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提示:oled产业化时机到了么?就本问题,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名誉理事长高鸿锦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董友梅为我们做出了如下解答。
高鸿锦:近两年am-oled迎来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三星将其应用到手机上,从此开始了am-oled的产业化进程。但是从整体判断,现在am-oled的产业化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名誉理事长高鸿锦
现在全球有几家企业在做am-oled,其中韩国三星占80%~90%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都还在研究阶段,建立的多是试验线。比如,奇美新建的用于oled的4.5代线刚刚启动,还没有完全确定是用低温多晶硅技术还是其他;友达有两条线,一条是位于中国***的3.5代,是小规模的试验线;一条在新加坡,是在原来4.5代线基础上改造的;还有一家***企业则是在外购tft基板后做封装。这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友达,但友达自己公布的成品率也只有20%,它认为am-oled的产业化要推迟。韩国企业中,除三星之外,lg有两条am-oled试验线,不过不久前又公布投资1.2兆韩元将龟尾6代线部分转换,建立一条ltps(低温多晶硅)的生产线。
日本显示器公司(jdi)的am-oled生产线也是收购松下的一个生产线后改造的。所以,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包括韩国、日本等在内的大多数企业都采取旧线改造的方式做am-oled,真正建新线的很少。可见现在am-oled还没到大规模建线的时候。我认为,即使oled是将来具有成长性的技术方向,是有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液晶的,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到大规模产业化的程度。
董友梅:oled产业经过十几年积累,已经到产业化前期了,也已经成为继tft-lcd之后最具成长性的技术。但是它要成为显示产业的主导力量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规模。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董友梅
究其原因,一方面虽然目前在小尺寸如手机上有了一定的批量生产能力,但仍不成熟,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短期内即便在中小尺寸领域,从产业规模上也无法成为与lcd相抗衡的力量。另一方面,不管是哪类显示产品,要成为主导,必须在大尺寸上有所作为,比如tv和显示器,因为大尺寸产品是消耗产线生产能力的关键,但在这方面我们看到am-oled还不成熟。
我认为对于am-oled来说,2013年和2015年是两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我们需要在这两个时间点上判断am-oled的应用趋势和它能在多长时间内形成与tft-lcd相抗衡的规模。am-oled发展的路径需要时间来观察,如果2013年技术上没有突破,就可能还要再等两年。
sdr技术原理解析
英国五个技术中心致力于使用AI来加快疾病诊断和改善
HTC重拾手机业务,将打造元宇宙智能手机,发布会已定于6月28日
云南移动基于华为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方案实现数据中心网络云化改造
关于基于龙芯3A1500的计算加速模块的设计方法
OLED产业化时机到了么?
蔚来即将发布首款旗舰轿车ET 7
马云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最新消息汇总 :无人超市正式开业、无人驾驶汽车已上路!无人技术发展趋势
怎样设计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和MiniGUI的SIP电话终端的方案?
量子加密牢不可破?上海交大攻破量子加密技术,信息盗取成功率高达 60%
OLED | 未来7年内中国OLED市占率将赶超韩国
复古街机时钟的制作
SIP mini 对讲终端SV-A10/SV-A10W,带sip热点功能
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实物图参照步骤解析
英特尔发布全新自动驾驶平台含2个EyeQ5芯片以及一个凌动芯片
贸泽电子《让创意走进现实》系列短片斩获Ad Age金奖
如何学好LabVIEW_LabVIEW的学习方法分享
俄罗斯公司设计新型巴铁,是噱头吗?
Linux5.10.10正式发布:修复NULL,提升稳定性 Bug 修复
基于大数据的网管运营支撑体系网络架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