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ADC的无缓冲式架构选择

如今,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种类和供应商众多,要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可能并非易事。当您缩小搜索范围后,最终的抉择往往是选取缓冲型还是无缓冲型(开关电容)转换器。尺寸和功耗受限的应用通常倾向于无缓冲型。无论做何选择,都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文章,提醒您注意模拟输入接口问题,特别是在较高的中频频率下。
在信号链中使用adc的根本目的,是在设计中以及最终在系统层次上实现最佳的动态范围、噪声特性(信噪比或snr)和线性度(无杂散动态范围或sfdr)。本文首先将阐述缓冲型与无缓冲型adc的区别(优缺点),然后讨论原始无缓冲adc内部采样网络的反冲(一般称为“电荷注入”),以及如何驱动无缓冲型adc。最后,本文将说明构建适当抗混叠滤波器(aaf)所需的特殊模拟输入接口设计要求,并给出一个范例。
我是否需要使用无缓冲型adc?
缓冲型与无缓冲型adc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缓冲型的优点比较直观,缓冲器将模拟接口电路与内部开关电容采样工作隔离开来,这就为adc驱动器提供一个受控的输入阻抗,瞬态效应(一般称为“反冲”)大大减弱。反冲或电荷注入是指当adc的内部采样开关断开和闭合时,残余电荷被送回到输入信号中。
缓冲器带来的这些好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模拟接口设计,并且支持更高的输入带宽。然而,缓冲器的缺点也是存在的,尽管不太明显。缓冲器通常需要较高的电源电压,这会带来额外的电源设计问题。adc的噪声和线性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电源方面,整体adc设计大受影响。
在系统层次上,多数高速adc的输入采用放大器驱动。因此,在常见的信号链应用中,缓冲器的电源有点多余。如果模拟接口电路和放大器设置为直接驱动采样网络,而不使用缓冲器,则整个系统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问题是如何处理提供给驱动器电路的原始采样电容的电荷(反冲)。
去掉缓冲器是多数系统设计师倾向做出的妥协,因为可以额外节省功耗,但这样一来,设计师必须面对一个棘手的任务——在转换器与放大器之间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模拟接口。不用怕,因为即使无缓冲型转换器的阻抗随着采样状态(跟踪模式与保持模式)和中频频率而变化,但该设计在最终应用中仍将有效。您只需在利用无缓冲型adc进行设计时,认真遵守一些注意事项。
了解抗混叠问题
adc是信号链中的一项值得注意的模拟功能。无论所选adc是缓冲型还是无缓冲型,驱动放大器与转换器之间都需要一个适当的aaf设计,用以降低宽带噪声和杂散。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块(如混频器和放大器等),adc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特性,其中之一是混叠。
混叠是指所有频率成分“折叠”到基带或第一奈奎斯特区。如果在所需信号带宽(目标奈奎斯特区)外有不需要的杂散和噪声,混叠就会造成问题。为此,一般会在adc输入端之前使用一个抗混叠滤波器。驱动放大器、抗混叠滤波器和adc内部的采样网络构成一个紧密交织的系统,可以对其进行优化以有效满足大多数应用的要求,您只需要知道一些诀窍就能成功。
第一步是确定抗混叠滤波器的要求,包括阻带抑制曲线和通带纹波要求。这些要求一般由带外成分决定,必须防止带外成分混叠到目标频段内。目标是确定可以实现并且仍能满足要求的最小滤波器阶数,使元件数量最少,整体系统复杂度最低。为便于讨论,假设使用无源lc滤波器。
一旦确定滤波器后,下一步便是设置模拟接口的阻抗。较低的阻抗对adc有利,因为它给采样网络带来的驱动阻抗较低,但不利于驱动放大器。这一点在设计中很关键。多数驱动放大器设置为驱动大约75 ω的阻抗(单端),这是aaf设计的一个良好开端。
无论何种阶数或类型,lc滤波器在adc输入端应有一个并联电容,此电容对滤波器与adc的接口至关重要。该并联电容充当第一缓冲器,缓冲来自无缓冲型adc的反冲电荷。电容越大,则对电荷反冲的抑制越好,adc驱动性能也就越高。记住,可以在aaf中调整阻抗,以优化adc性能和/或放大器性能。
影响lc滤波器驱动无缓冲开关电容高速adc的另一个因素是滤波器的输出阻抗q。滤波器驱动adc的采样网络,所以,该输出阻抗是adc驱动阻抗的一部分。如果滤波器驱动网络的q太高,则adc内部采样网络的电荷反冲会在模拟输入端引起响铃振荡。这种振荡如果没有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消失,就会造成额外的失真。
多数adc模拟接口设计实际上是集总元件网络,而不是匹配系统。这种“中频片”成为“匹配”与集总元件分析——转换器的“可用”带宽、并联电容要求、去q、波长和走线长度限制——之间的过渡。了解这些变量后,我们将有多种不同的aaf权衡和设计方法可以考虑。
aaf设计示例
大多数模拟接口可以利用驱动放大器之后的lc抗混叠滤波器来设计。输入频率使得系统可以作为集总元件电路进行分析,而不涉及到阻抗匹配问题。只要信号路径距离小于模拟输入波长的1/10,集总元件模型就是充分有效的。即使信号路径距离较长,通常也不要求阻抗匹配。然而,较长的信号路径距离会带来其他问题。
板走线路径会将寄生电感和电容引入lc滤波器。这可以通过滤波器设计来处理,即改变滤波器元件值,以补偿印刷电路板(pcb)的寄生效应。关键问题是要让抗混叠滤波器的最终并联电容尽可能靠近adc输入端,从而使采样网络中的电感最小,以免因为模拟接口的时钟性质而引起响铃振荡。
为了说明这一点,考虑一个简单的二阶lc aaf设计,它包括一个串联电感、并联电容和端接电阻,因而该滤波器部分的传递函数如下:
其通用二阶形式为:
如果让这两个传递函数的系数相等,可以得到:
并且:
对于大多数应用,带宽和滤波器类型是固定的设计参数(本例为巴特沃兹型)。单凭这两个参数并不能确定滤波器设计,最终的决定参数是阻抗水平,即滤波器的阻抗可以调整,以便有利于adc驱动或放大器负载。
假设带宽为200 mhz,滤波器类型为二阶巴特沃兹响应。放大器设计驱动150 ω负载,因此r = 150 ω、l = 155 nh、c = 4 pf。然而,如果4 pf并联电容不足以缓冲电荷反冲,则可以加大放大器的负载为代价,降低aaf阻抗,反之亦然。
从实际考虑,aaf设计还存在其他限制,如电路板物理布局布线等。例如,有时可能无法让放大器与adc靠得非常近,这样一来,电路板布线就成为aaf设计的一部分。走线路径会增加额外的串联电感和电容,从而影响滤波器的响应。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元件来处理,即降低电感值,让电路板走线来补偿实际的aaf电感值。这样,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在不违背制造规则的前提下,让并联电容尽可能靠近adc输入端,因为该电容要“缓冲”电荷反冲(参见下图)。
长走线的等效电路实际上会反映一些寄生电感。考虑上面的等效电路,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同的rlc模型。因此,这里的目标是尽量降低电路中的额外走线电感“l”,从而使可能发生的反冲响铃振荡最小,以免产生失真和/或不同的滤波器曲线。这只是一个例子,说明放大器、aaf和adc需要紧密配合才能使信号链有效工作。
结束语
高速adc无论采用缓冲式架构,还是采用无缓冲式架构,都有各自的理由。无缓冲型高速adc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模拟接口设计,但就功耗而言,它可以给整体系统效率带来很大的好处。无缓冲型adc设计要求将模拟接口设计与采样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包括放大器、aaf和adc的内部采样网络。对于大多数应用,只要认真考虑上述变量,就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inTEST 热流仪集成电路 IC 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
如何实现一种Op Amps电路设计呢?
MIPS科技将Android带进家庭应用
亟待突破瓶颈,手机厂商纷纷发力充电技术
石墨烯作“点金石”,解决电子垃圾回收率低的问题
高速ADC的无缓冲式架构选择
联发科与中国移动推出多款NB-IoT R14终端设备,能准确追踪和定位
目前无人机在市面上最常用最成熟的应用方向
纹波噪声的常见测量工具探头的应用介绍
承德科胜蟹黄酱灌装机|番茄酱灌装机|河北灌装机
DS28C36安全认证器的安全引导和安全下载
我国家电回收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需完善,才能让山寨家电彻底消亡
MCU在家电设计中的应用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六大国产CPU大比拼!
使用STM32简单控制TMC5160驱动步进电机
洲明LED显示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全方位为上和组织峰会保驾护航
无线电磁阀控制器:现代农业灌溉的骄阳
哈电集团研制出首台应用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主氦风机
华虹半导体推出12位SAR ADC IP助力超低功耗MCU平台
ldc1000传感器是什么_ldc1000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