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射频前端发展趋势分析

11月20日报道 伴随全球5g商用进程的全面开启,射频前端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近日举行的“2020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 world学术会议”上,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书迁进行了题为《5g赋能,中国射频前端产业发展与对策 》的演讲,对全球5g射频前端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中国射频前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分享了观点和看法。
张书迁表示,5g给射频前端产业带来发展空间,也带来诸多挑战,国内企业要积极抓住5g的机遇,避免浮躁心态,潜心研发加快迭代,向高端领域挺进。同时希望国内大型手机厂商应该加强培养国内芯片厂家,共同推动中国射频前端产业的做大做强。
射频前端国产厂商崭露头角中高端仍存差距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2g跟跑、3g突破、4g并跑后,终于在5g时代实现领跑,这是一段艰难的追赶和反超之路。
5g因其高速率、低延时和广连接的特点,以及其在万物互联时代诸多应用场景发挥的作用,被视为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目前,5g在全球商用进程已经全面开启。截至2020年7月底,全球有392家运营商正在以测试、试验、试点、计划和实际部署的形式投资,有38个国家/地区的92个运营商已经推出商用5g服务。
去年我国5g发牌,正式开启商用进程,截至9月底,基站部署数量已经达到60万,5g手机销售已超1亿部,这是此前在任何一个通讯代际开启的初年,都未曾达到的成绩,充分体现出5g在我国的发展热度。预计到2021年,5g手机销售1.7亿部,4g手机销售超15亿部。
射频前端作为所有通信设备核心,包括射频功放、滤波器(双工器)、射频开关、射频低噪放、天线调谐、包络跟踪等,决定了通信质量、信号功率、信号带宽、网络连接速度等。
张书迁表示,在联网设备大规模增长趋势下,射频前端是成长最快、最确定的方向。根据yole给出的预测,sub-6g频段的5g手机和支持mmwave的5g手机出货量,到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均超过60%。
射频前端属于巨头独占的市场,美日寡头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并占据了绝大部分高利润市场。
目前全球前四大射频前端厂商都是美系厂商:skyworks、qorvo、qualcomm、broadcomm。四大厂商均有功放和滤波器产品:其中滤波器均为idm模式,skyworks、qorvo的功放是idm模式,且四大厂商均有高集成度射频前端模组设计能力。
张书迁指出,从全球射频前端生态链企业看,我国企业在基带芯片方面与国际水平相近,在手机终端略有优势,在封装测试占有一席之地。在射频器件和模块方面,中国厂商虽然已崭露头角,但在中高端产品上还是存在差距。国内大部分公司的产品集中于中低端的分立器件,而5g射频前端中的高性能滤波器、高集成度射频前端模组等产品,还需要国外厂商提供。
高集成度成挑战 毫米波国内仍处空白状态
据张书迁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功能更加丰富,也给射频前端技术带来了更多挑战。全面屏、指纹识别、模块化摄像头的增加,以及5g因功耗较大而需要配备大电池,这样留给射频前端的面积更小,加之5g手机需要的射频前端器件越来越多,因此高集成度是5g射频前端的必然选择。
具体而言,sub-6ghz射频前端关键技术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高集成度:5g手机需要往下兼容2g/3g/4g,射频前端占用面积较大,为了节省空间,中低频段5g射频前端主要以pamid/l-pamid(pa+滤波器+switch+lna)形式存在。
hpue功放的功率合成技术,可以提高线性功率:中低频段5g射频前端的工作频率都在2.5ghz以上,空间信号衰减较大,需要输出的线性功率相对较大。
超宽带宽线性化技术:5g的工作频段带宽一般都在100mhz以上,对pa的宽带线性化要求较高,跟4g射频前端设计方法有一定差别。
封装:采用gaas功放的倒装方案,提高性能,降低功耗。
而在毫米波射频前端方面,张书迁表示,由于毫米波频段信号空间衰减严重,为了提高信号强度需要大规模天线阵列达到波束赋形的目的,多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采用多天线阵列,天线的小型化要求也非常高,高集成度带来非常高的设计复杂度。手机板布线在毫米波频段会带来很大衰减,而且由于波长较短,布线带来的寄生效应会变得很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毫米波天线需要以模组形式存在。模组中包括毫米波天线阵列、射频前端芯片、毫米波上下变频芯片、波束赋形控制芯片等。
目前,国内手机芯片厂家只推出低频段(sub-6ghz)5g射频前端及分立的天线方案,毫米波射频前端及天线模块由于有超高的集成度需求,不但要集成天线和射频前端模块,还需要集成毫米波收发器及电源控制芯片,设计异常复杂,因而还处于空白状态。
张书迁表示,毫米波对于集成度的要求更高,毫米波射频前端需要系统级的设计技术,需要复合型的设计团队才能完成。毫米波相关材料要选用低损耗的介质材料,例如ltcc、新型复合毫米波材料等,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
避免浮躁潜心研发 做大做强国内射频产业
目前中国射频前端芯片领域聚集了不少玩家。如在pa等有源器件部分:包括昂瑞微、唯捷创芯、卓胜微、慧智微、飞骧、锐石创新等共20余家。在滤波器等无源器件等领域,有无锡好达、徳清华莹、苏州汉天下、信维、麦捷、开元等10余家厂商。
整体而言,国内射频前端厂家在2g/3g市场占有率很高,基本上达到95%占有率。这块领域属于国外厂商基本放弃的市场,利润率低,国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
4g射频前端方面,国内厂家30%占有率(出货量),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销售额占比仅有10%。国外厂商主要销售中高端产品如集成滤波器,双工器的pamid和divfem等高集成度产品。
在张书迁看来,中国射频前端的现状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低端领域同质化竞争严重,急需突破pamid和divfem的技术;二是国产芯片毛利率低,4g毛利率最低;三是国内滤波器尤其是高品质滤波器是短板;四是国外以idm为主,而国内以fabless为主,缺乏工艺和设计的联动,以及成本优势;五是中国5g射频前端刚刚起步,落后国外厂商;六是et(包络跟踪)还很欠缺;七是毫米波仅限于高校和研究所的前期预研;八是新型iii-v族工艺落后。
对此,张书迁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国内大型手机厂商应该加强培养国内厂家,尤其是在5g方面;二是企业要避免浮躁心态,潜心研发,不断突破滤波器、包络跟踪、毫米波等关键技术;三是确保创新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四是加大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五是抓住5g这一波市场行情,加速迭代发展。
成立于2012年的昂瑞微,是国内领先的射频前端芯片和射频soc芯片的设计厂商,目前累计芯片销售量超过40亿颗。据张书迁介绍,目前昂瑞微员工已超过200人,其中研发人员近150人,8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综合研发实力在国内居于前列。凭借在射频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显著优势,以及未来市场的广阔前景,昂瑞微目前已获得多家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入资。
据集微网了解,虽然今年部分时间受到疫情影响,但昂瑞微今年的营收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加之每年年底的旺季推动,今年预期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明年随着头部企业的需求拉动,出货以及营收将实现进一步的增长。


新一代国民手机,不来pick一下吗?
当前格局下,EDA产业该如何前行
小米6plus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plus最新消息:小米6plus来了,尴尬了!小米6还没有预约到手小米6 Plus就来了
Maxim面向运动控制和工业应用推出最新收发器,数据速率提高两倍、传输距离延长50%
实现低功耗FPGA电子系统优化技巧与方法
全球5G射频前端发展趋势分析
威马电动车发生自燃,宣布召回1282辆隐患车型
高输入电压隔离型反激式DC/DC 控制器LT3748H
云计算撑起足球盛宴 阿里云CDN智能调度技术解读
存储虚拟化有什么好处
进口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美国目光短浅 导致芯片专业人才向中国回流
MEMS麦克风红不让 未来三年跨足汽车市场
工业智能电子秤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分析
新年时节 小米也发布红米Note4X回馈用户
利用什么来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
TE Connectivity推出FullAXS Mini连接器
怎么让运行中的GRAPH程序暂停?
湖南移动在8月底将完成全省5G核心网的商用?
机器视觉中必须考虑的十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