,比我们有一些合作伙伴有自己的私有云,都可以通过agent形式把你的能力释放到网关上,在此基础上再做应用,形成开发的集成环境。
3)运营商会做什么事情呢?建一个网关的apps store消费者要订购什么样的业务,只需要在对应的网关上下载驱动、agent或者apps,驱动可以跟某些设备进行联动,agent可以调动某些云的能力,下载apps就能形成家里面的一些服务化的场景。
总而言之,华为openlife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导入各种各样的硬件厂商,同时导入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应用内容,把这些硬件、服务和应用一次集成,导入给运营商。
七大api标准 六大集成框架
要实现互联互通,最关键的是大家要有一个统一的行为规范或者标准。我们在网关上定义了七大类api规范,这些api本质上是由驱动程序和agent来实现,同时被上面的应用调用,apps会基于这些api来开发新的应用。
智能设备、富媒体、wifi、业务运维、运营商管道接口、安全接口以及存储接口,还有一些数据提取接口……这些内容会形成一套最基本的规范。华为也会邀请合作伙伴一起来制定智能网关能力开放的api规范和标准,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来聚合更强的业务能力,一起来完善家庭各种各样的场景和需要的规范内容。
但是这七大api最终怎么能够变成合作伙伴可以开发的内容呢?我们把这些api分装成六大集成框架。比如我们有一个云服务能力的集成框架,你根据这个框架开发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把你的云端能力如何封装到网关上。
智能硬件的集成框架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开发出来的驱动。第三个是集成应用的创新框架,做出来就是在网关上能够跑的应用。
除了这三个合作伙伴可以使用的内容之外,linkhome本身也是开放给运营商去做二次手机订制,开放给地产商去做一些客户化的手机apps的界面订制。
同时还提供一个装维助手的框架。linkhome和装维助手的区别在于:linkhome是给最终用户使用的,装修助手呢是给这个业务的维护的人员去使用。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楚,linkhome有点像“滴滴打车”的客户端,而这个装维助手就有点像“滴滴打车”的司机端。
最终用户的诉求和一些维护的服务诉求可以非常快的直接传递到我们运营商的运维人员手上,或者是某些地产或者物业的运维人员,形成一套服务闭环的体系。运营商系统的集成框架,通过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时候需要跟运营商的这个支付系统做一些集成。
以上六类集成框架,面向不同的合作伙伴去提供。通过这个集成框架做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产品包,这个产品包只要加载到了智能网关上,就能形成对业务的完整导入,通过这种集成框架,华为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实现“一次集成、全球导入”!
插件包还有一个好处是什么呢?插件包是由合作伙伴自己去写的,这当中对于这个协议的使用接口的内容很多涉及知识产权,这些内容也是属于合作伙伴自有,不需要都暴露出来,你只需要把最后你能够参与的、给运营商或者其他合作伙伴业务创新所需要的接口开放出来就可以。
为了方便理解,还是以windows对网关基本应用、开发框架做个类比。windows里面有基本的windows内核:网关基本应用和sdk里面有些什么内容呢?比如说会有我的消息框架、基础的用户管理,基础的业务编排机制ifttt等。ifttt是干嘛的?就是各个厂家把自己的能力开放出来,形成用户diy的一些注册接口。
第二,比如说程序管理器。我们的windows,除了windows内核,一定会有程序管理器管理电脑上到底装了什么样的程序,网关上其实也是有一个叫应用商城的apps store,可以用所有实现了的sdk去开发应用。
第三,有一些合作伙伴说:“已经有自己的网关了,那系统要集成怎么办啊?”可以把自己的网关作为华为网关下面的一个子网或者是一个ap,也可以用dangle直接插usb接口。
使用七大类每一种sdk,其实都可以类比windows,对应在家里边开发一些基本应用的内容。华为在sdk当中也做了更多价值的api定义,来支持业务创新和内容创新。
在活动最后,曾小龙总结说:“openlife不再是为了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我们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落实,最终再通过运营商的渠道,把我们在智慧家庭的业务实实在在的能够落地,给运营商、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商业的成功,给最终的消费者带来体验上的增值业务。”
小米笔记本15.6寸2019款体验 相比同类型的大屏入门笔记本性价比明显更高
纸质电容器概述
高通推出支持Wi-Fi 7第三代专业联网平台产品组合
华为发布CloudFabric方案,大力提升企业高端云化技术
激光微型化之路—从微波激射器、激光到等离激元纳米激光
劲爆!华为OpenLife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怎样提高储能连接器的安全性
Facebook称与华为数据分享,华为否认
工业控制常用接口协议汇总
WhatsApp正在努力添加Expiring Media功能
金鉴实验室协助鸿利智汇产品顺利通过AEC-Q102认证
千视应用 | SRT互联网传输技术方案成功助力“江西应急·2022”综合演练
IGBT的物理结构模型—PIN&MOS模型(3)
分享一个简单的UJT函数发生器电路
电子模拟技术将为数字电子产品增光添彩
高性价比存储扩容方案 aigo国民好物移动固态硬盘种草推荐
讯维分布式可视化控制系统在应急指挥中发挥的作用
CMP浆料配方研究进行中,预计2022年CMP浆料产能达到4万吨/年
品牌LED企业青睐标准产品库
什么是动态路由表/路由选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