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q1出货量巨幅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近日相继两家咨询机构公布了全球和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尽管在具体厂商排名上,小米和苹果在canalys和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中是第四还是第五各不相同,但是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巨幅”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市场出货量首次下跌到1亿部以下,按照canalys的数据,q1同比下滑21%,降至9100万部。此前信通院公布的1-3月出货量数据比canalys的数据还要惨,第一季度出货量只有8187.0万部,同比下降27.0%。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放缓,同比下降了 8%,低于 1 亿部。
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呈现滞涨特征
首次跌破亿级大关,首次跌幅超过20%,说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滞涨阶段,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一是整体出货量增长遭遇瓶颈,呈现下滑趋势或者零增长微增长态势;
2)二是智能手机平均价格呈现攀升趋势,消费者购买手机平均成本增加。这一点gfk的报告也有所证明,按照这家机构的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asp)同比增加21%,达到374美元。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这几年也是同样在快速攀升。
3)智能手机市场头部聚集效应加速,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占据了市场整体出货量的大头。
一方面是出货量下降,一方面是整体收入增加,利润提升,但是同时确实头部厂商占据了行业主要出货量和利润,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滞涨特征明显,中小厂商只能靠差异化策略生存和发展。
叁:头部厂商正在形成聚光灯效应
按照这两家机构的报告,尽管市场整体出货量下滑,但是华为和小米却逆势上涨,按照canalys的报告,华为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为2100万部,同比增长2%,占据市场22%的份额。
增幅不大,但是确实实在增长,表面华为在消费品牌构建、产品竞争优势和渠道方面的努力让华为在中国保持龙头地位,站稳脚跟已经具备了基础。
小米是另一个大幅度增长的手机厂商,canalys的报告说小米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7%,达到1200万。
有分析认为这与小米在新零售上布局加速不无关系,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1月份的一个数据显示小米之家已经超过了300家,而且这两个月各地小米之家开店的动作频频不断,对于小米来说,补齐了线下的短板,对出货量的增加是有极大的帮助的,线下渠道的重要性ov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榜样,毋庸置疑。
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快速败退,已经在中国市场跌出了前五名,与几年前的风光相比难免令人唏嘘。
肆:中小手机厂商加速跨界整合,重新定位寻找机遇
其他的中小厂商只占据了19%的份额,这些中小手机厂商只能依靠差异化产品策略生存,主打产品的某一方面,比如最近努比亚和黑鲨陆续发布了游戏手机,瞄准了手机游戏用户群体,令人想起前几年的视频手机风潮。
对中小手机厂商来说,类似于游戏的跨界整合、聚焦特定细分市场、通过增值服务和手机周边硬件等形式获得新的利润空间,都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伍:驱动用户缩短换机周期的强力因素还不足
出货量下滑的原因与换机周期有关,也与目前手机的同质化有关。从产品角度看全面屏带动的换机潮并没有大规模到来,主要的全面屏受益者目前看还是苹果,刘海版本的iphonex在中国地区的出货量,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在中国市场增长 32%。该报告氛围主要是iphone x “无边框”设计有关,这一点,或许也可以从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强行模仿iphonex出刘海版本手机得到侧面验证。
人工智能(ai)是另一个新手机主打的卖点,目前看主要是用在摄影和拍照上,但是这一点我认为尚不足以支撑用户换机周期缩短。
总体而言,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略微令人失望,新产品有限,或许到了第二季度整个市场的表现会有所改观。
微雪电子QFP80 LQFP80 TQFP80测试座介绍
南方电网与华为合作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和能源产业升级
政策鼓励,共享电动自行车迎来新机,前途依旧不明
5G和AI开发的新型DSP设计架构分析
小缓存大效果:TouchGFX 让所有产品光芒闪耀
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 人工智能尚不足以支撑用户换机周期缩短
推动产业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加速发展期
全面屏电视的优势_全面屏电视的不足
谁能成为AIoT时代的家电新霸主
Linux驱动工程面试必问知识点
针对PC及PC电源推出MOSFET细分产品
新书速递|任贤良:《最前沿:国家网信工作沉思录》
「刷新智能」想用汗液实时连续分析你的健康指数
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束设计方案
金旅星辰自动驾驶小巴 入驻中国首个自动驾驶主题景区武汉龙灵山
数据中心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装置设计
变频器制动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智慧加油站解决方案,提高加油区和卸油区的安全性和效率
Python未来有哪几个最具有潜力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技术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