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发挥出头雁效应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多个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根据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专家建议,要使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建设投入发挥最大效能,一要注重多元参与、协同建设,二要注重远近结合、有序推进,三要注重促进共享、均衡发展。此外,解决民生刚需、解除民生痛点是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应有之义。
人工智能,英文名ai,过去是科幻电影中的常客,现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到底有啥大作用
在这场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把人们社交活动频次降至最低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带来的健康码、ai医生、送药送餐机器人等各种高效管理和便民服务,已经同水、电、气、网络一样,成了城市“基础设施”。
在北京市海淀桥西北角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这里复工复产的员工们没有下楼取外卖的烦恼。因为外卖最后100米的难题,被云迹科技公司的“跑腿机器人”解决了。在这里,物联网技术将机器人与食堂订单器、电梯、楼门开关等实时连接,楼内员工在小程序上点单后,机器人会带着热腾腾的午餐自己坐电梯上楼,到达指定位置后,还会打电话呼叫点餐人来取餐。
在安徽铜陵市,疫情期间城市管理者无需人工排查,就能识别公共场合人员聚集和不戴口罩的情况。这也是建立在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基础上。
铜陵市是科大讯飞公司“城市超脑计划”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疫情期间,科大讯飞依托“城市超脑”平台,整合铜陵市原有视频监控,ai自动监测识别区域内超过5人的聚集情况,发现后分发给周边社区工作人员,让他们去疏散和疏导。铜陵市各大菜市场也通过“城市超脑”布置“天眼”,市民不戴口罩购物,会被ai自动视频分析后,相关信息和抓拍图片通过短信推送给市场监管人员,有效降低不戴口罩感染病毒的风险。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群总裁张友国说:“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一定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这也将是人工智能与此前互联网产业浪潮的最大不同。”
未来舞台有多大
人工智能的舞台有多大?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把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基础设施来建设,是一项立足长远的规划。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仅仅是为对冲全球性经济下滑、提振受疫情拖累的经济活力出台的救市之策,而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谋划,是一项‘既应需求而建,也谋未来而建’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说。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人工智能是发挥‘头雁’效应的引领型技术,将人工智能列入‘新基建’,充分体现出稳增长和促创新并驾齐驱、远近结合、系统布局的特点。”李修全说。
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公司也都看好行业未来。“ai是行业发展的倍增器,通过高效挖掘数据价值,赋能各行业各领域智慧升级。”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介绍,浪潮拥有ai计算产品阵列,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和软件算法开发框架等,是主要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供应商,并与人工智能领先科技公司保持紧密合作。浪潮还利用ai与大数据相结合,创新推出数字金融、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等新模式。
看好人工智能的不仅是中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多个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德勤此前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发展壮大难在哪
人工智能“新基建”将在何处发力?
解决民生刚需、解除民生痛点,是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应有之义。
清华大学教授张勤认为,在此次疫情中,大部分三甲医院成为抗疫主阵地,但也因人群聚集导致病毒扩散。这是因为“分级诊疗”“基层首诊”还未实现,“基层首诊”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全科医生下沉到基层,实际难度非常大。ai医生可以帮助基层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快速提高当地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
张勤团队开发了ducg临床辅助诊断系统,通过与多家三甲医院专业医师合作,围绕患者的主诉症状构建知识库,让ai医生学会了全科看病。
“此次疫情中,已使用了ducg系统的山东胶州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在ai医生帮助下开展了疫情初筛、排查,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张勤说。
人工智能“新基建”难点在哪?“人工智能基建,软件很重要。但目前我国现状是,从观念和设计上都重‘硬’轻‘软’。比如,修1公里高速公路需要花多少钱,很明白。但建一个城市‘超脑’,如果没有看到实体大楼,就觉得这个基建不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不太敢投。”张友国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观念上需要转变。
人才也是一个短板。“运维和服务能不能跟上,把建好的项目用好?这也是关键问题。”张友国说,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定要有一批懂人工智能的一线专业人士。
“相对于其他‘新基建’,人工智能可能是投资周期最长,也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基础设施。”李修全建议,要让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建设投入发挥最大效能,一要注重多元参与、协同建设,二要注重远近结合、有序推进,三要注重促进共享、均衡发展。
李修全认为,应加快推进公共ai算力、ai开放平台、数据知识资源共享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改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条件,拓展创新机会;加快欠发达地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增进不同区域均衡发展,使不同群体共享智能化带来的红利。


项目创始人张汝京?海南航芯竣工投产首期投资21亿元
4K60Hz高清投屏显示方案芯片LT8711HE介绍
Altera发售业界最复杂半导体 Stratix V FPGA
进气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会出现什么现象?
暴风集团业绩下滑 股权质押股东套现坏消息不断
人工智能如何发挥出头雁效应
中兴手机全球销量首次进入世界前五
钳形万用表使用方法_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图解_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测量电路工作原理
英特尔确认Xe架构GPU将分为三大应用领域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首次公开亮相
上手aigo移动固态硬盘S9,颜值功能体验都很优秀
三分钟快速实现三菱系列PLC远程监控
大陆严重挖角危机下台湾半导体:并购需求迫切
来电共享充电宝携漫咖啡打造五五开黑节主题店
2020年全球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665亿美元
FPC线路板阻抗你都清楚吗
我国5G GaN功率放大器将于明年正式推出
vivo一款型号为V1950A的5G手机正式入网支持5G双模组网
皓泽电子创业板IPO注册!3成收入来自小米,募资4.82亿扩产双向开环马达等
QPA9442高线性预驱动器CUSTOM M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