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今年,又通过收购9.69%股份成为了戴姆勒公司的最大股东。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吉利如此“钟情”于收购?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很多人其实都没明白在“收购”的背后,吉利汽车看重的或许是通过合作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
这种做法在内燃机时代可能真的能做到“1+1>2”的效果,众所周知,现阶段是汽车产业诞生百余年来前所未有的由能源/技术推动变革的时代。传统车企加快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全球汽车品牌如此,中国自主品牌亦然。在新能源时代,所有车企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整装待发,同时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只有自主开发,掌握属于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技术,才能成为行业引领者。
如此背景下,吉利汽车的选择是不惜代价自主研发“三电技术”。哪怕是从零开始,也要做到在新能源技术层面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于是,在2018年5月的一天,我们见到了吉利intec技术品牌下的“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它便是品牌在三电技术100%自主化开发下的代表性产物。
我记得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曾经说过:“只有脚踏实地地推进自主创新,才能掌握技术的“话语权”和创新的主导权。”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技术创新一直都是核心思想和核心驱动力。
刚刚说的“intec技术品牌体系”便是吉利基于现有的技术品牌架构,建立的全新新能源技术体系。“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则是属于intec下五个模块中的“动力模块”,再往下细分的话,还可分为“智擎电动”、“智擎醇动”、“智擎氢动”以及已经实现量产并搭载至实车的“智擎混动”四大部分,分别代表着纯电动、替代燃料、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四大动力系统技术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条动力系统技术路线全部将依靠吉利汽车自主研发来实现,依托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以实现新能源在平台和动力总成方面的技术原创性,并且品牌会持续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截至目前,48v轻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量产(吉利博瑞ge了解一下),后续还将有其它基于智擎系统的产品推出。
相对于其他路线,我个人其实更关注已经实现量产的智擎混动。毕竟混动车型目前依旧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新能源车型。不单单使用方式相对传统车型没有太大改变,而且油耗比传统车降低不少,所以我认为混动在现阶段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都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车型。同时,混动车型也是新能源时代最好的过渡方案。
“智擎”动力系统中的混动路线,其实包含mhev轻混技术、hev油电混动技术和phev插电混动技术三大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智擎·混动技术在领域内实现了多项业界“第一”,其中比较突出的两项是所谓“智能地图能量管理模式”以及“业界首创p2.5架构”。
在目前主流混动车型上,驾驶模式选择已经成为“标配”,但是将动力系统工作模式与实时路况数据予以融合,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在业界却鲜有尝试,而智擎•混动系统却将次作为智能化、电气化相结合的突破口。
据悉,搭载智擎•混动系统的车型可将导航规划与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相结合,提前进行整个导航道路的能量规划。分不同路段执行能量管理策略,根据导航后台反馈的路况拥堵信息,自行选择最适宜的驾驶模式,让出行变得愈发智能高效,这就是所谓“智能地图能量管理模式”。
而“p2.5架构”则指的是将电机置于变速器内,通过动力耦合策略,将电机和变速器形成整体的方案。较传统p2架构,动力输出更强,动力衔接更顺畅;相比p3路线,p2.5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小,空间布局合理。
而智擎·phev插电混动车型就凭借吉利100%自主研发的p2.5架构,实现了97%的行业最高传动效率,未来将实现30%的动力提升与50%节油率,率先迈入机械动能的高效时代。
除了phev插电混动车型外,智擎·mhev轻混技术则依托48v轻混系统实现了发动机舒适启动、助力、停机辅助、滑行、改变意图、能量回收、扩展停机等功能,油耗显著降低,整车nvh性能得到提升,是平衡节油性能和全生命周期拥车成本的理想电气化方案。基于48v轻混系统的突出优势,在未来,吉利将持续扩展mhev产品线,在更多全新车型和换代车型上实现平台化应用,惠及更多消费者。
综上,吉利研发的智擎·混动系统确实已经高效地把“新四化”中的“电气化”和“智能化”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汽车新能源技术,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型的提升。
犹记得,在今年5月29日举办的首届龙湾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先生曾表示:“2018年是吉利汽车全面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元年。我们在mhev、hev、phev以及三电领域的技术全球领先,将助力吉利汽车实现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引领的跨越。”
我相信,安总这席话没有吹牛。当前,新能源和智能化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在这场“重新发明汽车”的能源变革浪潮中,身处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吉利汽车已经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厚积薄发。未来随着“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的全面技术落地,吉利汽会成为自主品牌在汽车“新四化”时代不折不扣的引领者。
UF4007二极管与1N4007二极管的区别
Silicon Labs推出业界最节能和易用的湿度传感器
5G时代下的典型制造业应用场景是怎样的
明年半导体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打的是企业牌还是国家牌?
吉利iNTEC技术品牌下的“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
亚洲政府通信监管正在推动5G加速发展
Mouser即日起开始供应新一代Intel Atom 22nm 多核 SoC 处理器
什么是DC IR Drop?DC IR Drop仿真有何意义?
电力变压器铭牌及参数大全
基于IP层通信的多播技术研究与介绍
下一代先进储能技术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
百度云携手生态 助力智能服务变革
锁频环为什么锁定后又发生失锁现象?
特斯拉第三代太阳能屋顶将进军国内市场
接地电阻柜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实例解析Modbus协议
工业静电监控系统的功能介绍
知存科技连续两年获评中国IC独角兽企业
道通则人兴!华为微模块赋能数字甘肃智慧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