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优化EM的有效措施

电迁移(em)是一种分子位移,是由于导电电子和离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动量转移而引起的。当电流密度较高时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会导致金属离子向电子流方向漂移。em通常发生在多年之后。
由于电迁移效应,金属线可能会断裂并短路。em会增加导线电阻,这会导致电压下降,从而导致设备降速。由于短路或开路,它还可能导致电路永久性故障。
随着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emir问题也是必须的检查项。目前流程一般都是根据代工厂提供的 em 规则执行 em checks,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em优化。下面经验分享几种优化em的有效措施,这些方法都经过验证非常有效。主要用图示加说明来介绍。
1.增加金属宽度以降低电流密度
这是最常用的解决em的方法,增加到满足电流的宽度或者通过叠层金属实现电流能力。
2.合理分配大电流金属走线
下图是一个power mos 的em问题示意图,先看下左图存在em问题的连接方式,mos管源漏端使用横向m1通过via1 连到纵向m2~m4的叠层通路上。产生em问题的地方为图中红色闪电图标位置m1层。
拿源端的vdd来分析,电流从上方m2~m4 到mos上对于via1区域电流从上到下竖直直接到源上没有em瓶颈,而对于左边的源区域来说,电流需要通过横向m1 向左流动,这样m1就成了电流的瓶颈,所以会在这个区域产生m1上的em问题。
如何改善?合理分配金属走线,如右图所示,原来纵向的m2~m4 足够强壮,而到了横向m1上时又非常弱。
我们可以把纵向m2~m4 减少成m3~m4,用m2 改成与原来m1叠层,这样就能解决横向电流能力。m1的em问也就解决了。
3.充分利用短金属的强电流密度能力
有些场景可能会出现下图一样的连接方式类似鱼骨型的连接,出现的em问题是在较短的金属上,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用短金属的强电流能力来修改em,如下图当长度小于1u任意宽度的时候电流能力是长度大于3u宽度大于0.12的3倍能力。可以通过design rule中这些信息来修改em。如下图示意,当适当减短连线时,对电流能力的提升是成倍的。
4.分流,避免电流汇集瓶颈
版图中连线对em不合理导致在通路上存在电流瓶颈,如下左图电流从右侧到mos 管虽然版图上做了两条纵向m2均匀连到源端的横向m1上,但是电流就近流入右侧m2然后到下层m1,电流集中到了右侧的m2到m1的通路上,反而左边这根纵向m2上没有em问题。
如何改善?采用分流,尽可能让电流分配均匀。我们采用类似星型连接让电流分通路到mos上。这样电流就不会汇集到同一位置上。这个方式在电源模块功率器件到bump连接上比较常见。
5.大推力buffer 使用带来的em问题
对于一些使用大size的buf,尤其是使用std cell中的buf,常常会遇到em 问题,大buf电流更大,而电源地连接强度非常弱。导致buf的电源地区域em严重。
如何优化?找designer 讨论将大size buf改成多个小size的并联如下示意图。版图上尽可能分散开,让电源连到到每个buf上都能充分连接上。另外在周围空的区域尽可能添加电源地的decap。decap对em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decap能够消除电源上高频噪声,同时储存能量,在buf的抽拉电流时能及时补充(个人理解)。
6.高频信号的em 问题
高频信号需要快速抽拉电流,所以 产生em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对这块的解决办法首先要增强电源地的走线强度。对高频信号要尽可能换到高层后金属走线。高频信号的buf也是采用第五条的方式尽可能拆分并联均匀分布。
同时周围尽可能添加电源地decap。高反转的cell 周围预留足够空间。
7.大面积功率mos的接法
对于大面积功率管,它的连接方式还是比较讲究的,很多人应该看到过下图这种宝塔型宽度渐变的连接方式。
这种方式根据电流走向,走线宽度变化根据逐步汇总电流强度同步。比较推荐的一种走线方式。
8.仿真场景与环境确认
遇到过这种情况:em情况异常,最终排查到是testbench设置仿真时间不合理,仿真时间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选取正常工作阶段的一到两周期。仿真温度是否合理,105°下的em能力是150°两倍以上。
所以确保电流信息的来源要是正确的合理的。
设计过程中及时em检查方式
为了避免在sign off 阶段emir的检查带来的设计修改风险,上面每种方式都需要对设计较大改动。我们可以使用 custom compiler 的indesign em功能。indesign em可以实现在设计过程中时时em检查,避免signoff时em风险带来的设计迭代。in design em的优点是无需版图完成,只需要连接了对于net,就可对此net进行em check.
check的速度是非常快,使用也是非常方便一次性配置,后续只需要选对应net 进行reporting。
首先第一步需要把仿真结果中保存的电流信息反标到对应net节点上。我们知道不同的仿真corner对应的电流也是不同的,这里我看选的多个corner的仿真结果,选择最差的电流情况进行反标,以避免个别场景下电流不是最worst的情况。
电流标注成功后,随便选择一个mos查看对应terminal信息可以看到对应的电流信息已经标注成功了同时avg peak rms对应电流,下图演示操作效果和debug优化的过程。
关于em的准确性,从下面setting可以得到em计算有两种方式,使用built-in是快速的方式。使用starrc primesimemir方式高精度方式。


这些电子产业链厂商响应了特朗普的美国制造呼吁
手机电池上四个触点是什么
单稳态电路与双稳态电路的区别以及单稳态电路与双稳态电路的电路图详解
关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核心理念
录音芯片一般都应用在哪些领域中呢
几种优化EM的有效措施
LG电子的全球衰退正在加剧,OLED屏幕以及电池业务能否解救
PCB原理图设计中的七大注意事项说明
从物连网到物联网 打造智慧平安的绿色新城
小米6仍在抢骁龙835首发 21万跑分力压iPhone7P居榜首
中国半导体产业并购受阻,淘汰赛制严苛,人才成最大缺口
98云媒系统APP开发
先进封装技术引领芯片制造新趋势
关于Python 60道硬核面试题 你知道多少
利用电子显微镜重建了果蝇的一系列神经元
各种电动机的绕线方法 电机绕线原理是什么?
PCIe 5.0:加速云中的数据移动
英特尔“AI赋能”大学计划落地首站,推动产教融合与AI人才培养
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站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
普源示波器MSO/DS4054、MSO/DS4032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