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鼠标简史

笔记本鼠标简史
超过20岁的人可能都会知道电脑在windows出现之前的dos操作方式的噩梦,键盘不但是输入设备还是唯一的控制设备,更具真正意义的控制设备是伴随着windows出现的鼠标。在笔记本电脑也是一样,在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出现的1985年,台式电脑大概还在286、386那个dos操作系统的时代,直到windows出现之后笔记本里才有和台式机差不多的控制器--轨迹球,这是一个原理和机械鼠标一样的控制设备,只是早于已经完全下岗,如今连在一些二手货市场都是难得一见,现在常见的笔记本控制器基本上都是触摸板和指点杆,另外还有较少见的触摸屏。
笔记本控制器叫“指点设备”,发展时间只有随着windows面世以来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十年间已经从机械反应过渡到电子感应,如果要说笔记本鼠标的发展史,从这个角度分大概就可以分为这两个阶段了,轨迹球属第一阶段。
轨迹球
出于笔记本便携性的考虑,第一阶段的轨迹球其实就是将机械鼠标内建在笔记本里而避免外接普通鼠标占用空间和影响便携性。轨迹球和现在都还有在用的机械鼠标内部构造非常相似,只是反过来放置使球体露上面,这样在使用的时候用手指直接拨转球体而不需像平常的鼠标那样需要一块地方供移动鼠标,减少了笔记本在使用时的占用空间。相对于后来的触摸板和指点杆,轨迹球显得体积较大,也比较重,还容易磨损和进灰尘,并且定位精度的能力表现一般,因此而被打入冷宫不再录用。
触摸板
触摸板,英文为touchpad,是目前最广泛被采用的笔记本控制设备,由apple公司发明,由一块压感板和两个按钮组成,压感板能够感应手指运行轨迹,两个按钮的功能则相当于鼠标的左右键。触摸板的工作原理是当手指接触到板面时电磁感应板能感应手指在触控板上的移动并作出反应,从而控制屏幕光标的位置。和其前辈轨迹球相比,触摸板具有没有机械磨损、光标移动范围大而迅速、控制精度较高的优点,而且操作方便,初学者容易掌握,这也是触摸板广泛被采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触摸板的不足之处在于微调功能较差,另外由于触摸板的电子感应设计,用户在使用时要注意手指是否潮湿,在维修保养的时候也不是用户个人可以拆卸的。
触摸板的设计在不断改进,一些触摸板在触摸屏上设计了滚屏区,和3d鼠标的模式差不多,如惠普的x1000、nx9000系列等都采用了这种设计。还有一些笔记本的触摸板具有上下和左右方向的的滚动功能,达到4d鼠标的水平。 现在触摸板的设计已经到了第三代,在配合了特定的软件之后还可以支持手写输入功能,如ibm大部分产品都具备这个功能。触摸板越来越向方便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在此也可以看到触摸板还具备较大的可塑性,按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来,触摸板应该是笔记本控制设备未来的方向。
指点杆
英文名为track point的指点杆可以说是ibm笔记本的一个标志,指点杆由ibm发明,最早应用在thinkpad系列机型,位于键盘的g、b、h三键之间,由两个大按钮组成,其中小按钮控制鼠标的移动轨迹,大按钮功能则相当于鼠标的左右键。指点杆的工作原理是当指尖推动指点杆时,底部的陶瓷板产生细微的弯曲,而在陶瓷板上的传感器能感知力度的方向和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光标的目的。指点杆的特点是光标移动速度快,定位精确,但不易控制,特别是对一些新手,而一些老用户习惯了之后则都会觉得特别好用。另外指点的按钮外套用久了容易磨损脱落,不过用户可以自行方便地更换。
ibm thinkpad系列采用指点杆之后,华硕、东芝、索尼、富士通等一些厂商也相继采用了指点杆。对于指点杆还是触摸板更好的问题曾一度为笔记本制造商所苦恼,随后的一些厂商则同时内置了这两种控制设备,如hp前几年的一些型号就有这种设计。现在采用指点杆的产品相对触摸板要少,但指点杆的特点非常适合一些超轻薄笔记本,如不久sony推出的轻薄经典x-505就是只是采用了指点杆。
触摸屏
触摸屏在笔记本上还比较少见,目前只在一些超便携性的笔记本可以见到,也就是现在的平板电脑。触摸屏使用最方便,具有手写输入和指点屏幕定位的功能,不但给不喜欢用键盘输入的用户提供了另一种更方便的输入方式,还有指点屏幕定位功能真正让用户在控制时挥洒自如。但定位精度差及制造成本高是其目前发展最大的拌脚石。
目前在笔记本指点设备上似乎已经没什么好选择的了,新近发布的笔记本大部分都是以采用了触摸板为控制设备,但现在的用户大部分都用惯了台式机的鼠标,没有耐心去领略笔记本指点设备的独特之处而选择用惯了的的外接鼠标,真是暴殓天珍。随着用户的年青化和指点设备的发展,笔记本的特性将被进一步发掘,优越性也将进一步明显。

面向业务网络性能管理的通信平台设计
利用TDMoP器件支持FDL网络环回
大疆推出可穿戴设备控制无人机
三星Galaxy S9系列发布时间确认 于2月25日问世
微电网保护方案设计以及微电网保护的配置分析
笔记本鼠标简史
物联网应用于医疗领域
德思特方案 | 德思特毫米波RIS研究测试方案:一站式助力工程师探索高频通信未来
在QEMU上用Busybox模拟ARM文件系统的步骤
分立元件组成的RC多谐振荡电路
比特币交易是如何运作的
西门子 S7-200 SMART系列PLC在食用菌实验室中的应用
三种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封装类型
2022年度全国340个城市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全国城市排行出炉
人工智能领域的“上海高地”,以“上海速度”迎接人工智能发展新
2022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146.08亿元人民币
浅谈显示器输入接口电路维修技法
如何制作小型天气音乐发生器
金航标Kinghelm解析板对板连接器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
超声水表的内衬结构设计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