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

由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这位虚拟主播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而成,外观方面,虚拟主播高度还原真人发肤,在立体感、灵活度、可塑性、交互能力和应用空间等方面,较前一代ai合成主播(2d形象)有了大幅跃升。
她能随时变换发型,她能随时更改服装,她能穿梭于演播室的不同虚拟场景中……然而,她却不是真人,她是全球首位人工智能驱动的3d版ai合成主播。
“大家好,我叫新小微,是由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我将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新闻资讯体验。”
一段“未来感”十足的视频播报画面让人眼前一亮,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正式亮相,这是继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ai合成女主播、俄语ai合成主播之后,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联合搜狗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化产品。
“新小微”是如何诞生的?
“新小微”的原型是新华社记者赵琬微,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而成。从外型上看,“新小微”高度还原真人发肤,在立体感、灵活度、可塑性、交互能力和应用空间等方面,较前一代ai合成主播(2d形象)有了大幅跃升。在特写镜头下,甚至连头发丝和皮肤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
3d版ai合成主播,是如何诞生的?
“‘新小微’的研发,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过程。”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研发人员进行了海量数据采集工作。赵琬微戴着数据采集头盔,几百个摄像头对其身体部位360度全方位“打点”扫描,采集每一处细节,并对其多种形态的表情和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捕捉记录。
“就像拼乐高一样,我们对‘新小微’的各个部位和表情进行了模块化处理,然后重新组装。”项目负责人解释说,通过算法实时驱动、渲染构建出来的3d数字人物模型,表情唇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实现了高度契合。
据介绍,目前绝大部分“能动”的3d数字人,主要是靠真人驱动。而“新小微”采用的是人工智能驱动,输入文本后,ai算法便可实时驱动“新小微”,生成的语音、表情、唇动更接近于真人。
“新小微”实现了哪些升级进化?
和前一代ai合成主播相比,“新小微”实现了从单一景深机位到多机位多景深、微笑播报到多样化精微表情播报等进步,播报形态可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呈现,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
“前一代ai合成主播只能在坐姿或站姿下做一些简单的手势。‘新小微’不仅能走动和转身,还能摆出各种复杂动作和姿态,灵活性大大提升了。”项目负责人介绍。
此外,“新小微”以其“微模块化”的特性,实现了灵活“变妆”。她的发型、服饰均能根据不同新闻和场景变换,这些功能也是前一代ai合成主播所不具备的。
“可以说,3d版ai合成主播在多方面都更加智能化了,在人工智能的实时驱动下,可实现功能持续自我更迭。”项目负责人说。
“新小微”将开启怎样的未来想象?
作为新闻界首位由人工智能驱动、3d技术呈现的ai合成主播,“新小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可量化生产新闻播报视频。
只需要在机器上输入相应文本内容,“新小微”就能播报新闻,并根据语义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随着后期自我更迭和进化,‘她’的工作空间会更大。”项目负责人说,随着3d虚拟场景不断拓展,“新小微”将走出演播室,在不同场景中更好地满足新闻呈现的多样化需求。
2018年11月7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发布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此后又不断迭代升级和扩容,业界评论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开拓性应用。
作为新华社ai合成主播家族的最新成员,3d版ai合成主播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通过新华社客户端为广大网友带来全新的新闻资讯体验,也将进一步助力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新闻生产的“未来场景”开辟新空间。

MAX13256的缓冲器设计
聚酯装置DCS系统的硬件配置及在接地和电源方面的问题分析
将彩电延时电路应用于重合闸,Delay switch
可充电触屏遥控模块电路设计
LDR6020Type-C一拖二同时快充超低成本方案
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
有线网络通信实验4之TCP服务器
关于KUKA机器人的内部结构介绍
压敏电阻五种过热保护技术分析
中国移动多维度推进5G应用创新发展,推动产业成熟和生态构建
AirPods耳机火爆 今年出货量将达6000万副
开年旗舰华为荣耀V9发布,盲约已经开启,看点有很多
万华化学多款产品获得ISCC PLUS认证
SymCool IQ智能电源模块增加针对双向操作优化的集成智能驱动器
特斯拉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第二座超级工厂
公有云对数据安全的保障措施都有哪些
基于ARM Cortex A9核心Rayeager PX2开发板电路图
数字视频矩阵特点
物联网系统安全得靠什么手段来保证
港大带头研发OLED材料 为香港创出迈进世界水平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