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带动了人脸识别的流行,不少手机厂商紧随着苹果的脚步渐渐的向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也给生物识别增添了一种新方式,人脸识别和屏下指纹也由此开始啦一场拉锯战,人脸识别&屏下指纹,到底谁才是苹果的未来?
自今年全面屏盛行后,关于手机解锁方式的讨论就层出不穷。此前不少厂商纷纷猜测苹果新机的识别方案,以此来摸索市场发展风向。但苹果新机iphone x的发布让市场更混乱了,因为它发布了一种新的单一的生物识别方式,即face id。由此,face id与指纹的拉锯战就开始了。
苹果人脸识别供应商扩产 安卓厂商转向
face id是全面屏下识别方式的又一种选择,不少厂商在随后也相继发布了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新机,但是因技术未成熟,还远没苹果采用单一识别方式的自信,因此,不少厂商都是人脸识别加指纹识别合用,或者还加入虹膜识别,进而实现多种生物识别方式共存。而这种方式就目前看来,人脸识别只是起辅助作用,除了作为一种新奇的卖点之外,作用其实并不大。
苹果的face id与安卓手机搭载的人脸识别不同在于,face id是基于三维成像的图像识别技术,它需要特定的主动光照射系统以及专用摄像头进行配合,通过采集得来的数据建立一个头像三维建模,该模型将存储在手机之中,此后每一次的面部识别都会与之比较,重合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将发出识别正确的信号,从而完成个体区分的任务。
face id采用基于三维成像的图像识别技术,安全性比常规的二维图像识别更高,同时,为了增强face id的安全性,苹果还加入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算法进行改进。因此,在识别概率上,苹果的face id相对touch id的1/50,000可达1/1,000,000。
目前,在全球手机市场,推出三维人脸识别的厂商只有苹果公司一家。业内分析师预测苹果将会在明年的全部手机中提供人脸识别,而据近日苹果供应商最新动态来看,可能性很大。
日前,苹果一家供应商宣布收购新工厂,增加人脸识别零部件的生产。资料显示,在苹果的三维识别传感器模块中,包括了一家美国的供应商finisar,该公司向苹果提供了面射型激光的元器件,是这种元件的第二大供应商。finisar公司近日宣布,将收购一座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工厂,扩大零部件产能。
这座工厂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sherman,预计将会在2018年的下半年投入生产,届时该公司将能够大幅提高激光元器件的供应能力。工厂的投产时间也刚好和苹果明年新手机的零部件量产相吻合(零部件量产时间早于富士康集团组装时间)。
苹果在人脸识别领域布局多年,此次一朝重磅发力,让安卓厂商无力招架。虽然不少厂商已在布局人脸识别,但无论在技术还是产能上,真正追赶上苹果还得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不少厂商都在做两手准备,在布局人脸识别的同时还在大力研发屏下指纹技术。
鉴于苹果的风向标作用,产业链风向转人脸识别是必然,但在技术研发上已然不及苹果,抢占先机无望,同时,对用户体验来说,仍是更偏向指纹,而在全面屏趋势下,屏下指纹无疑是最佳选择。另外,就目前研发情况而言,厂商都存在困难,差距不大,因此,布局屏下指纹更有机会获得后续市场竞争。
苹果人脸、屏下指纹两手抓 短期内人脸识别仍是布局重点
目前,已知研发屏下指纹技术的有fpc、汇顶、synaptics(新思)、高通等在内的知名厂商,其中,fpc、高通主要研发的是屏下超声波技术,而汇顶、新思主打屏下光学技术。
苹果与安卓厂商在手机识别的主打路线上分属各方,在人脸识别上,苹果明显领先,但在屏下指纹上,安卓厂商研发团队庞大,好消息频出。
在今年的mwc上海大会上,高通推出了下一代超声波指纹解决方案指纹传感器。其面向显示屏,可透过厚至1200微米的oled显示屏实现指纹的扫描、录入和匹配;面向玻璃和金属,其可透过厚至800微米玻璃面板和厚至650微米铝材质外壳实现扫描的解决方案。
时至11月,fpc发布了屏内指纹识别方案,将允许用户在智能手机显示面板的任何地方捕获指纹,从而消除手机厂商对手机设计上物理空间的需求。
同月底,synaptics发文表示,其研发的in-display光学指纹传感技术将在今年年底与一家顶级厂商实现大规模量产。
另外,lg 也声称搞定了屏下指纹,将在ces 2018上发布搭载屏下指纹的全面屏g7手机。
在安卓厂商频获佳绩之外,苹果也不落后。有消息称,苹果在2015年申请的oled屏下实现指纹识别的专利,近日已经获批。而据该专利图显示,苹果的屏下指纹识别也可实现任意位置的解锁。
苹果此前声称人脸识别才是未来,此次专利获批,苹果会有可能采用屏下指纹吗?据业内人士表示,此可能性很小,其一在于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还面临重重困难,其二在于屏下指纹目前量产难度仍然很大,技术不成熟,苹果不会轻易采用。
因此,可以说,苹果人脸识别仍是其主打识别方式,推动人脸识别的进一步普及,而屏下指纹为避免未来受制于人,苹果也将会继续研发,但目前而言,屏下指纹大规模商用仍有待时日。
就安卓厂商而言,期待明年屏下指纹的大规模应用并不见可观,目前,大多数厂商还是会选择人脸识别或后置指纹来过渡,当然,我们相信屏下指纹最终还是会被攻克,只待时间,而厂商仍要抓紧机会研发及布局,避免掉队。
如何用电脑ATX电源改制成通讯13.8V电源
镶金苹果AirPods Pro推出,18K黄金打造
德州仪器公布季度业绩展望不佳,电子元件需求下滑
煤粉转子秤壳体冲刷磨损怎么修复?是时候换种不一样修复技术了
人工智能领域是怎样实现大跨越
face ID与屏下指纹的拉锯战打响 谁是苹果的明天
奥比中光3D视觉精英实战训练营圆满结营,3D视觉新生代力量整装待发!
AB类输出级中浮动电流源偏置问题解惑
国产32位mcu有哪些 32位mcu是什么意思 8位mcu和32位mcu的区别
如何延长电子管寿命
华为提出“智慧供热”推动供热行业升级改造
寒冬将至 AI+5G带动DRAM新需求
谷歌I/O开发者大会:AI依旧是主角
英特尔是如何应对AMD造成的压力的?
彩电芯片国产化究竟难在哪里呢?精细化制造还需进一步推进
GTP正式诞生,你的自媒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松下提前投产美国电池工厂 受惠于特斯拉新车预售火爆
焊锡条的分类
印度政府对华为中兴展开调查 重蹈美国国会覆辙
FRED Pt超快恢复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