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 GPON:瞄准商用 逐渐完善

10g gpon:瞄准商用 逐渐完善
作者:杨庆广 冯健
任何技术都要持续发展,pon(无源光网络)技术也不例外。相对于目前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应用场景,10g gpon技术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和10g epon相比,10g gpon在某些领域制订的标准更为细致,如在移动基站回程、大分光比的ftth(光纤到户)、企业客户应用等。这些业务将推动运营商将更多复杂的应用、更重要的客户迁移到10g gpon接入网中。这样也将加速光纤接入对铜线接入的升级和替代。
光模块与10gepon相似
在向下一代pon技术演进过程中,10ggpon和10gepon的光模块在技术实现上大同小异,下行通道10g连续工作方式及器件要求基本是相同的。这就让10ggpon在产业链前端研发上可以和10gepon基本同步。“10ggpon下行连续通道光收发电路芯片已趋于成熟。目前,各主要电路芯片厂商已针对10ggpon上行突发通道的光收发电路芯片进行投入和开发。预计2010年下半年会推出10ggpon的光收发芯片集成电路解决方案。”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大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各大厂商都在开发epon/gpon融合的解决方案。就光芯片和光模块而言,两者的解决方案区别不大。在10gepon和10ggpon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多家光电芯片厂商都积极参与。三菱、sumitomo、nec、富士通等都陆续推出了相应的适合于10gpon应用的光器件。
有了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大力支持,10ggpon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制定并不实质落后
gpon和epon是一对竞争对手,在10g时代,10ggpon也必然会和10gepon产生竞争关系。现在10gepon标准在2009年9月已经制定完毕,而10ggpon标准还未完成,所以有人就提出10gepon标准化领先,将获得商用先发优势。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相对片面的。
上海贝尔产品及方案市场经理孙曦光对记者表示:“标准都是由很多内容组成的,大家所理解的10ggpon比10gepon标准化速度慢是有些片面的。目前10gepon公布的标准主要在物理层,其他相关的多业务架构的标准尚未定义,但是 10ggpon已经有可以参考的标准。我们理解两大10gpon标准都在快速发展中,会互相借鉴有关成果,最终两者的商业进程将相差不大。”
记者了解到,fsan(全业务接入网论坛)组织是gpon标准的制定者,主要由主流运营商、重要的设备商和器件供应商参与组成,其中运营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gpon的成熟,fsan现在已将精力转移到下一代pon技术的研究上,预计在2010年6月技术规范就能完成。相比 10gepon,时间差距为9个月,考虑到近几年gpon和epon提供的带宽已足够,10ggpon标准推出的时间点并不晚,可以满足运营商gpon网络升级的需求,不会拖累10ggpon商用进程。
市场需求决定商用进程
标准制定仅是一项技术商用化前的必备条件之一,真正决定技术商用化进程的还是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发展程度。
爱立信(中国)宽带接入产品线经理谢亚辉对记者说:“一种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包括多个阶段,比如技术标准化、芯片asic(专用集成电路)化、原型机测试、产品互通及试商用、正式商用部署等,而技术标准化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影响一种技术商用进程的主要因素并非其标准化进程,而是包括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产业链的完善程度等在内的多个要素。”
就市场应用而言,epon和gpon的部署有地域性特点。目前所呈现的趋势是,在亚太地区多是epon方案,而欧美电信运营商多采用gpon方案。不过北美有线电视运营商,他们看重的是网络的带宽和视频传输的质量,所以可能会趋向于低成本的epon方案。“在10gpon的应用上,可以预见到商用部署趋势也会和epon、gpon类似。”李大伟表示。
gpon向10g gpon演进过程
fsan于2006年开始开展下一代pon(ngpon即10ggpon)的研究。包括下行10g和上行2.5g的非对称ng-pon1,上下行对称10g的ng-pon2。
步骤一:目前,fsan已经完成了ng-pon1的白皮书,并从2009年开始了ng-pon1的标准化工作,预计2010年完成对应的itu-tg.987标准。
步骤二:fsan计划2010年发布ng-pon2白皮书,ng-pon2将会基于高速wdm(波分复用)pon,还有一些新调制方式。
强调全业务支持
爱立信(中国)宽带接入产品线经理 谢亚辉
● 10ggpon适用更高密度、更高分光比场景
● 10ggpon适应运营商全业务运营需求
现在gpon的2.5g下行、1.25g上行带宽可以满足现阶段运营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三重播放的要求,而10gpon技术可提供更高的接入带宽,可应用在更高密度、更高分光比的场景。尤其是10ggpon规定的上行带宽为2.5g,可以更好地支持上行高带宽的应用,比如高清视频监控、p2p(点对点网络)等,为运营商赢得未来的宽带市场竞争提供了新的竞争武器。
三网融合将推动多业务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多种内容和应用在宽带网络上的普及,而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高带宽应用无疑将会促进带宽需求的提升及宽带网络的持续演进和升级。
延续 gpon的优势, 10ggpon将继续关注运营商的全业务支持和管理要求,比如omci(一种控制协议)等规范的制定将更好地帮助运营商管理和维护宽带接入网络。此外10ggpon上行2.5g带宽也可以更好地支持运营商部署高上行带宽要求的应用,满足业务和网络持续发展的需求。
获产业链广泛支持
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李大伟
● 10gepon和10ggpon会长期并行存在
● 10gepon和10ggpon存在融合发展可能
把10gepon和10ggpon做比较就像比较梨子和橙子。
亚太地区电信运营商和北美有线电视运营商根据自身情况,喜欢低价实用的梨子,主要跟踪的是梨子的标准。
欧美电信运营商一直在推广高质量的橙子,而且在持续制定橙子的标准,让他们放弃橙子喜欢梨子是不现实的。所以10gepon和10ggpon会长期并行存在,并且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整个产业链上的相关厂家和运营商都在积极推动10gepon和10ggpon的应用和产业链的发展。从2007年初开始,我们就同世界上多家著名的芯片厂商进行合作,分别在2008年初和2008年下半年,先后完成了10gpon非对称光模块和对称光模块产品的研发和批量生产。目前我们的10gepon产品和10ggpon产品已经交付多家主要芯片厂家和系统设备厂商使用。
随着10gepon和10ggpon技术的成熟,业界将开始研究和开发具有更高传输能力、更强业务支持能力的下一代pon技术,希望到时epon和gpon能融合发展。
规模商用在2011年之后
上海贝尔产品及方案市场经理 孙曦光
● 10ggpon的多业务架构标准定义比较完善
● gpon向10ggpon升级的市场压力较小
如果对比10ggpon和10gepon,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是技术方面。
非对称10ggpon的上行带宽是2.5g,而非对称10gepon的上行带宽只有1.25g。10ggpon和gpon的上下行波长是完全独立的,但是10gepon和epon的上行波长有重复,这样建设10gepon时要完全更换局端的olt(光缆终端设备)设备,网络改造工作大、原来局端的投资不能保护。10ggpon的多业务架构标准定义将比较完善,适合运营商的规模应用,10gepon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运营商将自己定义企业标准。
第二是市场方面。
从epon(1g下行)向10gepon升级的市场压力巨大,但是gpon(2.5g下行)向10ggpon升级的市场压力较小,不过二者规模商用时间大体上在2011年以后。
目前从事10ggpon研究的运营商、芯片企业和通信企业比较多,实力比较强,这说明其产业链生命力较强。运营商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向10gpon的升级路径。
具备更精细带宽管理能力
broadlight中国区经理 张文标
● 下一代pon是对现有pon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 运营商对下一代pon需求的迫切性还需观察
与10gepon相比,原来gpon具有的优势xg-pon(10ggpon另一种说法)依然拥有,如更精细的带宽管理、更好的qos(质量保障)、更好的对多业务支持的能力。
xg-pon的标准是从gpon的标准演进而来,所以二者在网络中可以融合共存。
尽管epon在国内商用较早,但现在gpon和epon在成本和产业链成熟度上已经没有很大的差异,gpon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在向下一代pon演进过程中,epon起步较早,但并不代表xg-pon就为时已晚。首先,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组)定义的xg-pon标准比较完善,一旦完成,运营商无需改动就可以使用。10gepon在这方面则相对较弱。
其次,下一代pon是对现有pon技术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现有的pon技术已经能满足现在绝大多数的应用场景,所以运营商对下一代pon需求的迫切性还需观察。
我们会在2010年底推出xg-pon1端到端的原型产品,在2011年推出完整的xg-pon1的解决方案。

基于PLC的发电机故障录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新专利、iPhone8功能:iphone8将搭载无线wifi充电模式,永不断电
研华A-Connect主题研讨会开播在即,模块化电脑创新标准COM-HPC引领效能变革
FPC线路板在智能手机上有什么应用
2022年我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877.5亿元
10G GPON:瞄准商用 逐渐完善
分析师:11月iPhone手机中国出货量下降,其原因是没有5G
在仿真环境下实现TMS320C6000系列DSP的程序自引导
自动驾驶中的多感知源/单感知源提升方案
Edge浏览器的“效率模式”被认为影响Copilot性能
三星和LG同意通过对话解决OLED专利纠纷
怎么写出效率高、思路清晰的C语言程序?
主板维修资料
浅谈新四化(M.A.D.E)对汽车电子的影响
AR增强现实技术使房产展示更生动、个性化,或将颠覆房地产行业
三星S8国行上市时间?三星S8国行售价多少?
医疗电子无线化,蓝牙成为新助力
ADAM AUDIO发布T系列专业录音监听音箱
Xilinx FPGA的FMC接口
如何保证断路器电流过零点分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