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对光刻机、产业链国产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吴汉明认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当下主要面临两大壁垒:政策壁垒和产业性壁垒。前者包括巴统和瓦森纳协议,后者则是世界半导体龙头长期以来积累的专利,形成的专利护城河。
而在整个产业链环节,重点的三大“卡脖子”制造环节包括了工艺、装备/材料、设计ip核/eda。他表示,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我国光刻胶、掩膜版、大硅片产品几乎都要依赖进口;在装备领域,世界舞台上看不到中国装备的身影。
吴汉明强调,自主可控固然重要,但也要认识到集成电路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以euv光刻机为例,涉及到十多万零部件,需要5000多供应商支撑,其中32%在荷兰和英国,27%供应商在美国,14%在德国,27%在日本,这就体现了全球化技术协作的结果。在其中,“我们有哪些环节拿得住的?是我国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点。”
除了设备方面,晶圆制造、芯片研发设计也是产业所面临的难点。
“虽然芯片的难度和成本一直增加,但趋缓的摩尔定律给追赶者带来机会。”吴汉明分析称,在这些挑战下,先进系统结构、特色工艺和先进封装在芯片制造方面结合运用,芯片制造领域大有可为。
他援引数据称,10纳米节点以下先进产能占17%,83%市场在10纳米以上节点,创新空间巨大。在先进制程研发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可以运用成熟的工艺,把芯片的性能提升。也正是因此他提出一个观点:本土可控的55nm芯片制造,比完全进口的7nm更有意义。
NASA拟2026年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电站
美国正在采用区块链技术来消除选民欺诈的问题
实用美学,追觅负离子润发吹风机成居家小确幸
PCB设计中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有哪些?
浅谈涡轮增压器品牌哪家好
吴汉明:本土可控的55nm芯片制造,比完全进口的7nm更有意义
微雪电子树莓派Raspberry Pi Zero 简介
模拟IC是什么,它的未来市场发展将会如何
各种逻辑电路简介
英飞凌扩展ISOFACE产品组合,为工业和汽车应用提供四通道数字隔离器
DC/DC 升压模式转换器LT3598
HarmonyOS自定义列表组件封装
施耐德大功率变频器电路分析_施耐德变频维修
Xilinx 宣布加入 Open RAN 政策联盟
PLC控制系统设计:信号灯控制系统—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式梯形图举例
WIFI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应用场景
苹果公司宣布将智能手机“iPhone”的生产计划比上年同期增加30%
移动应用出海的“新大陆” 新挑战与赛道之变
小米6发布会倒计时:明天12点,小米要搞件啥大事情?
在Allegro中设计开窗的完整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