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继电器是固态继电器的一种。英文是solid state optronics relay。-般继电器都是机械触点,靠通电流过线圈变成有 磁性的磁铁吸合触点,从而控制开光状态。而光耦继电器工作原理类似于光耦(其实看等效电路图是一样的)。
光耦继电器节点分正负极吗
光耦继电器节点分正负极体现在输入端,光耦的输入端通常由发光二极管(led)组成,led是一种具有极性的元件。正极连接到正电压,负极连接到负电压,这样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输入端的极性连接错误,光耦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损坏。在进行光耦接线时,务必注意输入端的正负极性。
光耦继电器怎么接线
本研究以实际的隔离半桥辅助电源及反激式电源为例说明。第1种接法中,接到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是外部电压经电阻r4降压之后得到,不受电压误差放大器电流输出能力影响,光耦的工作点选取可以通过其外接电阻随意调节。按照前面的分析,令电流if的静态工作点值大约为10ma,对应的光耦工作温度在0~100℃变化,值在20~15ma之间。
一般pwm芯片的三角波幅值大小不超过3v,由此选定电阻r4的大小为670ω,并同时确定tl431的3脚电压的静态工作点值为12v,那么可以选定电阻r3的值为560ω。电阻r1与r2的值容易选取,这里取为27k与4.7k。电阻r5与电容c1为pi补偿,这里取为3k与10nf。实验中,半桥辅助电源输出负载为控制板上的各类控制芯片,加上多路输出中各路的死负载,最后的实际功率大约为30w。
实际测得的光耦4脚电压(此电压与芯片三角波相比较,从而决定驱动占空比)波形,如图所示。对应的驱动信号波形,如图所示。驱动波形有负电压部分,是由于上、下管的驱动绕在一个驱动磁环上的缘故。可以看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比较大,大约为0.7。
对于第2种接法,一般芯片内部的电压误差放大器,其最大电流输出能力为3ma左右,超过这个电流值,误差放大器输出的最高电压将下降。所以,该接法中,如果电源稳态占空比较大,那么电流ic比较小,其值可能仅略大于3ma,ib为2ma左右。由图可知,ib值较小时,微小的ib变化将引起ic剧烈变化,光耦的增益非常大,这将导致闭环网络不容易稳定。
而如果电源稳态占空比比较小,光耦的4脚电压比较小,对应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较大,也就是ic比较大(远大于3ma),则对应的ib也比较大,同样对应于,当ib值较大时,对应的光耦增益比较适中,闭环网络比较容易稳定。
光耦继电器模块怎么用
一、基本原理
光耦继电器模块是一种基于光学隔离技术的电子元器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隔离将控制端和负载端进行分离,从而实现高电阻和低电阻之间的电气隔离。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耦隔离器传输到控制端,当控制端输入信号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流,使继电器吸合,从而控制电路的状态。
二、使用方法
1. 接线:将控制端的信号线连接到控制系统,将负载端的线连接到负载(如电磁阀、灯具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线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2. 控制信号:光耦继电器模块的控制信号为dc电压信号,常见的为3.3v和5v,需要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来选择对应的模块。
3. 负载电压:光耦继电器模块的负载电压一般为ac或dc电压,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模块。
三、注意事项
1. 接线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反接可能会导致模块损坏。
2. 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不能超过光耦继电器模块的最大输入电压,否则也会导致模块损坏。
3. 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也要符合模块的规格要求,否则会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故障。
4.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模块的影响,避免出现过热等问题。
总之,光耦继电器模块是一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子元器件,使用前需要注意其基本原理、接线方式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模块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什么是CPU分枝预测和推测执行技术?
怎样在x86 PC和微控制器之间构建和RS485通信网络
AI智简网络,光联集团即将亮相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
打击黄牛!华为P10老用户专属购买渠道曝光!
建材行业工业码垛机器人码垛缠膜打包生产线应用
光耦继电器怎么接线 光耦继电器模块怎么用
需要注意的光模块配置和交换机级别
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流频比I/F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氧气传感器用于低氧空气防火系统以连续监视受保护空间内的氧气浓度
硅胶加热片的特性及应用
浅谈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挑战
触控小家电国产MCU新选择—LKT6850
一种基于标签比例信息的迁移学习算法
头戴式蓝牙耳机大种草!学生党必看!
热水器安全阀的作用
CES 2021上值得关注的UV LED产品
基于LMT01的具有脉冲电流接口的 LMT01 高准确度 2 引脚温度传感器
“全身追踪”显然是个让他们心驰神往的目标
安富利为初创企业提供航空业及新一代混合CPU-FPGA技术知识
小米新旗舰曝光 疑似MI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