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段对验证的介绍:
如果验证计划做得足够好,那为什么还总会出现质量问题和项目延期?说白了,验证工作需要做到以终为始。一个好的验证计划应该具备详细描述的可量化目标,同时做到资源的优化使用和对实际情况的预估。
这段话给人一种最近刚写出来的错觉,但实际上却引用自 2005 年 cadence 刊登在 eetimes 上的一篇文章。正如 alphonse karr 在 les guêpes 期间所说,“万变不离其宗”。
话虽如此,但验证领域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2005 年时还没有可移植激励标准(pss,portable stimulus standard),形式化验证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想做硬件仿真,设计初启就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要是想用 fpga 原型设计,首先得买些 fpga。那时候的 rtl 仿真和现在一样,承担着验证的主力工作。实际上,验证工程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手动启动仿真,随之分析结果。但彼时已经出现了更好的方法,即 cadence 2005 年收购 verisity 后发布的初版 vmanager,虽然那时还仅支持单一用户。
从 2005 年,或者更准确的说,从 1985 年开始,一个确实发生的变化就是设计规模的持续增加。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清晨,nvidia ceo jensen huang 在自家厨房发布了容纳 540 亿个晶体管的最新款 ai 芯片。更大的芯片不仅意味着验证引擎需要不断提升处理更大设计的能力,也意味着统筹整个验证流程的工具也必须水涨船高。cadence vmanager 验证管理平台已经从最初单用户演进到如今对跨国企业所有用户的支持。
多引擎部署
可以用物流公司来做个比喻。一家物流公司需要货车和飞机,运输工具的性能固然重要,但其部署和调运方式同样关键。飞机并不会一定比货车好 ,两者用途不同且优势互补。同样的道理,形式化验证并不一定比仿真或者模拟更好,它们也是互为补充的关系。vmanager 平台决定了这些引擎的部署方式,是验证流程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对引擎的驱动方式和引擎本身同样重要,是第四引擎。
验证引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再赘言。
vmanager
如之前所说,vmanager 平台最初是为单一地点,单一团队提供支持而开发。现在的公司运行方式已和当初大不相同。多个处于不同设计阶段的项目同时运行,设计团队分布在全球各地,很多验证都在大型服务器阵列或云端完成。从单一用户至今的 15 年中,vmanager 平台经历了多次变革,本篇不做详述,直接来了解一下当前的 vmanager。
今天,vmanager 平台的高可用性版本已经被企业用于多项目并行管理,如上图所示。
同时 vmanager 支持不同地区工作团队常见的服务器或网络故障等分布式问题的处理,确保关键数据的同步性,并保持足够的本地化来维持高性能,且进一步扩展至云端任务管理。vmanager 的这些特性让其真正成为了企业级解决方案。
与启动 xcelium 仿真相比,任务执行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回归准备
请求服务器场资源
启动主机
数据加载
执行任务
数据存储
生成报告
故障分类
设计 / 修复测试
vmanager 平台将上述工作全部自动化。列出的内容背后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在请求服务器阵列资源中,任务排队等候可用资源通常会占用超过 1 / 3 的验证时间。更糟的是,运行时间最长的任务也有最久的延迟(因为它们需要用占用更多资源,属于供应短缺对象)。成本和运行时间也与服务器不同配置相关,导致验证任务在复杂验证环境下的分配优化也比以往更加繁琐。
验证效率
vmanager 平台是验证计划的核心。原因就如本文开头的引言:“一个好的开发计划应该具备详细描述的可量化目标。”回到 2005 年,vmanager 平台还只是一个单用户工具,但也已经比其他产品要领先很多,因为那些表格和脚本可能都称不上是一款产品。今天,随着企业级版本的应用,验证计划可以跨区域,跨计算和技术平台运行,且拥有高可用性。
vmanager 平台的第二个企业级特性是将验证与 doors(来自ibm),reqtify(来自 dassault)或 jama 等需求管理系统连接,这对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非常重要。而对大型项目来说,这项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全系统的需求捕捉和追溯。vmanager 平台通过这些连接,将特定功能的验证与需求绑定并反馈。
总结
随着 soc 设计更加复杂,功能更多,soc 的验证越发具有挑战性。雪上加霜的是,如今产品上市时间从以前的数年计缩短到数月计,对测试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大规模 soc 验证的挑战,一个功能全面、集中化、可扩展且足够灵活的解决方案不可或缺。这个解决方案就是vmanager 平台。
这也是许多头部半导体企业选择 vmanager 平台作为其验证规划解决方案的主要原因。
液位传感器在液位测量中的优势及与液位开关的区别
升降式全面屏 这些5G手机值得入手
全国产4核Cortex-A7@1.2GHz工业核心板,显示接口数不胜数
电源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关键部件
差压变送器的现场校准方法
了解一下当前的验证计划核心vManage平台
四川金顶拟4.68亿元收购海盈科技36.56%股权,布局切入新能源领域
诺基亚9概念美图:6.2寸双曲面+骁龙845,颜值爆表像极三星S8
铅酸蓄电池和UPS锂电池充电方式一样吗?
拆开13寸新MacBook Pro,我发现了苹果的“小阴谋”
自制直接探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总体结构和技术参数介绍
微机消谐摇表测试过程简述
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什么
使用恩智浦A70CM IC设计安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M8航空插座防水连接线
产生高质量芯片:热设计注意事项须知
电子技术名词中英文对照
存储协议的演进:SCSI到SAS
美国的程序员真的不加班吗
由拓扑绝缘体边界构成的“环形谐振器”及“波导-环形谐振器”耦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