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三极管电路的输出电位值

hello,大家好,这一系列准备了一些硬件工程师经典面试题,如果有兴趣的粉丝比较多就继续更新,不然的话,…
面试题的选择当然是偶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所以肯定有一定的主观性。咱以前为公司招聘时也出过题目,都是最简单的(例如,给一个“场效应管驱动电磁继电器”电路,让你描述一些元件的作用),至于工程师能力与经验方面的,咱们边看简历边聊,因为个人觉得, 除非是针对性面试,通用的硬件工程师面试题应该以考查基本功为主 (仅供参考)。
举个例子,“ 给出一个555芯片的电路图,让你判断其具体功能 ”就不算是个很好的面试题,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考查记忆能力了(如果你理解成经验,当我没说)。
再举个例子,“ 使用cmos搭建y=ab+cd逻辑电路 ”是个比较好的面试题,好就好在:也许你已经记不清(或混淆了)“与”、“或”门的具体结构,但是只要知道cmos门的基本结构(上pmos下nmos),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做出来。
言归正传,今天来求解下图所示三极管电路的输出电位值( vo ),其中包含两个三极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npn与pnp管各一个,并且假设发射结压降均为0.6v,电流放大系数非常高,基极电流可忽略。
为了求出输出电位值,你需要分别求出r3与r5两端的压降,两者相加即为输出电位值,所以, 你需要分别获得流过r3与r5的电流 。
首先 求得流过r3的电流 ,你只需要获得r3上端的电位即可。由于q1的基极电流为0(已知条件),所以q1的基极电位可由r1与r2对电源+12v的分压获得,即+12v×10k/(10k+20k)=+4v。而q1的发射结压降为0.6v(已知条件),所以r3上端(q1发射极)的电位为+4v-0.6v=+3.4v。那么,很明显,流过r3的电流为3.4ma,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 求得流过r5的电流 ,但是3.4ma是由流过r5与q1发射极的电流叠加而成,如何确定分配比例呢?由于q1基极电流为0,所以其发射极电流等于集电极电流,该值同样与流过r4的电流相等,因为q2的基极电流同样为0(已知条件)。
那么,流过r4的电流是多大呢?由于r4与q2的发射结并联,所以r4两端的压降为0.6v(已知条件),继而可求得流过r4的电流为60μa,这也是q1发射极的电流值,如下图所示。
至此,流过q1发射极与r3的电流都已求出,根据节点电流法,流过r5的电流是3.4ma-60μa=3.34ma,那么r5两端的压降也就自然可以求出了,即3.34ma×1k= 3.34v,将该值与r3两端的压降(3.4v)相加,即可求得输出电压为3.34+3.4v=6.74v,如下图所示。
这个电路分析考查了2个基本点。
其一 ,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求解方法;
其二 ,流过r4电流的计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将三极管发射结与电阻并联”的方式也有不少巧妙的应用,在《三极管应用分析精粹:从单管放大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一书中就有使用该电路结构提升有源负载的恒流能力,以达到“提升整个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AI算力需求的暴增,HBM和GDDR SDRAM成为AI芯片新的内存方案
DVT手机电视测试设备DTX2000
人工智能ai需要什么专业
如何推广智能计量来实现智慧生活?
Lot number是什么,它在芯片流通过程中的作用
求解三极管电路的输出电位值
Ziitek高导热硅脂在汽车LED头尾灯中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共同开启产业发展新时代
调制波、电源纹波、上电时序测量新体验
工信部副司长陈立东对我国加快推进5G商用进程提出了三点建议
简述用户无法上网的故障处理
Apple Watch Series3为何迟迟没有上线
现代汽车未来计划扩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全球市场的销售
全能型选手——华为云数据库GaussDB(for MySQL)
韩国太阳能电池厂商的设备开工率恢复至67.2%
淘汰Lightning!?iphone8要改成USB接口?
谁将主导智能手机取代PC之路
高效电机结构、驱动与控制设计方案之大集成的研讨会即将举办
VR社交的黄金时代什么时候才会到来
一加3T到底何方神圣?连华为Mate9也被拉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