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供需平衡是一项刚性约束,为了保障这种平衡,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我国针对需求侧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早期由于供给侧发电设备及电网的构建相对于电力需求的增长总是存在相应的时滞,导致长期电力供应紧缺,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采用“三电办”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站在电力生产者的角度,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开展用电管理工作,以减少用户对电力、电量的需求,该时期内用户参与调控被当做一项义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硬缺电”变为了因电网运行方式不科学而造成的阶段性、季节性缺电,在此背景下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引入我国。
与“三电办”模式不同,其主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引导措施,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去改变用电方式,满足用户相同用电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电能的消耗,提升终端用能效率,其目的不仅仅是弥补电力供应紧缺,更主要是为了最经济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充分发挥电力在能源市场上的作用。
再往后发展便进入了电力需求响应阶段,从需求侧管理到需求响应虽然有相关继承性,但其存在本质性的区别,需求响应重在通过释放市场信号驱动用户自愿响应,而非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用户从刚性的“无机体”变为了弹性的“有机体”,该时期参与需求响应的资源主体主要以可调负荷为主。
近几年,在可再生能源和电能替代发展战略下,电源端接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侧呈现复合多元化的特点,整个电网也处于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互动转型的过程之中。传统需求侧管理已从单纯的能效和负荷管理拓展到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智能用电方面。
这就需要更加稳定、灵活性的技术来支撑系统转型。随着我国大规模可调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在配用电侧兴起,通过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对其实现聚合管理,使他们具备参与电网调控的能力,更多以微网、局域能源互联网的形式来做需求侧资源。在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其也将作为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抓手。
能源互联网企业能源e+围绕业务管控、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交易与辅助服务等核心领域,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窗口,依托用能设备的泛在接入、实时感知、智能计算及优化控制,聚合各方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定制化能源服务。
fqj
集睿致远CS5266 TYPEC to HDMI带PD+U3拓展坞方案
「2015新唐科技NuMicro单片机新产品应用研讨会」热烈报名中
Google宣布将其Messenger应用更名为Android Messages
Nordic芯片在SGW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TDA1170引脚功能的电压资料参数
虚拟电厂的建设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检中心落户常州
注意了,将int定义为Integer会出现Java错误
云存储服务器
Here We Go!泰克即将亮相2023慕尼黑电子展,提前预约有惊喜!
厘清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土壤微量元素检测设备的详细参数介绍以及应用领域
我国首次发射全天监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卫星
FP7125:车灯单IC远近光方案
磁铁如何在同轴模式下与MPS MagAlpha传感器共同使用
腾讯人为智能科创共同体于成都高新区建立了人工智能共同体
电容滤波在失效整改中使用什么元器件进行滤波?
如何确定上拉的大小?I2C总线如何实现双向通信
专访17173总经理赵佳:游戏TOC媒体的两条生路和三个机会
博泽集团电子控制单元的概念车门,助于车厂降低研发成本和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