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招轻松搞定DC-DC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搞嵌入式的工程师们往往把单片机、arm、dsp、fpga搞的得心应手,而一旦进行系统设计,到了给电源系统供电,虽然也能让其精心设计的程序运行起来,但对于新手来说,有时可能效率低下,往往还有供电电流 不足或过大引起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11个金律轻松搞定dcdc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
01搞懂dc-dc电源怎么回事
dc-dc电源电路又称为dc-dc转换电路,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输入输出电压转换。 一般我们把输入电源电压在72v以内的电压变换过程称为dc-dc转换。 常见的电源主要分为车载与通讯系列和通用工业与消费系列,前者的使用的电压一般为48v、36v、24v等,后者使用的电源电压一般在24v以下。 不同应用领域规律不同,如pc中常用的是12v、5v、3.3v,模拟电路电源常用5v 15v,数字电路常用3.3v等,现在的fpga、dsp还用2v以下的电压,诸如1.8v、1.5v、1.2v等。 在通信系统中也称二次电源,它是由一次电源或直流电池组提供一个直流输入电压,经dc-dc变换以后在输出端获一个或几个直流电压。
02需要知道的dc-dc转换电路分类
dc-dc转换电路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1 稳压管稳压电路。 ②线性 (模拟)稳压电路。 ③开关型稳压电路
03最简单的稳压管电路设计方案
稳压管稳压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但是带负载能力差,输出功率小,一般只为芯片提供基准电压,不做电源使用。 比较常用的是并联型稳压电路,其电路简图如图(1)所示:
选择稳压管时一般可按下述式子估算:(1) uz=vout; (2) izmax=(1.5-3)ilmax (3)vin=(2-3)vout 这种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抑制输入电压的扰动,但由于受到稳压管最大工作电流限制,同时输出电压又不能任意调节,因此该电路适应于输出电压不需调节,负载电流小,要求不高的场合,该电路常用作对供电电压要求不高的芯片供电。
04基准电压源芯片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另一种形式,有些芯片对供电电压要求比较高,例如ad da芯片的基准电压等,这时常用的一些电压基准芯片如tl431、 mc1403 ,ref02等。 tl431是最常用基准源芯片,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电压源。 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 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 最常用的电路应用如下图示,此时vo=(1+r1/r2)vref。 选择不同的r1和r2的值可以得到从2.5v到36v范围内的任意电压输出,特别地,当r1=r2时,vo=5v。
其他的几个基准电压源芯片电路类似。
05串联型稳压电源的电路认识
串联型稳压电路属直流稳压电源中的一种,其实是在三端稳压器出现之前比较常用的直流供电方法,在三端稳压器出现之前,串联稳压器通常有op放大器和稳压二极管构成误差检测电路,如下图,该电路中,op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子与输出电压的检测信号相连。
正向输入端子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vs=vout*r2/(r1+r2).由于放大信号δvs为负值,控制晶体管的基级电压下降,因此输出电压减小在正常情况下,必有vref=vs=vout*r2/(r1+r2),调整r1,r2之比可设定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值。
图中所示只是这也是三端稳压器的基本原理,其实负载大小可以可以把三极管换成达林顿管等等,这种串联型稳压电路做组成的直流稳压电源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振荡。 现在没有一定模拟功底的工程师,一般现在不用这种方法,而是直接采用集成的三端稳压电路,进行dc-dc转换电路的使用。
06线性(模拟)集成稳压电路常用设计方案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方案主要以三端集成稳压器为主。 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
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三端稳压器的通用产品有78系列(正电源)和79系列(负电源),输出电压由具体型号中的后面两个数字代表,有5v,6v,8v,9v,12v,15v,18v,24v等档次。 输出电流以78(或79)后面加字母来区分。 l表示0.1a,m表示0.5a,无字母表示1.5a,如78l05表求5v 0.1a。
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线性稳压电路,称为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这类芯片代表是是lm317(正输出)和lm337(负输出)系列。 其最大输入输出极限差值在40v,输出电压为1.2v-35v(-1.2v--35v)连续可调,输出电流为0.5-1.5a,输出端与调整端之间电压在1.25v,调整端静态电流为50ua。
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在线性集成稳压器中,由于三端稳压器只有三个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07dcdc转换开关型稳压电路设计方案
上面所述的几种dcdc转换电路都属于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在此种工作模式中集成稳压器中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因此当负载电流大时,损耗比较大,即转换效率不高。 因此使用集成稳压器的电源电路功率都不会很大,一般只有2-3w,这种设计方案仅适合于小功率电源电路。
采用开关电源 芯片设计的dcdc转换电路转化效率高,适用于较大功率电源电路。 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分为非隔离式的开关电源与隔离式的开关电源电路。
dcdc转换开关型稳压电路设计方案,采用开关电源芯片设计的dcdc转换电路转化效率高,适用于较大功率电源电路。 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分为非隔离式的开关电源与隔离式的开关电源电路。 当然开关电源基本的拓扑包括降压型、升压型、升降压型及反激、正激、桥式变化等等。
08非隔离式dcdc开关转换集成电路芯片电路设计方案
dcdc开关转换集成电路芯片,这类芯片的使用方法与第六条中的lm317非常相似,这里用l4960举例说明,一般是先使用50hz电源变压器进行ac-ac变换,将~220v降至开关电源集成转换芯片输入电压范围比如1.2~34v,由l4960进行dc-dc变换,这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下可调至5v,上调至40v,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5a( 还可以接大功率开关管进行扩流),并且内设完善的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
尽管l4960的使用方法与lm317差不多,但开关电源的l4960与线性电源的lm317相比,效率不可同曰而语,l4960最大可输出100w的功率(pmax=40v*2.5a=100w),但本身最多只消耗7w,所以散热器很小,制作容易。
与l4960类似的还有l296,其基本参数与l4960相同,只是最大输出电流可高达4a,且具有更多的保护功能,封装形式也不一样。 这样的芯片比较多,比如,lm2576系列,tps54350,ltc3770等等。 一般在使用这些芯片时,厂家都会详细的使用说明和典型电路供参考。
09隔离的dcdc开关电源模块电路设计方案
常用的隔离dc-dc转换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反激式变换; 2.正激式变换; 3.桥式变换
常用的单端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这类隔离的控制芯片型号也不少。 控制芯片典型代表是常用的uc3842系列。 这种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的控制器,主要用于隔离ac/dc、dc-dc转换电路。 其主要应用原理是:电路由主电路、控制电路、启动电路和反馈电路4 部分组成。
主电路采用单端反激式拓扑,它是升降压斩波电路演变后加隔离变压器构成的,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优点。 控制电路是整个开关电源的核心,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源整体性能。 这个电路采用峰值电流型双环控制,即在电压闭环控制系统中加入峰值电流反馈控制。
这类方案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及mos管可以把功率做的很大,与前面几种设计方案相比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参数确定比较困难,开发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此方案时可以优先选择市面上比较廉价的dc-dc隔离模块。
010dcdc开关集成电源模块方案 
很多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都需要内核电源和一个输入/输出(i/o)电源,这些电源在启动时必须排序。 设计师们必须考虑在加电和断电操作时内核和i/o电压源的相对电压和时序,以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性能规格。
如果没有正确的电源排序,就可能出现闭锁或过高的电流消耗,这可能导致微处理器i/o端口或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数据转换器等支持器件的i/o端口损坏。 为了确保内核电压正确偏置之前不驱动i/o负载,内核电源和i/o电源跟踪是必需的。
现在有专门的电源模块公司量身定做 一些专用的开关电源模块,主要是那些对除去常规电性能指标以外,对其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发热少,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可靠性好,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dc-dc电源模块 。
这些模块结合了实现即插即用(plug-and-play)解决方案所需的大部分或全部组件,可以取代多达40个不同的组件。 这样就简化了集成并加速了设计,同时可减少电源管理部分的占板空间。
最传统和最常见的非隔离式dc-dc电源模块仍是单列直插(sip)封装。 这些开放框架的解决方案的确在减少设计复杂性方面取得了进展。 然而,最简单的是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标准封装的组件。
011dcdc电源转换方案的选择注意事项
本条金律也是本文的总结,很重要。 本文这里主要大致介绍了dcdc电源转换的稳压管稳压、线性(模拟)稳压、dcdc开关型稳压三种电路模式的几种常用的设计方法方案。
①需要注意的是稳压管稳压电路不能做电源使用,只能用于没有功率要求的芯片供电;
②线性稳压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但由于转化效率低,因此只能用于小功率稳压电源中;
③开关型稳压电路转化效率高,可以应用在大功率场合,但其局限性在电路结构相对复杂(尤其是大功率电路),不利于小型化。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AMD授权最新X86架构给中国,Intel怎么看?
用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让自动驾驶变得更安全
采用AT89C52和AT89C55实现绝缘子污秽等级测量系统的设计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必备技能
OPPO Find X中国发布会拉开大幕,Find 7面世,惊喜连连
11招轻松搞定DC-DC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中电信获TD-LTE试验网许可 4G双牌照成定局
元宇宙是谁提出来的_元宇宙概念来源
博通就收购赛门铁克企业业务进行深入谈判 交易价值或达100亿美元
妈妈再也不要担心我会忘记带钥匙了
2016 1H手机ODM代工出货统计: 闻泰第一、华勤龙旗进前三
苹果iPhone 5延迟上市有助三星赶超
用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VideoEngine
如何基于PLC实现数据化的远端监控
400G WDM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双向晶闸管属于什么器件
Nvidia使用LED传感器开发VR注视点追踪系统
基于ε-Ga2O3的日盲紫外探测器件研究
什么是嵌入式与物联网,物联网与嵌入式之间的关系
全球5G网络建设蕴巨大商机 通讯芯片商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