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备在运行中需要设置参数,这个工作经常由pc机来实现,需要为双方通信设计协议,有代表性协议是如下三种:
从上表可以看到,一般嵌入式设备内存和运算性能都有限,因此固定二进制是首选通信协议。
一. 简单性
保证协议是一个简单的方案,晦涩难懂往往意味着实现困难和容易出错。协议的结构宜采用平面方式,每个域作用明确,数据域尽可能设计得长度和位置固定,注释详尽,文档清晰,实例丰富,让人尽快上手和理解。
协议一般都需要以下域:帧头,长度,帧类型,目标地址,源地址,数据,校验,帧尾。
二. 可扩展
必须保证将来增加功能和更改硬件后协议仍能胜任工作,这往往是通过预留空间来实现,协议的变更应该只是量的增加,不至于引起协议结构的变化。
三. 低耦合
理想情况下每个协议包是原子信息,即本协议包不与其他协议包牵连,以防止通讯丢帧和设置牵连带来的错误。
四. 稳定性
协议包长度适宜:太小包含的信息过少,协议包的种类繁多,容易引起通讯混乱和牵连错误;太大包含的信息过多,可读性较差,组帧和解帧的工作困难,还会带来通讯易受干扰的缺陷,一般协议长度以最小原子性信息为标尺。
协议必须包括校验机制,以便于接收方判别协议包正确完整接收,如果出错需要较好的机制来确保通讯成功(如重传)。
五. 高效率
按信息类型区分协议包类别,如:设置网络信息参数,设置当前运行参数,可以区分开来,方便程序处理。
将同种操作编码为一个子集是一种高效手段,如read操作,编码为0x0010,write操作,编码为0x0020。
数据尽可能设计成同构模式,如果实在有差异,至少将同类型数据放置在一起,这样程序可以充分利用指针和线性寻址加速处理。
六. 易实现
尽量减少复杂算法的使用,如,通讯链路稳定,数据帧的校验码可以由checksum代替crc。除非资源非常紧张,否则不要将过多的信息挤压在一个数据里,因为它会带来可读性差和实现困难。
七.软件开发
尽可能地让硬件isr完成驱动工作,不要让“进程”参与复杂的时序逻辑,否则处理器将步履蹒跚且逻辑复杂!如:
接收固定长度的数据帧,可以使用dma,每接收完一帧dma_isr向进程发消息。小心处理dma断层异常(接收的数据帧长度正常但数据错误,数据为上帧的后半部分+本帧的前半部分)。
接收不定长的数据帧,可以使用状态机,当接收到“帧尾数据”时向进程发消息。
相关文章:如何高效解析不定长度的协议帧?
小心数据紊乱和超时异常(数据紊乱时需要将状态机及时复位,超时一般使用定时器监控)。
八. 考虑硬件
如果通信链路是高速总线(如sport可达100mbps),一般设计成一帧产生一次中断,它通过长度触发的dma来实现,需要将协议设计成固定长度,如附录a。它具备高效率,但灵活性较差。
如果通信链路是低速总线(如uart一般100kbps),一般接收一字节产生一次中断,可以将协议设计成变长帧,如附录b。它具备高灵活性,但效率较低。
附录a 一个基于dma传输固定长度的协议实例
如图显示了pc发送数据帧的格式,总长为64字节,是4字节的整倍数,符合绝大部分32位处理器结构体对齐的特性。
0x3c:int8u,帧头,可见字符’<’
len:int8u,本帧的总数据长度,在图4即为64
dst:int8u,标识目标设备的id号
src:int8u,标识源设备的id号
data:56字节的存储区,内容依赖于具体的通信帧(实例见表2)
cmd:int16u,数据帧的类别
cs:int8u, 对它前面所有数据(62字节)进行8位累加和校验
0x7d:int8u, 帧尾,可见字符’}’
data域数据结构实例:
附录b 一个基于变长格式的uart通信协议实例
pc与iwl880a(一种无线通信产品)通信帧采用变长格式,如下图所示。大部分设备(常见为pc机)对于接收以“回车符”的机制很好处理,协议中的tail就等于0x0d(换行符)。
行车记录仪方案 联发科低功耗迷你安卓主板
浅谈餐饮油烟污染危害及系统解决方案
原来,这就是R型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运转原理!
RFTOP推出7款DC-11GHz SC型系列射频转接器
中国联通推出5G视频彩铃业务,将被视为5G商用的重要战略之一
PC机与嵌入式设备通信协议设计原则
MiniGUI 的技术特点
无刷电机发明人_无刷电机功率怎么计算
华为p10巨舰来袭,舰指天下!
国微感知----创新性智能传感器 提升头戴产品舒适体验
大咖云集 2016年LED灯丝灯成功逆袭
伴随着AI进入超级狂热的投资 人工智能泡沫化也越发严重
Tankfull:物联网实验平台
新唐科技ML51PB9AE控制器简介
S7-300读写时钟和时钟同步的步骤解析
半导体芯片工艺节点演变路径
虚拟现实技术的三大特征 虚拟现实的概念性体系结构是什么?
夏立:LifeBanker将侧重于区块链+健康+医疗,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医疗大健康行业的痛点
信号放大器实现上传、下载双向加速的神器
任正非:华为2022年开始将会规模化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