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自动驾驶“芯”的生存难题?

2018年8月8日,上海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西井科技westwell正式宣布借助无人驾驶矿卡,进入第二个人工智能全局解决方案场景——智慧矿场。
西井科技与上市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矿企业之一——西藏珠峰达成战略合作,并收获了首个自动驾驶矿车订单,双方未来将携手打造中国矿业首个全局化人工智能智慧矿场。
此前,公司与上海振华重工合作研发的全球首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问世,与广东珠海港集团完成全球首辆港区作业无人集卡的第一箱作业。
7月26日,西井科技ceo谭黎敏在高工智能商用车开发者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西井科技ceo谭黎敏透露,与上海振华重工的合作,目前已经进入完成产品原型开发,即将进入实质销售阶段,珠海的无人集卡已经可以进行实际生产作业。
而关于此次同西藏珠峰的合作细节,由于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暂不便对外公布。西井会充当整合解决方案商。所以目前也正在积极沟通多家主机厂,进行适应性的车型选型,及整合方案制定过程中。
西井科技成立于2015年5月25日,成立之初是以类脑芯片为核心业务。公司技术人员有海归博士或硕士,毕业于世界排名一流的理工科大学,如:英国帝国理工、牛津大学、法国马赛中央理工、美国普渡大学等,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科研背景。“西井”二字取自于上海朱家角中学门前百年石板街“西井街”。
西井的首款自主研发芯片deepwell(深井)历经一年多的研发,成功流片。deepwell芯片参照仿生类脑设计,融合了西井科技自研深度学习算法,采用自研处理器sodium钠架构,使用tsmc先进的28nm hpc+工艺,最高工作频率为800mhz,封装尺寸为9*9mm。
该芯片实现具有业界一流的低功耗水平,单核功耗500mw,双核功耗为1w,运算峰值性能达到1.8tops,做到成本、性能、功耗的平衡。
这款嵌入式“片上学习”芯片,能直接在芯片上实现快速“片上训练”与“片上识别”,最大的特色是做到深度学习的小样本训练达到较高识别率,并可随时新增样本进行增量训练,以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成功流片之后,谭黎敏还需要面对接下来的生存难题,ai芯片公司普遍存在资金、人力投入比较大,生产成功后却不能马上适用所有应用场景的需求。
解决生存难题
“我们的想法是先把一个行业打深打透,再去做横向的第二行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寻找人工智能的边界。”谭黎敏表示。
经过调研,公司发现港口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人力成本高,安全生产管控需求高,且劳动力已出现断层情况。比如在码头、堆场等生产前沿,岸桥司机长期高空低头作业,劳动强度大,且起吊难度高,对司机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如今85后、90后群体已不太愿意从事这一工作。
从全球来看,自动化码头是码头机械远程自动化的概念,并不是没有人操作,而是操作人员在后台远程操控各种机械设备,技术上基本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程控制操作吊装集装箱、agv自动导引集装箱水平运输,以及传统ocr光学字符识别卡车车牌、集装箱箱号等。
在国外,自动化码头因为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收益慢被称为“贵族码头”。且受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局限, 现有的自动化码头的建设投入一般至少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尤其是地下需要埋设几万枚磁钉,且土建不能使用常规的钢筋,必须使用由玻璃纤维构成的“塑料钢筋”,导致基建成本较高。
由于国内码头目前装卸费收入普遍不高,用户投资的回报周期太长,投资者对此十分谨慎。此外,现已运营的码头难以大动干戈,不能以停工很长时间在原有码头上实施改建。
因此公司选择了港口的智能化为业务切入点,西井科技希望做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即帮助大量已运营的中小码头智慧升级,提供从闸口到岸桥到堆场的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解决方案,通过大幅降低港口运营和管理成本,来产生更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
目前,在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建设方面,西井科技正与国内外十多个港口共同合作,从港口人工智能闸口、人工智能岸桥理货、港口集装箱无人水平运输、港机智能改造、人工智能箱区堆场建设全方面加紧研发。
公司第二代岸桥理货系统目前正与国内排名前十的一家港口集团合作,将在第一代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到10多个,实现传统集装箱码头岸边真正无人。
在人工智能箱区堆场建设方面,目前公司也正与一家国内大型港口探讨未来开发的功能。
在港机智能改造环节,公司最新自主研发出全球首套人工智能无人集装箱锁孔对位系统正式上线,将运用于岸桥、场桥等各类集装箱专用吊装设备,未来帮助码头、海关监管区、无水港、铁路中心站等场所实现港机智能“无人化”改造。
同时,系统未来将配合港口无人集卡水平运输、人工智能理货等生产环节,真正提高人工智能码头无人化后的生产效率。
图:西井科技与振华重工联合开发的全球首辆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
根据港口客户对水平运输的智能化需求,2016年12月底,公司组建了无人驾驶团队。凭借类脑人工智能底层硬件与算法及应用的优势,无磁钉零基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无缝对接tos及ecs系统,大幅减少95%的人力成本,深耕细分行业市场。
也因此,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技术,在感知层面使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这样无需在场地上部署磁钉,避免了码头基建工程带来的高昂成本,特别适合将传统码头改造成自动化码头。
此方案可大幅节省人力成本,且机器只要维护得当,可以24小时作业,不知疲倦,也不用休假,缓解码头司机“用工荒”,并能使码头的水平运输效率提高50%以上。
更重要的是,因为水平运输车辆采用无人驾驶,实现了场内运输的无人化,可以保证码头的生产运营安全。
相较于纯粹的自动驾驶公司,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还包括整个码头的调度、作业系统和理货系统、港机智能改造等一步到位的人工智能全局化综合解决方案,省去了港口运营商选择不同方案进行整合的麻烦,因此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智慧矿场
在港口获得了成熟的经验之后,西井又踏入了另一个细分市场——矿场无人车。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矿场有跟港口类似的痛点,矿业工作环境偏远,本身容纳的都是最低水平和文化的劳动力,熟练工人并不多,存在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力短缺、生产安全管控等问题。
谭黎敏表示:因为公司不是一家原生的做自动驾驶的公司,所以在16年底到17年上半年,团队经历了大量的摸索,由于目标足够清晰和具有指向性,到现在,最初的一些底层技术开发最彷徨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公司2016年就开始进入港口行业,所以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包括作业流程,数据流等,也帮助我们快速实现在这个行业的拓展和落地速度。进入矿场领域,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觉得和港口没有太大差异,甚至更简单,作业也相对简单,所以我们更有信心。
此次同西藏珠峰合作,将联合打造全局化人工智能智慧矿场,双方考虑从无人驾驶运输、矿场智慧监管、无人采掘等三个领域着手,由西井科技提供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
双方联手打造矿场新能源人工智能无人转运车、矿下人工智能无人车辆、人工智能无人采掘设备、人工智能矿场调度系统、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矿场智慧监控管理系统、无人采掘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等产品,覆盖整个矿场运营的各个生产环节。
谭黎敏表示:特种车辆的驾驶员成本很高,而且越来越难招到人,而这些特种作业的要求又始终存在,这就是特种车辆要实现自动驾驶最初的原动力。
而且特种车辆往往在特定场景,所以也不受开放道路政策法规的限制,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觉得特定场景是最早能实现落地的场景,而在中间,特种车辆又是在特定场景种最先能实现落地的。

使用集成电路实现精度PWM输出电压电路的设计
国内银行区块链的布局还需要怎样去发展
5G促发社会变革!
罗氏线圈在电网中的应用解析
功率因数校正用电感材料
如何解决自动驾驶“芯”的生存难题?
钟鼎式分样器的设计优点是什么,它该如何使用
小米电视4 65寸评测 为什么比55寸贵上6000块
苹果iOS10.3.2正式版,你更新了吗?值得更新吗?
一种常见的应用与驱动分离设计的方式
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公司突破“毫米波功率放大器”芯片设计和工艺
如何测量开关电源纹波 开关电源的纹波抑制
滤波电容的容量越大越好吗,怎样选择?
iPhone 8将配备“革命性”前置3D镜头,主要能用在游戏领域
基于QTE/Qtopia温度测量图形界面应用程序实现车载温度数据采集
共享经济再出新招 Ryder推商用车辆共享平台
电信业国产CPU服务器集采达20%,国产替代再进一步
5G边缘计算平台在AI机器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JK405R-SOP16录音芯片ic方案的功能简介,可以内置录音30秒-高采样率
世界最大SSD终于开卖:至少2.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