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要跑的快、跑的稳,是马、车、人完美配合的结果。对于5g,应避免过快的标准制定导致的错误和疏漏;目前冻结的标准已经能满足运营商的部署需求;行业应用应该以落地为导向,同时与其他技术相融合,这才是5g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
近日,在意大利举行的3gpp会议上,3gpp宣布r15 late drop冻结时间推迟3个月。根据原计划,3gpp将在今年12月冻结r15 late drop版本,并于2019年3月完成含有完整asn.1代码的标准版本。该计划推迟或将影响后续的r16版本冻结时间,即便之后的工作进展顺利,r16标准完成时间也要从2019年12月延后到2020年3月,r16 asn.1则要到2020年6月。同时,也将可能导致推迟后续5g服务推出时间。
标准制定不宜过快
至于推迟的原因,据说是为了预留更多的时间确保3gpp各种工作组之间充分协调,以及保证网络与终端、芯片之间更完善的兼容性等(或许也有可能因为某种神秘力量)。这么做的目的或许也是为了避免过快的标准制定导致的错误和疏漏。
因标准不完善导致的问题不是没有,我们都知道nb-iot核心标准于2016年6月冻结,但产业界在商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国内一些大规模商用的场所中。产业链各方对商用中各种问题进行端到端排查,其中发现少量问题并非端到端设备和网络方面所处的问题,而是标准制定中有少量瑕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发生过产业界向3gpp提出建议修改标准的现象。同样,5g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其带动的将会是数个万亿级的产业,影响深远。基于此,我们在制定相关标准的时候切忌求快,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另外,3gpp的工作制度决定了其工作人员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3gpp有超过1200个活跃的3gpp技术规范;每个规范的制定都是基于数百个提交的提案;每个提案都至少有一位报告人(编辑者和管理者),遵循工作组的指导,制定的技术规范组负责在季度会议上对功能稳定的规范进行冻结,下游制造商再利用技术规范进行产品开发。
因为前期的5g标准制定工作一直在快马加鞭,大家都太累了,经常挑灯夜战,晚上10点之后还不能休息,因此推迟标准完成时间,大多数代表都是支持的......(表示理解~)
虽然r15 late drop冻结时间推迟,但是事实上3gpp r15标准并未完全结束。因为r15有三个版本,分别是r15 nr nsa、r15 nr sa和r15 late drop。r15 nr nsa版本在2017年12月完成,2018年6月则完成了r15 nr sa版本,目前还剩下r15 late drop未完成。
而r15 late drop推迟对5g的影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4g向5g演进时,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被拆开了,并且5g无线接入网(nr)、5g核心网、4g核心网和4g无线接入网(lte)混合搭配,组成了多种网络部署选项的演进路线。主要搭配路线如下图所示:
选项2:独立组网(sa)模式,引入5g核心网,仅5g基站连接5g核心网。
选项3:非独立组网(nsa)模式,连接4g核心网,4g基站为主站,5g基站为辅站。
选项4:非独立组网(nsa)模式,引入5g核心网,5g基站为主站,4g基站为辅站。
选项5:独立组网(sa)模式,引入5g核心网,但仅4g基站连接到5g核心网。
选项7:非独立组网(nsa)模式,引入5g核心网,4g基站为主站,5g基站为辅站。
3gpp在2017年12月完成的r15 nr nsa(非独立组网)标准,就是选项3。而在6月14日完成的r15 nr sa(独立组网)标准,就是选项2。选项4和选项7,将在r15 late drop版本里完成。
运营商组网标准够用
我们都知道,行业、技术都是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规范,5g同样也是如此。各大运营商的5g部署都是在标准冻结之后才会陆续推出,既然目前只有r15 nr nsa和r15 nr sa两种标准冻结,那么运营商也只会根据这两个标准确定组网的方式,至于上文提到的选项4和选项7必然会等到r15 late drop冻结后才会部署。因此,r15 late drop标准的推迟对现在运营商的5g部署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来看看国内的运营商,自5g第一阶段标准冻结后,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几乎以最快的方式宣布选择5g独立组网(sa)作为技术路线。中国移动在上海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联合大唐电信、爱立信、华为、英特尔和诺基亚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 sa(独立组网)起航行动”,按照它的时间表,2018年11月启动独立组网外场测试,2019年10月启动友好用户测试,2019年三季度推出5g智能手机。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其5g技术路径也选择5g sa,按照其计划,2019年进行5g业务规模示范应用及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此前,中国电信也已通过发布5g技术白皮书的形式,确定在5g核心网中采用sa组网方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业界首个sa方案的4g与5g网络互操作验证,虽然该测试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中国移动方面也规划了一系列的外场测试。
不同的运营商会根据各自的市场情况、资金等采用不同组网方式和资金情况制定不同的路线。
作为全球5g商用最积极的国家——韩国,12月1日,韩国的三大运营商sk电讯、kt和lg u+宣布在韩国的部分城市部分地区推出5g商用。但韩国为了早早商用5g,他们与我国所走的5g路线不同,其采用的是nsa(非独立组网技术),nsa利用原有的4g核心网,在4g核心网基础上部署5gnr基站,这一部署方式的好处是早期部署比较容易,商用速度快,不需要庞大的资金。但是,后期需要建设5g核心网,再将5g基站搬迁至核心网。
日本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和软银初期预计也会采用nsa(非独立组网),再演进到sa(独立组网)模式。ntt docomo表示,2020年将采用nr+elte的方式组网,以满足初期性能需求,到202x年推出5g+服务,逐渐演进到sa(独立组网)模式。kddi在最近一次论坛上也表示,2020年将采用nsa组网方式。
德国电信计划于2020年推出5g商用网络。目前,德国电信已在柏林市部署了20个5g nr基站(70个小区),形成了区域性连续覆盖的5g试验网,采用来自华为5g设备,采用nsa(非独立组网)方式与现网lte相连。
不论是中国的一步到位,还是韩国、日本、德国的分步走策略,运营商都会在相关的标准确定之后才开始部署5g网络。目前已有nsa和sa两种路线可选,并已经能满足各大运营商的部署需求。
行业应用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5g有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mmtc、urllc,embb(增强移动宽带)针对的是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海量机器连接)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针对有严格低时延需求的场景,例如无人驾驶等业务。
具体的行业应用方面,基于5g的落地场景也有先后之分,目前来看,embb将会是5g初期主要满足的场景,这是由于embb的5g国际标准最为完整,但这也是以运营商建设适用的5g网络为前提。
对大众而言,我们认为5g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更快的网速,期望的5g产品应该就是手机,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推出自己的5g手机,但由于5g的特殊性,5g手机在性能和形态方面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最早的5g手机要明年才会出现,而真正的普及估计要要等几年,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5g网络商用,但也只能把5g当wifi用。
此外,因5g而大火的无人驾驶也让一众巨头争的头破血流,传统车企、互联网公司、初创公司等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该行业。而无人驾驶所需要的技术不仅仅只是5g,需要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gps等多方的协同合作。同时,机器对道路上其他驾驶者的判断还远达不到一个普通人类驾驶者的水平。
虽然目前谷歌、百度已经在小范围内实现了无人驾驶的商业运营,但是要达到真正的无人驾驶阶段还有很长时间。从时间表来看,5g的普及和无人驾驶的普及并不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无人驾驶需要多种技术的融合。
基于5g网络的行业应用需要循序渐进,与行业的结合更是需要多方协作,正如马车要跑的快、跑的稳,离不开马、车、人的完美配合。
欢迎申报|中软国际3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2023年首批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名单
智能穿戴设备有哪些
利用等价类在TPT中进行测试
TI 高精度实验室 - 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问题的常见原因
你的特斯拉知道些什么? 马路上移动的电脑
3GPP推迟R15标准冻结 5G跑得太快追不上进度
STM32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STM32微控制器的命名规则
神舟战神Z6-KP7S1搭载十系显卡,玩游戏不坑队友
基于Arduino GSM的电机控制
英国芯片巨头ARM力特华为为供货
功率因素计算公式
新型控制器可简化嵌入式设计USB连接
摩拜攻破第11个国家,成功入驻荷兰鹿特丹
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国联通野心勃勃进军无人机领域
华为云会议,助力企业高效办公
数字货币USC充值业务,成功实现了全球任意货币之间的转换交易
昆仑芯加入智源研究院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共筑AI大模型算力基座
特斯拉国产Model Y首发订单火爆
三大车企的动作一直大手笔地进行着新能源汽车
串、并联电路的基础概念与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