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1电脑:一场不动声色的变革

截止今天,苹果在2020年已经发布了5款iphone,三款ipad,若干款例行升级了芯片的电脑,但还没完……就在我们觉得今年就这样了的时候,one more thing,它来了,采用苹果自研芯片m1的电脑,就这么来到了新浪大厦。
库克在中国双11购物节当夜拿出了one more thing
外观:低调到没有变化
这款产品采用m1芯片,但名字仍旧是macbook pro,13.3寸的版本,打开盒子,只看外观,没人会觉得它跟采用英特尔芯片的macbook pro有啥不同。
所以外观这部分其实没有太多可说,我们拿到这款是深空灰配色,带touchbar的入门版本,机身一共有两个usb-c接口,右侧一个3.5耳机口。其他地方…… 我们拿着放大镜对比它跟同为入门级配置的13寸macbook pro对比,也没看出什么区别。
哦对,键盘当然是已经更新过的版本,不再是蝶式键盘了。
外观相同甚至延伸到了包装盒,就算在这,你都看不出这机器跟英特尔版本有啥不同,就连这张贴纸,也只是低调的用极小的字标注了一下:spg/8c cpu/8c gpu云云。
换芯,对苹果自己,甚至这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处理的如此低调,主要原因我们猜应该是m1还是一个试运行的阶段,即便它表现的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这在后面详细说),但x86架构在过去几十年构建的生态不是一场发布会就能摧毁的,所以目前没必要太大张旗鼓给人过高的期待;这种过渡,应该是一种平滑的,让人无感的过渡。
大瑟尔连接着高山和大海
为了营造这种无感的过渡,苹果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努力,例如系统,对英特尔芯片的电脑来说,macos big sur(直译大瑟尔)貌似只是系统界面变得更多彩,拟物化了;但对苹果芯电脑来说,大瑟尔则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就像这个名字的源头,那个一号公路穿过的景区一样,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高山;一个地方,两种景观。
用big sur这名字,或许也暗喻高山大海两种景观的接合
macos big sur连接的一端是苹果曾经的15年,那是属于intel的时代,一边是苹果自己开拓的新时代。它的历史只有半年,但野心勃勃,承载了苹果将自己最后那块割裂的核心部分收回、生态大一统的希望和决心。
这个系统的外观我们之前已经谈过,下面稍微回顾下,给还没见过它的小白:在界面上,big sur变得拟物化,我掏出今年这侧面仿佛iphone 4的手机,默默感觉苹果在下一盘大棋。系统变得十分多彩,尤其是这个五颜六色的启动台。右上角的设计像是从ios引进而来,这些圆角按钮,仿佛显示出苹果想要的未来。
对英特尔核心的电脑来说,big sur的变化基本止步于外观了;对苹果芯电脑来说,这仅仅才是个开始:在mac商店搜索某个软件,会看到不同,它会在搜索结果这多了个选择项。也就是说,苹果芯电脑既能运行ios(或ipados)的软件,也能运行一部分macos的软件。
app store多个分类
因为是跨越两个不同的芯片平台,再加上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苹果芯电脑打开app的情况有点多样,这里面涉及原来不支持经过适配变成苹果芯电脑支持的app,也有一些通过rosetta编译器,翻译成m1能识别的app;还有些是原本给ios或ipados做的软件,也就是手机软件在电脑上运行。
我们可以分两个大类,n多情况。一个一个来说:
1 原来的给英特尔芯片mac做的程序;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毕竟买的是个电脑,目标还是用它干电脑的事,这里我们选了几个比较常见的app试一下。
a)safari浏览器,自带的邮件,日历,提醒,备忘录finder之类的是看不出区别的;
b)如果这个软件在app store没有,不一定没法运行。在它的官方下载,可以经过苹果的编译器rosetta进行“翻译”,在苹果芯电脑上使用。比如打开我们非常熟悉的word,第一次打开会出现“翻译”的过程,后面再打开就没有了,使用情况也跟一般软件无区别;
c)有些可能运行没问题,但可能基于intel加速或插件无法使用了;
2 ios、ipados程序,既然是个arm架构芯片,甚至可以说是a14的变种,那能不能跑iphone或ipad的程序呢?
答案是可以,但不是所有软件都完美。我们实验类似纪念碑谷,qq飞车之类的。下载后一看就是个ipad的比例。也可以使用触控板键盘操作,但仍旧是原来手机的尺寸,只是它们的交互逻辑从触屏变成了鼠标键盘,其实并不如原来触屏那么舒服。
不过有个神奇的地方是,苹果芯电脑可以一次同时运行n个ios程序(注意是同时运行),甚至是它们不同的版本,比如我们的“新浪新闻”和“新浪新闻hd”,给iphone和ipad准备的版本,可以同时使用。
ios或ipados版的程序可以多个一同运行
当然,我们测试时间有限,只能进行一部分app的测试,并且也只是简单打开运行,某些复杂功能还没时间用。因为时间比较短,我们目前也只看到一部分结果。
芯片:不服跑个分 这次真的震惊了
说了半天它的硬件表现,有人肯定会问。哎这m1芯片到底怎么样?跟英特尔比呢?
那么我们就先从跑分这个传统项目开始说,首先是同级别产品对比,我们选的是一台2020款的macbook pro,采用i5芯片,8gb ram,集成显卡;对比的是apple m1芯片的这台电脑,16gb ram,当然它也一定是集成显卡。
放在macbook pro上这颗m1芯片的配置
它们的上市价都是9999元起步,我们这台是高配,但除了ram和硬盘,最核心部分对比是没问题的。
来看跑分,新mbp在geekbench5上到了1700和7500,后面不用比了,因为在它的排行里,这个分数已经比i9 imac都高了……
单核跑分大比分领先之前的imac产品
多个跑分的结果排行,不像单核那么夸张,但也可以说惊人了
所以,英特尔被苹果芯吊打了??
这结论先别急,一个是跑分软件的计算方式是基于之前芯片的,放在arm架构的m1上,不一定适合,另外把复杂指令的x86跟精简指令集机器的arm对比其实不是一场能打在一起的比赛。我们甚至觉得,这两者并不能完全放在一起比较,跑分只是一个比较浅显的参考。
不过经过跑分之后,我们也发现了明显的区别,发热量和功耗。
m1芯片的续航和发热,已经让人怀疑苹果是不是违反了物理规律。
同样的视频输出之后,采用英特尔i5和苹果m1芯片的温度对比
在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苹果芯新mbp和英特尔i5的老mbp放在一起,用苹果自产的应用final cut pro x导出一段的1.61gb视频,1080p h264。
老mbp耗时14分钟,消耗电量24%,新mbp耗时23分钟 ,消耗电量0?
对0 ,这你敢信???我们还觉得可能系统bug了,重启了一下,开始一看电量是99%……
更让人震惊的是发热量,在导出期间同时进行测温。老mbp 41.5摄氏度,新mbp最热处温度33.9,并且后面两个温差还在持续加大。
因为后者低于人体温度也就是36度左右,所以摸上去是凉的。正在渲染片子的笔记本机听不到风扇声,机身是凉的,这点也超出了我们对macbook pro的认知。
可能有人会说“看输出时间。这m1芯片看来干大活还是不行啊,这输出时间差了这么多?”
那我们换个赛道,用iphone 12拍摄一段30秒的hdr 4k视频,在 final cut pro中,导出为一个分辨率为3840x2160、帧率为30 fps 的apple prores 422视频。
结果是:新mbp用时12秒左右,旧mbp用时56秒左右。
所以这说明啥咧?在final cut pro这个赛场里,英特尔的i5和苹果的m1比是处于下风的。在第一次的视频输出中它确实快一些,但换到苹果的赛道里,没人能打赢m1。而且无论哪次,在功耗发热方面,i5是完败的结果。
当然还是得说,这是一个我们视频编辑的典型使用场景,因为时间关系,并不能代表其他人/其他软件也有相同的结果。不过这段简单尝试,已经让我们相当震惊。
我们很少很少在一段体验评测里用“震惊”这个词,但这次苹果在m1芯片的功耗/发热方面的优化,确实让人震惊。
结论:一个远超预期的开局能不能取代英特尔 看开发者有多努力
体验了一天多这个东西,m1芯片和这台电脑本身给的初步反馈远超预期。在拿到这台评测机的时候,仿佛接回一个新生儿,放在车座上还在琢磨一会各种弹出报错的情景,但用了一下午,感觉这哪里是个半岁的孩子,至少已经16岁,尤其在能耗和发热方面的能力让人震惊。
2020年的末尾,移动端芯片终于真正用在了电脑上,结果比我们预期的更好。macos big sur成了两个不同架构芯片及两个不同生态的粘合剂。这帮m1扫清了基础障碍,虽说不能运行的app也不是没有,但比起windows rt的狼狈,苹果的的开局远超期待。
把这台电脑带回公司的时候,还在预想一会出现的各种报错弹出
苹果在很多次iphone或ipad的发布会上都提过自己的a系列媲美桌面处理器,这事最初说的时候还有人认真分析下,后来说多了也没人认真听了。类似情况还有天天说的软硬合一、生态什么的,我们都听疲惫了的时候。苹果拿出来了这个电脑,几乎完美的证实了自己所言不虚。
当然,m1(和它的后续产品)能走多远,后面可能更多不是苹果能决定的,而是由千千万万的开发者们来建设。开启一个时代靠苹果,这个新时代能走多远,能不能取代电脑界的老国王英特尔,得看开发者们的努力。


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电流检测变压器电路设计
s3c2410移植MPlayer到linux2.6
OPPO reno 9 系列发布,起售价2499
美国航司到今年年底将退役800到1000架飞机
在香港举行的4G/5G峰会高通都公布了哪些新消息
苹果M1电脑:一场不动声色的变革
从一次维修开始说主仆控制
你对于大数据的了解够吗
开关电源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FM)的区别
智慧路灯杆最合适的组网方案是什么
如何让微控制器性能发挥极限
高频采样示波器搭配高频差分探头进行高速差分阻抗测试方案
安科瑞企业工业能耗管理平台帮助企业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AT89S52单片机的掉电模式与中断触发唤醒测试
一加5来了,对比小米6、努比亚Z17哪款更值得入手?
怎样利用5G技术建设数字医院
蓝牙与无线局域网络概述
如何为您的电路选择合适的保护
电机的五种启动方式介绍和比较
电梯按需维保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