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线性演进思维下的盲点

emram下半年要量产了。有趣的是这些即将要量产emram的代工大厂中,其mram技术或多或少是购并或授权而来的。
先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2011年购并了grandis-一家发明stt mram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让它先加入存储器部门的运行,最早的想法是让mram成为dram的替代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台积电与高通(qualcomm)的mram合作起始甚早,在2009年就发表45nm的嵌入式制程。中间断断续续的做了几年,在2016年与tdk headway合作后再重新拾起研发动量。globalfoundries也是在2016年与everspin合作后,加入emram研发的行列。后续的相同模式还有联电与avalanche和力晶与ibm。
这里面除了ibm之外,掌握mram技术的公司都是新创的小公司。就连已有产品在市场销售多年的everspin,最近的季报才接近损益两平,其市值有人估算在2.5亿美元左右,都是不折不扣的小公司。
mram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技术。我有个朋友从事此领域研发已有23年,并且早在2010年就出过书,我10余年前也曾经在digitimes介绍过mram。到现在为止,emram制程已成为逻辑代工不可或缺的先进制程技术,甚至于在stand-alone存储器领域,由于dram制程在1y以后进展举步维艰、mram的写入电流大幅降低,mram进入纯存储器领域再也不是遥不可及。
在这样重要的领域,为什么半导体产业没有及早投入呢?自然,合并与收购也是大企业快速取得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手段,制药领域就有很多知名的例子。但是与制药产业不同的是半导体并没有很多的新产品、或新技术多到无法涵盖。以存储器而言,再早10年新存储器的候选技术也只是mram、pcram和reram等几种。核心技术由内部发展和由外部收购、授权在量产时程上和融入的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异。
会出现这种尴尬状况的理由可能是半导体业界,尤其是已于其中浸润数十年的管理层人员,已经太习惯于摩尔定律的线性演进思维。摩尔定律有既定的演进方向以及必然带来的经济效益-每代每个晶粒成本大约下降30%,以及一定会买单的顾客和市场。除了在这个既定的航程上精益求精之外,对于新兴的材料、元件和技术,通常感觉是持疑。我最常听到的话是「我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可是摩尔定律开始放缓,除了3d制程可能还有类似摩尔定律的节奏外,其它的半导体经济增值方式变得很多元。而且从科学转为科技的速度来的又快又急,跟mram技术相关的诺贝尔奖2007才颁发,11年后就商业量产。见了免子再撒鹰,怕是来不及了!怎样改变研发策略、整顿研发结构、重新分配研发资源恐怕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

对于定时开关和交流接触器,二者该如何接线
浅谈直线电机模组激光打标机在电源模块中的应用
农药残留检测仪提升绿色防控能力并保障食品安全
RTOS中动静结合的内存管理实现
智慧地产这个梦可能实现吗
半导体线性演进思维下的盲点
vivo S9系列将于3月3日正式发布
国内首个“AI大模型产业赋能中心”在京落地
通信产业投资基金在京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
IC集成支持平板相控阵天线设计
一加7Pro充电测试 表现十分不错
如何在不断增长的HEV/EV市场中优化您的汽车HVAC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工作原理解析
学会在嵌入式Linux下使用OpenCV
骁龙835+曲面屏?小米6三月见!
renoace和一加7T哪款值得入?谁才是超级玩家
大联大推出NFAM5065L4B智能功率整合模块的4KW 650V工业电机驱动方案
瑞萨电子推出新型全塑封型数字 DC/DC PMBus电源模块系列
为什么要进行PCB电路板仿真
短路故障的类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