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巨人——英特尔(intel),面临称霸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以来的最大威胁。
被英特尔定义为最大敌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英特尔最亲密的战友:微软(microsoft)。
2011年6月2日,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微软公布下一世代最新的作业系统win8,意外宣布将支援微处理器业者arm的平台,此举等于宣告称霸个人电脑产业20多年的wintel(微软、英特尔)联盟正式裂解。
arm,成为微软公开认证的英特尔对手。然而,arm是谁?
它赚的钱虽小,量却惊人!全球95%手机,都缴专利费给它
从事微处理器硅知识产权(ip)授权的arm,就是各种芯片背后的设计脑袋,arm是全球手机芯片的霸主,全世界95%的手机,都要向它缴交专利费。
从苹果、三星(samsung)到宏达电(htc)的智能手机,甚至联发科的山寨机,都要向arm进贡。全世界每卖出一支智能手机,里头就有五至六颗芯片使用arm专利,平均每支智能手机,要向arm缴交大约0.5美元专利费。以每支手机使用五至六颗芯片计算,一颗芯片的专利费仅新台币两元多,五元硬币还有找,数字小到让ic设计公司没感觉。
arm从没生产过一颗芯片,但它却像是一个隐形芯片帝国。去年全球有61亿颗芯片采用arm架构(arm inside),arm以市占率28%,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硅知识产权授权公司。从手机到洗衣机,从汽车到电视,只要使用到芯片,平均全球每四颗芯片,就有一颗来自arm血统。
全球投资人看好arm未来竞争力,把arm的股价与市值,快速推高。arm五年来股价成长399%,英特尔成长22.4%,同期间,arm市值增加370%,英特尔仅增加4.8%。
arm市值约新台币3850亿元,员工却只有1900人。英特尔市值虽是arm9倍多,员工却是arm的48倍,arm平均每位员工创造的市值,是英特尔员工的5.2倍!
***知名科技品牌宏达电,用13000名员工打造出台股获利王,员工平均创造市值只有arm的1/3。而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公司鸿海,全球布局近100万人,每位员工创造的市值更仅有arm的1/17。
arm,堪称拥有全世界最值钱的脑袋!
为何一家不到2000名员工的公司,得以称霸全球,成为拥有91000名员工的英特尔最大敌人?
它非硅谷出身,剑桥创业!没产业链撑腰 ,产品仍打进全球
身为移动装置世界的隐形冠军、拥有全世界最值钱脑袋的公司,arm却低调得连英国金融业也没听过。我在伦敦拜访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全球最大银行汇丰银行时,提及我接下来要去剑桥采访arm,得到的反应竟都是:arm是谁?
在芬兰,无人不知手机巨人诺基亚(nokia),在英国,arm的知名度却近乎零。这更引发我对arm的好奇。
当我抵达剑桥,前往距离剑桥大学十英里远的乡间,随着arm创办人之一的李·史密斯(lee smith)来到20年前arm成立的地方才发现,arm的低调如同剑桥之于硅谷,诞生于剑桥这种非科技主流的环境,arm被迫发展“只卖脑袋、不卖芯片”的特殊商业模式,正是它今日称霸世界的秘密之一。
这里的道路,时速限制35英里(约60公里),arm创业的所在地,乡间道路仅容一辆汽车通过,而arm的办公室,竟是一个用来养火鸡的谷仓。20年前,12位年轻工程师在这租金便宜的谷仓,开始他们的创业梦。
20年后,谷仓依旧,周边的环境,在史密斯的记忆中也完全没变。这里的前方,一片绿草地还养着三匹马,后方则是绿树成荫。“这里要很久很久,才会有一辆车子通过。”史密斯笑着回忆。
但在一万公里远的美国硅谷,环境迥然不同。那里的停车场停满跑车,高速公路时速上看一百英里,电脑、手机及各式科技公司林立,拥有让半导体设计公司成功的完整产业链。
位于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公司,超微(amd)创办人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有句名言:“没有晶圆厂,不是男子汉!”(real men have fabs)这正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科技重镇的硅谷半导体业核心思维的写照,当时的主流思想是比规模、比处理器速度的时代。
但在剑桥,没有电脑、手机等潜在客户,没有完整产业链。即使现在,arm来自英国的营收,占比也只有约1%。这里的一切条件,都没有让arm成功的客观理由,逼着这群工程师得想出能走出英国、适用全球的产品。
“arm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剑桥创业,而不是在硅谷。”
12位创办元老之一、现任arm总裁的都铎·布朗(tudor brown)说。他坐在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康河小船上,不疾不徐地谈着arm今日地位,来自一个与硅谷完全不同的想法。
它不追求效能,选择省电苹果20年前,就找它推ipad前身
arm所思考的在20年前不是主流,却在20年后造成全球科技产业巨变。这个巨变的种子,就是追求“省电”。
1983年,arm的母公司英国acorn电脑公司打算制作、销售低价电脑,布朗负责评估采用哪一款微处理器。当时布朗的选择有三家公司,都来自美国,分别是:英特尔、摩托罗拉(motorola)和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
“当时这三款微处理器,都是16位架构,对我们想开发的产品来说,太慢而且又太贵。”布朗的这个评估结果,让acorn决定开发自己的微处理器,成立微处理器设计部门,也就是arm的前身。
这个部门开发市场上少有的32位微处理器,它选择当时非主流的精简指令集(risc,reduce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程序语言,而非英特尔等业者采用的主流复杂指令集(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educe意指精简,精简指令集的最大特色,是追求用最少的程序语言执行程序,相对可达到省电效果。complex意指复杂,复杂指令集可以将许多程序语言放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执行更多的程序,让芯片效能极大化。
为何是选择精简指令集?“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低耗电、低成本。”史密斯说,“我们的目标其实是要设计一台低价电脑,当时微处理器的热能相当高,一台电脑要应付微处理器的热,就要特别设计的电路板、结构,还有风扇,这些成本都很高。如果解决掉耗电问题,就是解决热的问题,解决热的问题,等于解决成本问题。”
选择精简而非复杂,让arm走向与众不同的路,也成为它最初竞争优势。arm因为没有太多资金,只做微处理器设计。但arm单纯想设计出省电的微处理器的做法,却引来苹果电脑(apple)的兴趣。
1990年11月27日,苹果远从硅谷来到剑桥,投资300万美元,与arm的母公司acorn合资成立arm,并取得30%的股权。为的就是连当时美国硅谷都没有的东西:arm设计的低耗能32位微处理器,以生产全球第一台手持式个人电脑“牛顿”(newton)。
“牛顿,可以说是ipad的祖父。”当年一手带领“牛顿”计划的专案负责人布朗说,“我还记得,1992年的牛顿广告,就跟2010年推出的ipad广告一模一样:随身携带、记事、手写等概念融合在一起。”
只是当时的牛顿太大、太厚、太慢,手写技术不够发达。最后,全球第一台个人随身电脑“牛顿”失败了,让苹果赔掉近1亿美元。
arm从苹果的失败,体会到“客户的失败,就是arm的失败。”布朗回忆,当时的arm很小,唯一能赚钱机会,就是客户赚钱,arm的技术才能发挥价值。当时英国没有科技公司,逼着arm得往海外走,arm第一个客户是苹果,第二个客户来自欧洲,第三个客户是日本公司夏普(sharp)。
“倾听客户的声音,就成为arm的信条。”arm创办元老、arm技术长麦克?穆勒(mike muller)说。这个信条,为arm带来了大转折,时间就在1993年。
它不主攻pc,先攻手机! 诺基亚登手机霸主,它是幕后英雄
当时手机产业,正从类比时代转进数位时代,美国德州仪器针对手机开发出数字处理芯片,打算与新兴的欧洲手机公司诺基亚合作,“诺基亚向德仪要求提供一个32位微处理器架构的要求。”穆勒回忆,诺基亚打算在手机上内键游戏(编按:即诺基亚的贪食蛇游戏),但当时手机用的46位微处理器太慢,德仪就向诺基亚推荐arm的解决方案。
当时对arm最大的挑战是,手机的微处理器从16位元进展到32位,得使用更多存储器,将会使得手机制造成本大幅攀升,而arm设计出“arm700”微处理器,帮诺基亚省下40%以上的存储器成本。
诺基亚在1996年采用了arm的解决方案,arm从此大翻身,营收连续6年平均成长率超过50%!arm走一条与硅谷不同思维的路,虽没在个人电脑市场开花结果,却在讲求“省电”而非“效能”的手机产业获得成功。
arm一路扮演诺基亚在1998年登上全球手机霸主幕后英雄。同年,arm在英国伦敦证交所、美国那斯达克上市,上市第一天,arm创造了130位百万英镑富翁。
arm协助诺基亚开发出最成功手机。1999年,ibm、爱立信、任天堂等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与arm签订授权合作协定,就连英特尔也成为arm的客户。
从苹果的失败,到诺基亚的成功,让arm体会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分享”的经营哲学。这是它在选择“精简”后,第二个重要的决定。
“我们跟客户分享资源、分享利润,也分享风险。”布朗说。
arm若不是站在半导体巨人德仪的肩膀上,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诺基亚。透过德仪,arm学到“分享资源”的好处:若没有苹果的失败,也不会有后来诺基亚的成功,这让arm学到“分享风险”的概念。
为何苹果的失败让诺基亚成功?“arm为诺基亚开发的微处理器架构取名为‘arm700’,其实它是源自为苹果牛顿设计的‘arm600’。”当时负责为此命名的技术长穆勒说。如果,当初arm没有为苹果开发产品,就不会累积出移动装置的开发经验,苹果牛顿失败的经验,却成为开发诺基亚手机处理器的基础。
这个可“分享资源、分享风险”的经营模式,巧妙的将arm低耗能的基因,从苹果移转到诺基亚身上,又从诺基亚移转到苹果身上。诺基亚、苹果虽大起大落,arm却因自我定位为分享平台,得以持续成长。
诺基亚恐怕也没想到,采取arm解决方案,意外救了苹果,竟会种下10年后,苹果崛起、打败诺基亚的远因。2010年10月,苹果前任执行长约翰·史卡利(john scully)在接受美国《彭博商业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专访时说:“当苹果陷入财务问题,卖掉了arm的股份获得8亿美元。”“因为卖掉arm,苹果才能活到现在(stay alive)。”
史卡利在1983年上任苹果执行长,乔布斯因而负气离开他一手创办的苹果电脑。史卡利掌舵苹果10年,最后因牛顿计划失败,1993年遭苹果董事会开除。史卡利先前为了牛顿,投资arm300万美元。乔布斯1997年回任苹果执行长后,决定趁arm1998年上市而获利了结,落袋8亿美元,获利高达266倍。
arm,不仅为乔布斯提供了拯救苹果的银弹,更成了苹果创新的幕后伙伴。
2001年,苹果推出ipod,采用arm的芯片设计架构;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arm仍协助参与相关芯片的设计,布朗在苹果的iphone、ipad设计团队中,见到当年老友,“这显示苹果的愿景、人才,一直都在,就跟arm一样。”
arm当年创业的12位元老,有7位仍在经营团队里,其余5位有的退休、有的过世。但不变的,是他们当初的愿景。
“我们要变成全球的标准(we‘re going to be the global standard)。”布朗说,这句口号是他们创业时的愿景,当时看来大胆,现在却成真了。
采用arm架构设计手机芯片的晨星半导体董事长梁公伟说,“arm在移动装置市场现在的地位,就像个人电脑产业的英特尔,已成为业界标准。”
要成为“全球的标准”,单靠arm一家小公司,不可能办到,从苹果到诺基亚,arm不断分享伙伴、客户资源、风险与利润,这是arm把自己的微处理器架构,变成全球标准唯一机会。
“精简”加上“分享”,让这家小公司,变成科技巨人英特尔最大对手。
它不单打独斗,形成联军! 250个伙伴,产值追上英特尔
“你知道英特尔销售芯片所带来的营收有多少吗?约300亿美元,如果你看arm建立的生态系统,运用arm架构所销售的芯片营收,也大约是300亿美元,双方阵营的营收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分享策略,这300亿美元的芯片销售营收,来自250个合作伙伴。”arm执行长华伦·伊斯特(warren east)对我说。
arm因分享所建立起的arm联军(arm alliance),形成一个强大的半导体生态系,包括三星、高通、英伟达、联发科、华为等250家不同的芯片设计公司,arm联军所创造的半导体产值,已经与英特尔平起平坐。
尤其去年苹果推出平板电脑ipad,使用arm设计的微处理器,掀起全球平板电脑风潮,在2010年抢占1460万台商机,造成英特尔的上网本市场,2010年下半年比上年衰退18%,为arm联军再开拓出一个新战场。
根据研究机构顾能(gartner)的统计,目前arm在移动运算电脑(编按: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市场已抢得10%占有率;高盛证券预估,2015年移动运算电脑市场,arm市占率将上看50%,一路追击英特尔。
分享的经营哲学,让arm产生一股“雪球效应”:雪球越滚越大,加入联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arm小得像一只蚂蚁,arm联军却已变成一支百万大军,拥有扳倒英特尔的巨大力量。
正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中,蚂蚁身躯渺小,却因群聚特性,靠着集体力量与顽强生命力,从史前时代生存至今;当身躯庞大的恐龙不敌环境巨变一一倒下,蚂蚁却繁衍成昆虫界中,种类最多、生存量最大的生物帝国。
arm帝国将继续扩大!今年首季芯片销售量,创历史新高
环境巨变还没有结束。未来科技产品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需要的微处理器越来越多元,市场预期arm将有爆发性成长,arm内部的预估数据,也印证此点:
一、arm成立8年,芯片累计销售才突破5000万颗;3年后,就大幅冲高到累计10亿颗芯片销售量。
二、2010年是arm成立20週年,该年芯片销售量达61亿颗,一年销售量达前19年累计销售的1/3。
三、2011年第一季,采用arm架构的芯片销售超过18亿5000万颗,创历史新高,2011全年将上看80亿颗。
arm原本内部预估,2020年,arm累计芯片销售量将达1000亿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个数字要上修到1500亿颗。”坐在康河小船上,布朗一派优雅的说,以第一季的数字来看,即使未来每季都不再成长,也将超过1000亿颗的目标。
下午4点半结束了布朗的采访,此时的剑桥,太阳要到晚上10点才会下山,回程时我想到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门口,看到那棵举世闻名的苹果树。
它是350年前,引发剑桥三一学院毕业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棵苹果树后代。
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17世纪,苹果、剑桥与牛顿,意外发现了万有引力;二十世纪末,苹果电脑来到剑桥,寻找制造牛顿的关键微处理器,意外创造深具磁吸效应的arm。
arm的分享思维,此刻如同一个具备万有引力的经营模式,吸引所有的芯片开发商,让arm缔造出一个无所不在的隐形芯片帝国。
【小资料】
2011年7月1日,arm总裁都铎·布朗带着我,回到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来了一趟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康河撑篙,这也是我十年记者生涯,第一次在小船上进行采访。
我在船上对他说,arm出刊前一期的《商业周刊》封面,是探讨诺基亚为何倒下。诺基亚、arm,都是全球科技大演化中,典范转移的故事,如今,arm的新典范,正挑战着英特尔的旧典范。
没想到布朗对我说:“如果你以后要做英特尔的故事,我有一些想法可以跟你分享,不过不是现在,我答应你,下次你(写英特尔)可以再到这里采访我。”
这让我想到两天前,我跟摄影程思迪在剑桥寻找拍照场景,剑桥学生ben对我们说,知名调查机构qs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去年,英国剑桥首度击败美国哈佛,登上榜首,是这项排行榜成立以来,哈佛头一次落居第二。
远离美国硅谷,剑桥却酝酿出新一代的科技霸主。布朗的自信,令我感受到,也许出身剑桥的arm,真的将上演半导体界,剑桥击败哈佛的故事。
arm从剑桥起家,二十年称霸芯片帝国—— arm大事纪
创业期
1990:在英国剑桥成立,由苹果、acorn与vlsi合资
1991:arm第一个嵌入式risc核心系统arm6问世
1992:arm6系统被运用在苹果第一款pda newton(牛顿)上,也就是全球第一台个人随身电脑,但牛顿未获成功
1996:诺基亚使用32位cpu技术的arm架构制造手机,arm营收大增
发展期
1998:在伦敦证交所与那斯达克挂牌交易
2001:芯片出货量达10亿颗
2007:推出cortex-a8处理器,iphone、三星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主要用户
2008:google采用arm搭配android,arm首次打入android手机市场
2008:芯片出货量达一百亿颗
爆发期
2010:第一代ipad推出,目前九九%平板电脑处理器采用arm微架构
2011:arm市值突破一百亿美元
2011:微软宣布windows8平台将支援arm架构,打破传统wintel联盟
资料来源:arm官网、维基百科
整理:刘于甄
arm1名员工创造的市值是英特尔5.2倍
intel:
市值3兆5,270亿元
员工数91,000人
平均每人创造市值0.39亿
arm:
市值 3,850亿元
员工数 1,900人
平均每人创造市值2.03亿元
注:市值为2011/7/11资料,以1美元兑新台币28.9元计算
资料来源:bloomberg、yahoo finance
整理:林俊劭、刘于甄
地址锁存器,地址锁存器是什么意思
2019上半年前20大机场宽体机客运航线的运营情况分析
Aqara秋季品鉴会众新品亮相 空间智能全面进化
固定翼飞机竖直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浅谈高速电路PCB的布线设计原则
不卖芯片,只卖设计:ARM再度爆发扳倒英特尔
Allegro软件中单个元器件的旋转方法
关于KVASER新手入门常见十一个问题的解答
如何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当姜文遇上OPPO Find X3,手机影像色彩与艺术深度融合开启
加气机应用中质量流量计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OPPO发布首款旗舰智能电视,重塑高端音画新体验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焦点,诸葛数据管理平台助力保险行业
电瓶修复技术——免费公开课开讲啦(铅酸电池不平衡连载4)
配置颜值绝不逊色的手机,大学生们还在犹豫买哪款手机吗?说不定这里就有你钟意的那一款!
匈牙利将对加密货币进行评估,研究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
调光台灯电路检修方法分享
华创资本融资1500万美元,,投资混合现实初创公司nreal
LED照明行业如何发展 看大佬们的真知灼见
电子管检测方法及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