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从2001年到2007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0%。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2gw,占全球总产量的28.1%,超过欧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光伏产业的井喷式增长直接刺激了原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与2005年之前相比,多晶硅价格一度飙升了20多倍。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大生产国,中国在2007年多晶硅材料的自给率却不足10%。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之下,资本沿着太阳能电池产业链逆流而上,把焦点锁定于太阳能级多晶硅。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在新建、扩建的多晶硅厂总数达20余家,预计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将超过3000吨,2009年可能达近万吨。可以说,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在客观上为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不过,在机遇面前更加需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
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必然会导致市场供需的逆转,这从2011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的变动趋势中已经可以初见端倪。并且,我国光伏产业一直有“两头在外”的说法,除原材料依赖进口之外,98%的市场依赖出口。因此,国外市场的变动是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敏感因素,尤其是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之后,一些国家的政府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考虑,将减少甚至暂停进口。而多晶硅产业位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其对市场变动的反应速度更将接受严峻考验。
此外,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多晶硅生产厂家采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其生产流程实际上是一个化工过程,除原料要用到氯化氢、冶金级硅外,中间产品还有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另外在腐蚀清洗时还要用到硝酸、氢氟酸、硫酸等,此外在破碎、加工硅材料的同时还会有一些硅渣、硅粉产生。据统计,用改良西门子法每生产1kg多晶硅,将产生大约14kg-15kg的四氯化硅副产物。由于我国多晶硅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副产物,避免因生产可再生能源产品而破坏环境,也是我国多晶硅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鲁迅先生这句话或许恰好可以描绘当前我国太阳能多晶硅产业的现状。事实上,从事任何产业都必然会有风险,“深渊”其实不足为惧,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辨识它,避开它。
如何提升白光LED光效,有哪些解决方案
4G LTE呈现跳跃式增长:今年用户将超过一亿
探析2019年汽车工业技术及市场趋势
华为nova系列新机发布,支持40W超级快充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剖析
多晶硅产业回归理性及发展机遇分析
录音机全自动停机装置电路图
可穿戴设备卖不好的原因在哪?
OPPO R11/R11 Plus细节曝光:八核+4G/6G+双摄
宽带隙半导体封装用于高压来突出陶瓷基板
IGBT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IGBT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IGBT市场规模分析
反馈电阻为什么不能过大
工业物联网网关是什么?具备什么功能?
全自动便携式农药残留速测仪是什么
电力传输系统特性研究
如何利用FMEDA进行硬件架构度量及随机失效PMHF的计算
“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先生 一生研制光源 做科学战线上的“无产者”
小米Mix大获成功之余又开发黑科技:正反侧面显示屏!
TD-LTE系统的物理层和MAC层对下行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激光雷达的7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