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 管的半导体结构
mos 管作为半导体领域最基础的器件之一,无论是在ic 设计里,还是板级电路应用上,都十分广泛。
目前尤其在大功率半导体领域,各种结构的 mos 管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基础器件,往往集简单与复杂与一身,简单在于它的结构,复杂在于基于应用的深入考量。
因此,作为硬件开发者,想在电路设计上进阶,搞懂 mos 管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今天来聊聊。
一、 mos 管的半导体结构
作为半导体器件,它的来源还是最原始的材料,掺杂半导体形成的 p 和 n 型物质。
那么,在半导体工艺里,如何制造 mos 管的?
这就是一个 nmos 的结构简图,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三端元器件。具体的制造过程就像搭建积木一样,在一定的地基(衬底)上依据设计一步步“盖”起来。
mos 管的符号描述为:
二、 mos 管的工作机制
以增强型 mos 管为例,我们先简单来看下 mos 管的工作原理。
由上图结构我们可以看到 mos 管类似三极管,也是背靠背的两个pn结!三极管的原理是在偏置的情况下注入电流到很薄的基区通过电子-空穴复合来控制ce之间的导通,mos 管则利用电场来在栅极形成载流子沟道来沟通ds之间。
如上图,在开启电压不足时,n区和衬底p之间因为载流子的自然复合会形成一个中性的耗尽区。
给栅极提供正向电压后,p区的少子(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到栅极氧化硅下,最后会形成一个以电子为多子的区域,叫反型层,称为反型因为是在p型衬底区形成了一个n型沟道区。这样ds之间就导通了。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mos管开启模拟:
这是mos管电流id随vgs变化曲线,开启电压为1.65v。下图是mos管的ids和vgs与vds 之间的特性曲线图,类似三极管。
下面我们先从器件结构的角度看一下mos管的开启全过程。
1、vgs 对mos 管的开启作用
一定范围内 vgs》vth,vds
vgs 为常数时,vds 上升,id 近似线性上升,表现为一种电阻特性。
vds 为常数时,vgs 上升,id 近似线性上升,表现出一种压控电阻的特性。
即曲线左边
2、vds对mos管沟道的控制
当vgs》vth,vds
当vds》vgs-vth后,我们可以看到因为ds之间的电场开始导致右侧的沟道变窄,电阻变大。所以电流id增加开始变缓慢。当vds增大一定程度后,右沟道被完全夹断了!
此时ds之间的电压都分布在靠近d端的夹断耗尽区,夹断区的增大即沟道宽度w减小导致的电阻增大抵消了vds对id的正向作用,因此导致电流id几乎不再随vds增加而变化。此时的d端载流子是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扫过耗尽区达到s端!
这个区域为 mos 管的恒流区,也叫饱和区,放大区。
但是因为有沟道调制效应导致沟道长度 l 有变化,所以曲线稍微上翘一点。
重点备注:mos 管与三极管的工作区定义差别
三极管的饱和区:输出电流 ic 不随输入电流 ib 变化。
mos 管的饱和区:输出电流 id 不随输出电压 vds 变化。
3、击穿
vgs 过大会导致栅极很薄的氧化层被击穿损坏。
vds 过大会导致d和衬底之间的反向pn结雪崩击穿,大电流直接流入衬底。
三、 mos 管的开关过程分析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mos管的工作原理,剖析mos管由截止到开启的全过程,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电路结构模型,引入寄生参数,如下图。
详细开启过程为:
t0~t1阶段:栅极电流对cgs和cgd充电,vgs上升到开启电压vgs(th),此间,mos没有开启,无电流通过,即mos管的截止区。在这个阶段,显然vd电压大于vg,可以理解为电容 cgd 上正下负。
t1~t2 阶段:vgs达到vth后,mos管开始逐渐开启至满载电流值io,出现电流ids,ids与vgs呈线性关系,这个阶段是mos管的可变电阻区,或者叫线性区。
t2~t3阶段:在mos完全开启达到电流io后,栅极电流被完全转移到ids中,导致vgs保持不变,出现米勒平台。在米勒平台区域,处于mos管的饱和区,或者叫放大区。
在这一区域内,因为米勒效应,等效输入电容变为(1+k)cgd。
米勒效应如何产生的:
在放大区的 mos管,米勒电容跨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为负反馈作用。具体反馈过程为:vgs 增大》mos开启后vds开始下降》因为米勒电容反馈导致vgs 也会通过cgd放电下降。这个时候,因为有外部栅极驱动电流,所以才会保持了vgs 不变,而vds还在下降。
t3~t4阶段:渡过米勒平台后,即cgd反向充电达到vgs,vgs继续升高至最终电压,这个电压值决定的是mos管的开启阻抗ron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仿真看下具体过程: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米勒平台是有害的,造成开启延时,不能快速进入可变电阻区,导致损耗严重,但是这个效应又是无法避免的。
目前减小 mos 管米勒效应的几种措施:
a:提高驱动电压或者减小驱动电阻,目的是增大驱动电流,快速充电。但是可能因为寄生电感带来震荡问题。
b: zvs 零电压开关技术是可以消除米勒效应的,即在 vds 为 0 时开启沟道,在大功率应用时较多。
c: 栅极负电压驱动,增加设计成本。
d: 有源米勒钳位。即在栅极增加三极管,关断时拉低栅极电压。
四、mos 管的驱动应用
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 mos 管的工作机制,那么我们再来看 datasheet 这些参数就一目了然了。
极限值参数代表应用时的最高范围,功耗和散热是高功率应用时的重点。
功率应用中尤其考虑导通电阻、米勒电容等,高速应用中重点考虑寄生电容。
漏电流的参数一般影响的是大规模集成芯片的功耗。
反向恢复时间是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 mos 管由开启到截止的恢复时间,时间太长会极大影响速度和功耗。
体二极管:
在分立器件nmos管中,s端一般衬底,所以导致ds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
但是在集成电路内部,s端接低电位或者高电位,不一定接衬底,所以就不存在寄生二极管。
寄生二极管具有保护 mos 管的作用,导出瞬间反向的大电流。
mos 的驱动是应用设计的重点,接下来我们聊聊有哪些驱动方式和特点。
4.1 直接驱动
驱动芯片直接输出 pwm 波
特点:驱动环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因为寄生电感降低开关速度和导致振铃。另外,一般驱动器也难以提供很大的驱动电流。
4.2 推挽式驱动
pwm 驱动通过推挽结构来驱动栅极
特点:实现较小的驱动环路和更大的驱动电流,栅极电压被钳位在 vb+vbe 和 gnd 与vbe 之间。
4.3 栅极驱动加速电路
并联二极管可以分流,但是随着电压降低,二极管逐渐失去作用。
4.4 pnp关断电路
特点:pnp 在关断时形成短路放电,但是无法完全为 0,二极管 don 可以钳位防止三极管击穿。
五、小结
以上大概详细介绍了mos管这一半导体基础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体到工作中还需要的是实际测试和实验,特别是不断在一些应用中,尤其是应用问题中加深理解。这样或许才能真正的把相关基础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能力中,游刃有余的解决技术问题。搞技术嘛,和做人一样,从小处做,往高处看。
参考:
power mosfet avalanche guideline----sungmoyoung, application engineer
analysis of dv/dt induced spurious turn-onof mosfet
prediction of mos switching-off loss basedon parameters of datasheet
power mos fet application not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guide for highspeedmosfet gate drive circuits
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应用领域介绍
VS Code会长存吗
如何测量模数转换器中的电源抑制
商用机器人开启高端智慧生活
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截至到2019年9月30日的营运交易情况分析
深度详解MOS管的半导体结构与驱动应用
为啥手机厂商都要争OLED屏?连iPhone8也要抢!
LG将发布一款新的旗舰机型V60 ThinQ主打双屏体验
嵌入式开发模块指南:通用接收状态机模块
2019年新款iPad Pro真机图曝光,将强化与AR技术功能
NVIDIA收购Arm,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AI计算公司
LED照明中频闪的产生及如何减少
机器视觉接口的两种形式和类型介绍
2022电视盒子哪款好?好口碑网络电视盒子排行榜
变频器过电流跳闸的特性
准谐振和零电流开关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及优势分析
沁恒股份16段数码管驱动及键盘控制芯片CH454概述
星环科技入选“上海2019年度大数据服务供应商推荐目录”
Silicon Labs发布满足高速收发器需求的新一代高性能振荡器Si54x
复盘腾讯与阿里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