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虽积极推动智能机械、智能制造等产业方针,但令人诟病的是政策却不同调。人机共工趋势促使协作型机器人需求大增,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早已针对协作型机器人的安全性发表新规范。
不过先前***在新规范释出后却慢半拍,造成协作型机器人无法合乎使用需求,反而让业界绑手绑脚。所幸今年***正式修改标准,而此举也有望加速协作型机器人普及,并加快产业智能化的脚步。
一旦协作型机器人走入人类工作空间中,便会涉及人类安全问题。对此国际标准组织(iso)在2016年初时就曾释出iso/ts 15066新规范,以做为原先着重于传统工业型机器人iso 10218安全标准的补充。在新标准释出后,许多国家也纷纷开始依循此订立最新针对协作型机器人的相关安全规范,包括,日本、美国、欧盟等先进国家等。
但业者指出,***在今年以前却仍未针对协作型机器人修改相关安全规范。因此形成一种吊诡现象,即***业者近年在使用协作型机器人时,仍必须秉持传统工业型机器人需关在围篱中的使用规范。
然而在市场需求涌现下,政府重新审视协作型机器人的重要性,也对此因应iso新规范,将原先依据iso标准所制定的cns 14490「工业机器人危害预防标准」修改部分并释出最新安全规范,也让台厂内的协作型机器人可望正式走出围篱。
根据劳动部于今年修正条文,其将工业用机器人增设「协同作业」及「协同作业空间」定义,并针对此修改或订立新式相关安全规范。前者泛指工作者与机器人之间具有共同合作之作业,后者则广义包含工作者只要与机器人身处同一个空间,便无论工作者是否直接与机器人有所接触。
即便政府修订条文让协作型机器人可在无围篱的情况下使用,做到真正的人机共工,但业者仍须遵守必要规范。其一是业者所使用的协作型机器人本身就必须通过国际安全标准认证,其二是业者必须按照职安署安全评估要点进行风险评估,确认工作者在人机共工的空间中得到充足的安全保障。但基本上只要第一关不过,机器人走出围篱便无望。
原见精机董事长苏瑞尧表示,像***电子产业现在一方面面临毛利低,有提高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急需解决缺工问题,在两两迫切需求下,业者非常希望藉由智能制造改善生产,因而业者对协作型机器人有一定的需求。
过去因法规问题,业者导入协作型机器人却必须将其置放在围篱内,虽然此举具有绝对的安全防护效果,但却也因此额外增加产线空间,或是无法充分发挥人机共工的优势,而政府此次修改规范或能有效解决现阶段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让协作型机器人更快导入到产线中。长远看来也有望因此加速协作型机器人普及、并加快产业智能化的脚步。
e络盟供货Rohde & Schwarz新型 NGU源测量单元
5G带给我们什么?
亚信AX58400 EtherCAT转IO-Link网关与马达控制解决方案
为什么5G物联网目前还和你没有关系?
中科潞安深紫外LED项目落户长治高新区 总投资约20亿元
人机共工新规范再翻新 协作机器人正式走出围篱
超声波回波衰减理论浓度计设计
多家车企公布10月销量
从Ethernet到TSN,曝光一条工业实时领域的新途径
华为快速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第一条Pilot产线
特斯拉市值一天跌73亿的背后解析 SEC调查始末
小米鸿蒙系统刷机包下载 安装教程如下
预测2020年应用商店将迎来1300亿次下载
三星或在明年发布四款可折叠手机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倒车影音系统设计
超燃冲压发动机关键技术
家电产业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FT-WQX2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产品特性
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的产生机制与干扰排查
三星拟放弃定制核心的开发,采用ARM的Cortex开发最强移动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