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

实验 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二. 实验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
+6v、+12v切换
1
dg04-1
2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0~30v
1
dg04-1
3
万用表
1
4
直流数字电压表
1
d31
5
直流数字毫安表
1
d31
6
电位、电压测定实验电路板
1
dg05
三. 实验内容
(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
图2-1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 i1、i2、i3 ,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一路如 e1 为+12v,+6v切换电源,另一路,如e2 接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 e1 =12v,e2 =6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2.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3.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被测量
i1
(m a)
i2
(m a)
i3
(ma)
vef
vcb
ufa
(v)
uab
(v)
uad
(v)
ucd
(v)
ude
计算值
测量值
相对误差
(二)叠加原理
1.实验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
6v,12v切换
1
dg04-1
2
直流稳压电源
0~30v可调
1
dg04-1
3
万用表
1
4
直流数字电压表
1
d31
5
直流数字毫安表
1
d31
6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1
dg05
2.实验线路 如图2-2所示
图 2-2
1)按图2-2,e1 为+12v、+6v切换电源,取e1=+12v,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2-1。
表2-1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uef
ucb
i1
ma
i2
m a
i3
m a
uab
(v)
ucd
(v)
uad
(v)
ude
(v)
ufa
(v)
e1 单独作用
e2 单独作用
e1、e2共同作用
2e2 单独作用
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
4)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1 和 s2分别投向e1和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将e2的数据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r5换成一只二极管1n4001(即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d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2-2
表2-2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uef
(v)
ucb
(v)
i1
ma
i2
ma
i3
m a
uab
(v)
ude
(v)
uad
(v)
ude
(v)
ufa
(v)
e1 单独作用
e2 单独作用
e1、e2共同作用
2e2 单独作用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 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 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时的“ +、-”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可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4.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该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 +-”号的记录。
5.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五、预习思考题
1.根据图2-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 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 ,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中,若用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量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3.叠加原理中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接)?
4.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
2.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cl的正确性。
3. 误差原因分析。
4.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5.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6. 通过实验步骤6及分析数据表格2-2,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7. 心得体会及其他。

vivo可能会很快推出X30和Y19智能手机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智慧交通
通信电源系统的三大主要设备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基于W536的多媒体电子玩具芯片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半导体制冷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优势
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
MIMXRT1021和MIMXRT1024 ADC通道数
ADS的直流仿真实验
苹果提供两小时送货服务,以5美元的价格发送快递
MSP单片机实现P3.0方波输出的设计
【工业宽温】iCore-3568JQ工业级核心板
世界上最贵精密仪器出厂地ASML光刻机工厂
华为与博世合作推出物联网套件软件服务,为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赋能
华为国际化过程中的搞笑故事集(一)
红米note4x带来了初音未来,小米6是否会带来更大惊喜?雷军你咋想?
ZYNQ7000系列 PS、PL、AXI 、启动流程基本概念
一种可用近红外光激发的电压荧光纳米探针
高速通道损耗压力测试板应用场景
中国铁塔与顺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谷歌联手三星,将推出安卓14版Wear O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