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芯片cp测试真正的动手操作起来。基本概念介绍
1
什么是cp测试
cp(chip probing)指的是晶圆测试。cp测试在整个芯片制作流程中处于晶圆制造和封装之间。晶圆(wafer)制作完成之后,成千上万的裸die(未封装的芯片)规则的分布满整个wafer。由于尚未进行划片封装,芯片的管脚全部裸露在外,这些极微小的管脚需要通过更细的探针(probe)来与测试机台(tester)连接。
在未进行划片封装的整片wafer上,通过探针将裸露的芯片与测试机连接,从而进行的芯片测试就是cp测试。
图 1 cp test在芯片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
图 2 wafer上规则的排列着die(来源于网络)
2
为什么要做cp测试
wafer制作完成之后,由于工艺原因引入的各种制造缺陷,分布在wafer上的裸die中会有一定量的残次品。cp测试的目的就是在封装前将这些残次品找出来(wafer sort),从而提高出厂的良品率,缩减后续封测的成本。
而且通常在芯片封装时,有些管脚会被封装在内部,导致有些功能无法在封装后进行测试,只能在cp中测试。
另外,有些公司还会根据cp测试的结果,根据性能将芯片分为多个级别,将这些产品投放入不同的市场。
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1
scan
scan用于检测芯片逻辑功能是否正确。dft设计时,先使用designcompiler插入scanchain,再利用atpg(automatic test pattern generation)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scan测试时,先进入scan shift模式,ate将pattern加载到寄存器上,再通过scan capture模式,将结果捕捉。再进入下次shift模式时,将结果输出到ate进行比较。
图 3 scan chain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2
boundary scan
boundary scan用于检测芯片管脚功能是否正确。与scan类似,boundary scan通过在io管脚间插入边界寄存器(boundary register),使用jtag接口来控制,监测管脚的输入输入出状态。
图 4 boundary scan原理图(来源于网络)
3
存储器
芯片往往集成着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rom/ram/flash),为了测试存储器读写和存储功能,通常在设计时提前加入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用于存储器自测。芯片通过特殊的管脚配置进入各类bist功能,完成自测试后bist模块将测试结果反馈给tester。
rom(read-only memory)通过读取数据进行crc校验来检测存储内容是否正确。
ram(random-access memory)通过除检测读写和存储功能外,有些测试还覆盖deepsleep的retention功能和margin write/read等等。
embedded flash除了正常读写和存储功能外,还要测试擦除功能。wafer还需要经过baking烘烤和stress加压来检测flash的retention是否正常。还有margin write/read、punch through测试等等。
4
dc/ac test
dc测试包括芯片signal pin的open/short测试,电源pin的powershort测试,以及检测芯片直流电流和电压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ac测试检测芯片交流信号质量和时序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5
rf test
对于无线通信芯片,rf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cp中对rf测试来检测rf模块逻辑功能是否正确。ft时还要对rf进行更进一步的性能测试。
7
其他function test
芯片其他功能测试,用于检测芯片其他重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以上各项展开均有更复杂更细化的内容,此处不展开讨论,仅作粗略介绍。
cp测试流程
1
可测试性设计
dft(design for test),可测试性设计。如第二节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所述,芯片测试中用到的很多逻辑功能都需要在前期设计时就准备好,这一部分硬件逻辑就是dft。
dft逻辑通常包含scan、boundary scan、各类bist、各类function test mode以及一些debug mode。
测试人员需要在芯片设计之初就准备好testplan,根据各自芯片的规格参数规划好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芯片通常会准备若干种testmode功能,通过配置管脚使芯片进入指定的测试状态,从而完成各个类型的测试。
对于scan和boundary scan,需要插入scanchain,根据芯片规模、timing、scan覆盖率等参数,dft工程师需要决定插入scanchain的长短和数目。然后使用atpg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覆盖率决定了测试向量的长短。为了节约成本还要对scanchain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功能仿真和sdf仿真,保证功能和timing满足要求。atpg可输出wgl或stil格式文件供tester使用。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了。
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这些自测逻辑完成对rom/ram/flash等功能的测试。
function test mode。一些专门的功能测试需要增加硬件逻辑,例如adc/dac/时钟等
2
选测试厂,测试机
测试厂和测试机的选择要考虑芯片类型、测试内容、测试规格和成本等因素。
一套芯片测试设备称为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由机台(tester)、loadboard、probe card、handler和测试软件等部分组成。cp测试ate不需要loadboard和handler。
图5,ate机器
按照侧重的芯片类型和测试内容分,测试机台有很多品牌和产品系列:
例如存储器芯片advantest t55xx 系列等、数字混合信号或soc芯片teradyne j750 系列等,rf射频芯片credence asl-3000 系列等。
3
制作probecard以及test program
选择好测试机后,硬件方面需要制作probecard,软件方面需要制作test program。
probecard是探针卡。
probecard包括探针和芯片外围电路。裸die规则的布满整个wafer,无论哪片wafer,每颗die都有固定的位置,芯片管脚的位置也就固定。这些位置坐标和间距都信息在芯片投产前已经确定,制作针卡需要这些参数。探针有钨铜、铍铜或钯等材料,这些探针在强度、导电性、寿命、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
针卡还需要确定同测数(site)。增加同测数可以节约测试机时成本,但是受限于测试机台资源,同测数有上限,例如32/16/8/4。
图6,probecard照片
test program是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控制整个机台的测试过程。
不同的测试机有不同的测试软件系统,对应的测试程序也有不同的格式。通常工程师提供wgl/stil/vcd等格式的文件,再转换成测试机需要的文件格式,并增加其他测试程序。
4
调试以及结果分析
wafer由foundry出厂转运至测试厂,ate软硬件就绪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调试了。
根据testplan,pattern(测试向量)被分作不同的bin,从而定位测试错误的位置。调试时还可以在系统上直接看到一个pattern中错误的cycle位置,工程师根据这些错误信息进行debug,修改pattern和测试程序,逐个清理,直到所有bin都pass。
同测的多site全部pass,loop多轮后,便可以在整片wafer上try run。此时工程师还要调试探针力度、清理探针周期等参数,确保整片wafer上每一次touchdown都可以测试稳定。
整片wafer的测试结果通常生成一个wafermap文件,数据生成一个datalog,例如std文件。wafermap主要包含良率、测试时间、各bin的错误数和die位置,datalog则是具体的测试结果。工程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决定是否进入量产。
图7,wafermap截图
5
量产
进入量产阶段后,根据大量测试的统计数据,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以进一步优化测试流程。
根据结果将错误率较高的bin尽量排在靠前的位置,测试进行到第一个出错的bin后就不在继续向下进行,以节省测试时间,并且防止已发现的错误导致后续测量损坏针卡。
将错误率较低的bin排在靠后的位置,当错误率极低时,甚至删除该测试,以节省测试时间。
决定是否对出错的die进行复测。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出错的die,再重新测试一次可能会pass。通常复测可以纠正一定比例的错误,但是要多用一部分测试时间,所以要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复测。
通常处于wafer边缘位置的die出错的概率较高,综合考虑,有时可以直接将边缘die剔除,不进行测试就标为坏品,以节省测试时间。
还需要关注良率是否稳定,当连续出现良率较低的情况时,需要停止测试,进行数据分析,检查设备或与foundry沟通。
量产cp测试的结果需要交给后续封装厂使用。通常是一个含有分bin信息的map文件,封装厂根据map文件挑选好品封装,剔除坏品,还可以保留客户选择的特殊bin别。
成本控制
cp测试成本由前期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和后期量产的可变成本组成。
1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包含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probecard制作和养护,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
dft有开发成本。并且dft硬件逻辑将占用一部分芯片面积(虽然很小),dft要提高效率,减小面积和功耗。
probecard制作
probecard有公板和专板两种。顾名思义,公板是公用板,专板是专用板。公板是在已有的板子上通过飞线等方式组成芯片外围电路,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适用于对测试规格要求不高的cp测试。专板是为自家芯片专门制作的板子,适用于对外围电路要求高,测试规格精密的芯片,设计和制作成本高,周期长。
probecard上的探针材料和探针数也影响成本。各种材料的探针各有特点,价钱也不同,这里不再展开。减少探针数量也能降低成本。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test program有开发成本。调试时需要机台,有调试机时成本。还需要一片调试wafer,调试过程中反复touchdown会导致该片wafer上的若干die无法再进行封装。
2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主要就是量产测试时间。量产测试时间是整个cp测试成本中的最重要组成。而且测试前期投入固定成本后,今后量产的全部成本几乎都在测试时间成本上。直接影响测试时间的内容主要有:dft效率、同测数、test program效率和一些量产策略。
dft效率
dft测试执行的高效直接影响单个die的测试时间。因此在芯片设计之初,dft就要考虑到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提高覆盖率,这对节约成本至关重要。
提高测试时钟;scan使用压缩模式;缩减testmode上电时间;检查测试计划,缩减不必要的测试项;检查测试策略是否合理,优化测试方案等等。一切dft设计以提高效率为根本原则,既要高覆盖率,又要缩减时间。有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则需要相互权衡。
同测数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test program效率
和dft效率相比,测试程序效率作用不大,但是合理安排测试程序还是可以缩减测试时间。例如在程序中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多个测试项并行进行等。
一些量产策略
如关于量产一节所述,一些量产的策略可以节约测试时间。
联合仪器自主研发设计的3u控制器ui-x8101是一款极其紧凑且功能强大的3u单插槽嵌入式控制器,适用于pxi express和cpciexp 平台。凭借面向未来的丰富接口功能,可以在大多数测试与测量应用中完美运行。内置第七代intel core处理器,配备高达32gb ddr4的内存,支持pcie gen3总线协议,轻松适应高带宽应用。
产品特点
• 符合pxi-5 pxi express硬件规范rev.2.0
• 最大系统吞吐量6 gb/s1
• 集成m.2 nvme pcie gen3存储器
• 第7代带超线程的intel core
• 市面上极为紧凑的pxie嵌入式控制器
• 可定制bios
• 四链路模式pcie gen 3 x2 - x2 - x1 - x1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联合仪器相关产品,可点本文左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获得联合仪器中国区总代理——北京汉通达科技发布的芯片测试最新技术,经典应用案例及最新产品信息。
电气设备如何进行验电
新能源车发展史回顾,智能汽车该如何走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魅族Pro7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没有双曲面没有骁龙处理器,你还会买吗?
赛昉科技发布StarFive StarStudio IDE 支持Linux和Baremetal开发
5G超级SIM卡有什么用?
CP测试实例
学生充电宝买多少毫安的比较好,平价充电宝品牌推荐
可折叠iPhone或将在2021年推出 弯曲部分无明显折痕
采用英飞凌SP37设计TPMS功能的电动汽车仪表盘系统
使用热敏电阻抑制浪涌电流电路解析
无源无线全纺织可穿戴传感器系统用于人体运动实时监测
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痛点 人工智能+区块链项目未来趋势分析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ADI的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冠林全新推出新一代智能语音交互工具 全力打造家居语音交互新体验
关于滤料面具视野测试仪的产品概述
未来芯片设计领域的药明康德——青芯如何在N个项目间游走平衡
选择防爆电动阀门时,这六个标准需了解
特斯拉公布2020财年第四季度财报
常见的通讯总线连线接口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选择云数据库MySql的架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