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未来AR/VR/XR的生态布局

ar/vr/xr被看作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参与者最后都能成为赢家。现在消费者市场上只存在能解决单一问题的方案,但还并没有形成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健全生态环境。如果市场需求给现有的ar/vr/xr平台(尤其是移动端)带来挑战,大科技公司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因此这三种现实技术需要自己的生态系统,但在那之前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1,活跃用户
平台的成功需要大量的活跃用户,至少数千万,数亿就更好了,但是其最终目标还是拥有数十亿活跃用户。据国际电信联盟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移动端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达45亿。
移动端ar初入市场获得的反响不错,《精灵宝可梦go》(数千万用户)、snapchat(数亿用户)和微信(数十亿用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此外,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演示的google lens结合地图街景模式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不过目前的ar应用数量有二十多类,要想构建一个完整的平台,ar开发者还得加把劲多来几次科技创新。
相比之下vr市场的热度就不如ar了,可能的原因包括其缺乏多元性,市场规模有限和用户流失。vr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其原始目的为了是配合游戏和视频等娱乐内容,但用户使用非vr设备(即使和沉浸式体验没法比)也能享受相同内容,而且花费更少,用起来更容易。
此外,vr社交游戏的市场目前规模也不够大,去年最大的vr社交应用之一《altspace vr》月活用户有3.5万,而且其在传出濒临倒闭后,又被微软收购。尽管如此,vr平台留下的长期活跃用户还是不够多。
而智能眼镜方面,如果苹果公司推出配合iphone使用的智能眼镜配件,也许就能更好了解使用智能眼镜的日活用户有多少了。不过,参考snap spectacles(非智能眼镜)和google glass的例子,就会觉得这种高科技眼镜还是不太实用,就连最近发售的magic leap one获得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因此,智能眼镜如何能得到好的应用,是扩大市场规模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频用户
移动端平台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一堂经济学课就是“使用频率与收益成正比”,也就是说,高频用户=金钱。打个比方,畅销排行排行前1%的应用,其生命周期是前5%应用的20倍,很明显,成功的应用不仅要学会留住用户还要为用户创造赚钱的机会,不管ar/vr/xr应用和移动应用之间区别多大,这一点都适用。
前面提到的一些成功的ar应用,包括《精灵宝可梦go》、snapchat和即将推出的谷歌地图/google lens,都为ar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虽然它们与用户互动的方式不同,但是使用频率都很高,所以其对ar市场占有宝贵的地位。
而vr方面,目前vr头显的使用频率不够理想,并不能达到一天一次,其中很多用户每没隔几天、一周甚至一个月使用一次。据了解,外媒的用户战略团队为创业公司们整理了一份产品-市场匹配分析报告,其中显示即使用户喜欢使用vr应用也不会提高vr的使用频率。其中,用户比较常在晚上、周末和假日使用vr产品,尤其是34岁以下的snapchat用户。
确实,智能眼镜市场还处于前期阶段,但看来应用开发者要想提高只能眼镜的使用率,可能要多开发面向移动端市场而不是企业市场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希望用户能在黄金时段使用智能眼镜,可能需要有一些每天被打开几十到几百次且体积小的短内容应用。
3,关键的应用案例
新科技平台的应用案例可以分为两类,有价值的和关键的。有价值的应用案例虽然感觉很前卫且当前技术难以实现,但其不仅没办法从根本改变用户体验,对用户来说重要性也不高。而关键应用案例可以让用户喜欢上它,并且没有其它的设备可以取代。也就是说关键应用案例的关键在于有趣,而不是价值。
移动端ar的关键应用案例出现了,首当其冲的是谷歌地图与google lens结合的解决方案,其结合计算机视觉和移动ar应用以最直观的方式为用户指明了东南西北,甚至还在应用中加入了指路的可爱小狐狸这一元素。这款应用在i/o大会上推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因为大家都需要这项功能,而且其还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移动端ar国外有谷歌,国内有0glass。0glass是国内第一家专注工业级ar智能眼镜和算法研发的企业,也是国内工业ar领域的领导者。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用图像精准识别、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同时其产品申请和获得百余项专利认证。
0glass已推出ar智能眼镜0glass pro 2、0glass danny两大硬件产品。除两大硬件产品外,0glass自主研发了全球第一款专门针对工业领域的ar算法——nginabc引擎,以及基于此引擎开发的ar全终端工作辅助系统pss,为一线员工提供实时指导、透明管理、个人教练以及知识沉淀等功能。解决了在能源、制造、维修、生产、航空、医疗、培训等领域的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经常面临操作繁琐、流程长、效率不高等问题。
0glass目前已与国家电网、湖北电力、上海电力、福建电力等,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电力公司,同时又与西门子、江铃汽车、华为等多家能源、制造业巨头达成合作,是工业ar的领导者,力争成为工业领域中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服务、挖掘最深度数据价值的人工智能公司。与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等深度融合,打造软硬件结合平台化的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
vr技术虽然很不错,可以为用户带来虚拟时空的体验。但是vr可以有成功的关键应用案例吗,还不好说。之前也说了因为vr技术的娱乐性,其被划分在了游戏领域中,即使是企业培训等应用案例也被赋予了游戏特性。不过,市场开始出现关键应用案例才不到三年,但是优步是在iphone首次推出三年后才成立的公司,因此是否会出现成功的vr关键应用案例现在还说不好。
而智能眼镜市场主要面对的群体是企业,因此现在分析其关键消费者应用案例还为时尚早,猜测一下,也许未来智能眼镜会结合原生ar应用。
4,必需型应用
根据app annie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会使用9款移动应用,每个月使用30款,此外comscore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大多数美国消费者每个月平均应用下载量为0。也就是说市面上没有足够多成功的关键应用案例;成功的关键应用案例应该具备人们日常使用的关键应用的功能,或者非常吸引人的内容,消费者才会想下载。
如此看来,移动端ar成功的秘密武器也许就是结合消费者使用的日常功能,这就要再次提到谷歌地图(苹果公司也在重新开发地图)或者snapchat了。当然,像《精灵宝可梦go》这样稀有的成功案例是很难复制的,其实移动端应用一夜走红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即使是非ar应用)。
另一方面,家居设计装修网站houzz使用arkit开发的移动端ar应用让平台的商品销量提高了11倍,当然究其成功原因也不排除和houzz本身名气有关。不过由此看来,不只是创业公司,领先的移动应用公司也可以考虑下如何研发更先进的移动端ar技术。
另一方面,vr应用的关键应用案例也面临着和ar一样的挑战:很难找到一种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必不可少的vr应用,即使是广受欢迎的《beat saber》都不能算是必需品。另外,智能眼镜市场还处在初期阶段,不过要想吸引更多用户,单靠支持大热的移动端ar应用是不够的。
5,云处理/大数据
ar/vr/xr行业的许多人都很期待ar cloud的未来,这种模拟真实世界的3d数据库,可以为用户提供分享ar应用的解决方案,还可能为推动移动端ar和智能眼镜领域生态系统形成提供重要的助力。不过,ar cloud ceo们指出,部分公司对于ar cloud的关键应用案例和收益模式还存在争议。
当然,谷歌和niantic(很快苹果公司也会加入)等公司已经找到了发展方向,不过ar行业的创业公司注意不要好高骛远,必须考虑好如何才能获得收益。谷歌和优步的成功证明了平台经济的发展需要时间,所以ar行业的各位也不要期待太早。
vr云方面,青亭网曾报道过,有一家开发vr社交应用的公司second life研发出使用区块链管理vr财产的解决方案,不过希望它能够找到长期发展的方法,不要陷入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曾提出的“区块链泡沫”。
目前,外界获取与ar/vr/xr行业相关的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是来自于第三方分析平台,不过随着获得谷歌支持的digi-capital ar/vr分析平台的出现,大家也将会看到像彭博社、appannie或者pitchbook一样可信的信息来源了。
6,用户群
ar/vr/xr生态环境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大量平台用户,虽然平台用户不一定会去下载或者使用ar/vr/xr应用,但是没有平台用户,那成功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在用户群体方面,移动端ar是行业领先者,仅arkit、arcore和facebook 相机特效工具camera effects在年底前就可以带来9亿安装用户,到2022年用户群将增长到35亿。尽管移动端ar有许多其他问题待解决(尤其是ui/ux),用户群方面是不需要再操心了。
另一方面,vr平台(移动端、游戏机/pc端、头显)的安装用户群体在五年内可达5000到6000万,不过这些用户很可能也来自于游戏平台。
外国分析平台指出,智能眼镜的安装量在2022年之前将达到数千万(如果苹果推出智能眼镜),届时ar/vr头显的总安装量在五年内将达一亿左右(或者大约是移动端ar安装量的3%)。
7,不可替代的设备
目前ar/vr/xr行业关键的硬件是智能手机,因为这是大多数人每天离不开的数码设备,因此移动ar就轻松的有了硬件方面的基础。如果说苹果在iphone x中应用truedepth传感器能够带来未来,那么移动ar应用前景将不可想象。
vr硬件虽然小有规模,但由于其使用起来相对ar更繁琐,即便将vr看作是游戏的一个子产业,它依然没有找到像传统电子游戏那样拥有疯狂的粉丝,更没有扎稳根基。
关键是一款质量匹敌苹果设备的眼镜,即使是与手机搭配的智能眼镜,只要能够取代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的基础(必须的)设备,那么也就说明它成功了。不过,考虑到智能眼镜将需要大量算力,其成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ar硬件的根基可能还需要几年。
8,风险投资
现有的生态系统中,企业内部进行加注投资更为明显,而从风险投资那里拿到钱的创业公司并不太多。例如苹果内部决定推出地图、构建ar生态的投资远远超过初创公司的那些资金。
当然,从长远来看风险投资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往往也会催生很多黑马,谷歌、facebook、uber、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公司都离不开分风险投资。
经历了几年的沉淀,vr市场并没有明显被打开,也直接导致风险投资对vr的兴趣大大降低,几乎都不看。
尽管今年二季度ar/vr/xr市场投资总规模达15亿美元,近一年达50亿美元,但也依然能看出风险投资们对这个市场态度的转变。
9,未来市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2022年ar市场(包括移动ar和ar眼镜)市场规模将达850亿美元-900亿美元,而此时vr市场规模可能仅100-150亿美元。不过,如果没有强大的生态去推动,达到这些数值可能还要往后推几年。
digi-capital已经在ar/vr/xr市场进行了大量且充分的调研,认为niantic这样的初创公司、也有苹果、谷歌、阿里、facebook等巨头进入,虽然市场被看好,但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成为绝对的强者。
现在距离和未来描绘的ar/vr/xr蓝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更少不了运气和重要的决定。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构成的自动门控制电路
请关注!奥斯达特价供应2955A 2955 2955B 29
微波炉是电磁波还是超声波
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互联网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新据点
2020年中国芯片进口花2.4万亿元 占国内进口总额的18%
探讨未来AR/VR/XR的生态布局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最新消息汇总:9月如期发布,iphone8携手的这些黑科技你知道多少?
罗姆在马来西亚工厂投建新厂 NVIDIA发布Omniverse新版本
半导体下行 碳化硅热度却愈演愈烈
rigol DM3068 数字万用表
消防安全机械应急启动柜的功效是怎样的
人工智能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苹果正在“积极测试”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幕
欧洲建立了一个由22个国家组成的区块链合作关系
DEKRA德凯发布第一代人工智能测试和认证服务
借力3D、网络 ,蓝光中国普及驶入快车道
5G移动通讯技术的应用优势、特点、关键技术介绍
VHDL语言在FPGA/CPLD开发中的应用?
SpaceX计划今年将把汤姆・克鲁斯送入国际空间站
POE交换机是什么意思?POE交换机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