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代酷睿桌面版来袭 i7 8700k增至6核心
现在的diy市场,光景早已经不如当年。过去几年amd持续的不给力,也让intel“挤牙膏“成了习惯,酷睿的代号从3到7,性能的提升却始终令玩家们不甚满意。然而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amd大爆发,横空出世的ryzen很给力,英特尔的风头一下子给抢走了不少。坐不住的intel终于急了,开了个先河:2017年成了首次发布两代处理器的年份(今年初才推出的第七代kaby lake酷睿系列),于8月22日在北京发布了全新的第八代酷睿系列处理器,官方称其性能比上一代酷睿提升了40%,比5年前的老旧电脑性能提升了2倍。第八代酷睿采用了混合升级的模式,由kaby lake-refresh、coffee lake、cono lake三种架构、14nm和10nm两种制程共同组成。然而当时首先公布的是笔记本平台的低压版(u-series)处理器,依然为kaby lake-refresh架构,真正采用coffee lake的桌面版却没有公布。
intel酷睿i7 8700k评测
好在英特尔没有让我们久等,国庆节前夕,宣布将于10月5日正式发售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桌面版。新款桌面端8代处理器专为游戏玩家、设计相关从业者和硬件发烧友设计,型号涵盖入门的core i3到高端的core i7。
core i7-8700k相比第七代的酷睿i7 7700k,核心数目增加了50%,从4核8线程变成了6核12线程,结合intel在架构性能上的一贯优势来看,core i7-8700k的多核性能令人期待。
intel i7 8700k
i7 8700k基础频率3.7ghz,睿频加速频率4.3ghz,单核加速频率可至4.7ghz,l3缓存也从之前的8mb提升到了12mb,内存频率提升到了ddr4-2666mhz,核芯显卡为24个eu单元,命名为uhd grahics 630,tdp功耗95w。
第八代酷睿采用lga1511接口 但与前代主板不兼容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依旧为lga1151接口,从背面来看看针脚也和上代u差不多,但是却与上代的z270芯片组主板不兼容,只能使用z370主板及未来的300系芯片组主板。官方解释为新处理器的6核架构,在供电、超频、内存上都有改变,主板的供电以及超频设计都需要重新设计,因此必须搭配300系列芯片组。
本次测试平台基本配置一览
在本次测试中,为了尽量发挥出i7 8700k的全部实力,我们也尽可能的选择了最高的测试平台。我们使用随i7 8700k公布的新主板平台——来自华擎的z370 taichi主板,辅以 nvidia gtx 1080ti显卡,256 gb m.2固态硬盘。操作系统方面采用windows 10 pro 64位版,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使用硬件厂商官方公版驱动程序。
·首批z370主板 华擎z370 taichi
华擎z370 taichi主板支持八代酷睿所需的lga1511 新标准插槽。既然是taichi系列,那么“太极“元素自然是有的。cpu散热模块的左边部分上也加上了齿轮的元素,黑色的主色调依然令整块主板看上去非常的低调。
供电方面,z370 taichi主板采用12相供电,保证了可靠的超频能力。扩展性方面,提供了3个m.2的ssd插槽,8个sata接口,四条ddr4的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模式。
主板下半部分布置了m.2 ssd插槽,避开了主显卡区域,保证m.2有良好的散热环境。3个pci express 3.0 x16的插槽,支持amd显卡的双路、3路、4路交火和nvidia显卡的双路sli和四路sli,两个pci express 3.0 x1的插槽。
值得一说的是,z370集成了wifi模块,两根天线接收铜柱很少显眼,intel千兆双网口,一个ps/2鼠标/键盘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dp接口。usb接口方面,有4个usb 3.1接口,2个usb 3.1 gen2 (10 gb/s) type-a和type-c各一个。
主板上有xmp工具的开关,设计在内存插槽的旁边,对于xmp内存而言,打开xmp按钮,处理器会自动超频,提升性能,方便玩家折腾。
主板的左下角是五个音频电容,由realtek alc1220音频编解码器支持的7.1高清音频输出,支持dts音频转换, 搭载120db snr dac,在音质方面相对普通主板更为出色。
华擎z370 taichi
taichi系列作为华擎主板的高端产品,在做工和用料上还是十分不错的,扎实的做工、优秀的用料,独特的外观设计,令这款产品成为了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首选z370主板之一。
·酷睿i7 8700k 基准运算能力测试
基准性能方面,我们将使用几款软件来进行衡量。首先我们通过cpu-z来进行详细的参数查看,然后利用自带的测试进行简单的横向评估。
intel i7 8700k与intel i7 7700k cpu-z性能对比
如果以i7 7700k为基准的话,i7 8700k的单核心性能有着3%的小幅增加,多核心性能有着43.8%的大幅提升,这显然与多增加的两颗核心直接相关。
intel i7 8700k与ryzen 1700x、1800x性能对比
如果与amd的ryzen系列相比,单核性能依然要比ryzen 1700x1800x强了不少,但是多核心性能方面,由于ryzen的两款都为8核心16线程设计,就不占什么便宜了。
intel i7 8700k winrar性能测试
winrar是一款常用的文件压缩、解压工具,其内置的基准性能测试与平台的cpu、内存和硬盘都有关系,处理器是影响压缩文件速率的直接因素。因此我们也可以用这一软件来表现处理器的性能。在winrar 5.30 x64版本的基准性能测试中,默认频率下,处理速度为17075kb/s。
super pi是一款平台计算性能测试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圆周率后一定位数需要的时间来评价平台的计算性能,也非常适合用来测试cpu的稳定性。
intel i7 8700k super pi测试
在该项测试中,我们选择1m,也就是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万位数字来进行测试,在默认的3.3ghz主频下,完成时间为8.016s(以数据输出完成时间为准)。
作为对比,i7-4790k的成绩为8.5s,i7-6700k的成绩为8.7s,而i7-7700k的成绩为8.1s,i9 7900x的成绩为8.411s(参考值)。i7 8700k相比上一代的i7 7700k,有着0.1s的提升。
intel i7 8700k fritz chess benchmark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一款国际象棋测试软件,软件的基准参数是:在p3 1.0g的处理器下,其可以每秒运算480千步。目前国际象棋最多支持16线程,因此可以完全测试出i7 8700k的实力。实际测试结果为每秒24415千步。
作为对比,i7-4790k的成绩为16086千步,i7-6700k的成绩为16195千步,而i7-7700k的成绩为17718千步,i9 7900x的成绩为26297千步。i7 8700k相比上一代的i7 7700k性能提升幅度明显,约为37.8%。
intel i7 8700k cinebench r15测试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我们使用cinebench r15版本来测试处理器性能,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个核心来说,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该项测试中,i7 8700k的单核心分数高达198cb,多核心为1337cb,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尤其是单核心性能直逼200。
作为对比,i7-4790k的多核成绩为858cb,i7-6700k的多核成绩为886cb,而i7-7700k的多核成绩为968cb,i9 7900x的多核成绩为2164cb。i7 8700k的多核心性能相比上一代的i7 7700k有明显提升,约为38.1%。
·酷睿i7 8700k 综合性能测试
综合性能测试部分,为了让大家对这套平台有个大概的认识,我们首先在系统默认配置下,运行了鲁大师软件,在cpu默认主频下,这套平台的总体性能评分为53万+,处理器单项得分高达132865。
鲁大师综合性能测试
接下来我们选用3dmark软件进行测试,软件提供了基准测试和功能测试等多项功能。在基准测试中,我们选取了time spy、fire strike几fire srtike ultra三项来进行。
3dmark在其新版本中推出了全新的测试组件:time spy。充分融入了dx12的相关革新技术,严格考核处理器、显卡、内存等的整体性能。在默认主频下,time spy的得分为9300,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3dmark的fire strike测试部分,这套平台得分为21265,同样是性能爆棚的表现,多核心、高主频会帮助平台提升一些cpu项目的得分。但其实cpu得分对在该项测试中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是图形性能,gpu部分的权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这部分测试也是作为一个参考。
而在面向高端配置的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中(该选项为4k分辨率下的图形渲染),这套平台依然取得了6776的分数,性能非常的强悍。
pcmark 8是新一代系统综合性能测试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测试数据量,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 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来评测硬件能力。
creative accelerated 测试
该环节中,这套平台在经典的creative accelerated测试中得分分别为9878,近万分的成绩,表明整机的综合性能十分出色,轻松应对日常使用中的各种场景。
·酷睿i7 8700k 游戏及视频测试
游戏方面,我们选用我们选用3a级的游戏大作《巫师3:狂猎》进行实际测试。《巫师3:狂猎》由cd projekt red制作的rpg游戏,游戏引擎为red自主研发的redengine 3,游戏环境比较复杂,植被、特效和纹理细节等方面的制作都相当出色,但同时也非常吃配置,如果显卡性能无法达到全高游戏画质的要求的话,游戏体验会非常糟糕。 我们将游戏分辨率设定为2k,其余特效全部为特高。
巫师3·狂猎游戏画面
巫师3·狂猎游戏画面
巫师3·狂猎游戏画面
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这套平台的性能完全是轻松应对,在最高画质下,绝大部分场景都能在60fps的帧率下完美运行,游戏体验非常的出色。
游戏过程系统资源占用情况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cpu部分的占用仅有13%,平均温度为50°c,这也不奇怪,毕竟游戏测试部分与显卡的关系更密切一点,但毫无疑问的是,i7 8700k的表现也是毫无挑剔的。
intel i7 8700k 4k视频播放测试
在4k视频播放性能方面,我们也简单做了个测试。我们播放一部高码率的4k视频,这个时候,i7 8700k也发挥出了它的实力,播放也毫无压力,多核心、高主频的优势尽显,cpu占用率在23%。
intel i7 8700k ps合成全景图片测试
我们又测试了日常图形处理软件的情况,使用photoshop cc 2017进行8张jpg照片(分辨率6000*4000)的全景合成,实测处理速度非常的快,仅用时42秒即可完成。
·酷睿i7 8700k处理器超频测试
超频一直是diy玩家们的必备功课,将一颗cpu超至厂商标称的频率之上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对于i7 8700k这颗带“k”的u来说,不超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i7 8700k的默认主频为3.7ghz,官方标称全核心睿频频率可达4.3ghz,三颗核心可达4.5ghz,单颗核心更是可达4.7ghz。
华擎主板bios内调节倍频
这套平台的超频还是非常方便的,直接在图形化的bios内调节cpu倍频即可。由于采用了水冷散热器,散热方面不必太过于担心,于是经过调节之后,我们将这款酷睿i7 8700k的全部核心超频到了4.7ghz,此时的cpu电压为1.34v。
此时,在winrar 5.30 x64版本的基准性能测试中,处理速度为18394kb/s,相比默认频率下的17075kb/s有着小幅度的提升,约为7.8%。
intel i7 8700k @4.7ghz super π测试
同样的,在4.7ghz的频率下,super π的测试中,计算1m的时长也有所缩短。
intel i7 8700k super π 超频测试对比
超频之后的super π 1m的成绩从8.016秒提升至了7.882秒,有了0.134s的提升,运算能力有了小幅提升。
intel i7 8700k @4.7ghz 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
intel i7 8700k fritz chess benchmark超频测试对比
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部分,超频之后性能也有明显提升。每秒运算的步数由24415千步提升到26664千步, 超频带来的性能提升还是非常可观的,约为9.2%。
intel i7 8700k @4.7ghz cinebench r15测试
intel i7 8700k cinebench r15超频测试对比
而在cinebench r15测试部分,i7 8700k超频之后性能同样提升明显,单核心为204cb,多核心为1553cb,相比超频之前,尤其是多核心性能方面,提升16%。
综合性能方面,超频之后,带来的整机性能提升也非常直观。在鲁大师的综合测评中,整机评分提高了2万分,处理器性能部分,由132865提高到了140235分,提高了7370分。
在3dmark的time spy测试中,4.7ghz下的得分有小幅提升,来到了9353分。
同样的,在fire strike测试中,超频之后的平台,也有了一定的性能提升,由22175来到了22774,考虑到测试误差,侧面也证明了该测试还是偏重于图形处理器的性能,与cpu的关系并不大。
这一点在fire strike ultra的测试中也得到了证明,超频之后由6776来到了6796,排除误差的话基本是没有区别的。虽然超频之后,在3dmark部分的测试变化并不大,但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有时候一点点的速度提升就可以决定游戏结果。
·平台温度测试及总结
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intel酷睿i7 8700k处理器的最高tdp为95w,与上一代i7 7700k的91w基本持平。本次的测试平台搭配了gtx 1080ti,使用了安钛克hcp1000w的电源,但其实这套平台600w的电源也是足够使用的。
aida64 稳定性测试
温度部分,由于本次测试采用了hd120水冷散热器,所以整体的温度表现令人满意。在室内温度为20℃的环境下,我们使用aida 64的稳定性测试拷机45分钟,六核心的i7 8700k在满载状态下单核最高温度在90℃以下,总体平均温度为79℃左右。搭配液体冷却散热器的温控表现还是非常的良好的。
酷睿i7 8700k性能提升明显
整套的测试下来,第八代英特尔酷睿i7 8700k的表现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与以往相比,intel这次确实很给力,综合各项测试,i7 8700k相对上一代的i7 7700k,整体性能提升幅度在30%以上,这当然是增加的两颗物理核心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与intel在制程和架构方面的优化是分不开的。从本次的测试结果来看,酷睿i7 8700k确实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同时在超频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值得追求性能的玩家拥有。
(左边i7 8700k、右i5 8400)
性能给力,那么唯一牵制玩家的自然就是价格了。但由于采用的新lga1511插槽,因此要用上这颗u的话,必须舍弃上代的板子,换用z370芯片组。目前已经上市又亲民的z370主板的数量还不是很多,要搭建平台的话,预算方面还是要考虑一下的。目前core i7-8700k国行价格为3399元,如果以amd ryzen 7 1800x的3999元的定价来看,intel的core i7-8700k还很有性价比,但要与2499元的ryzen 7 1700x和2199元的1700相比,性能与价格方面如何选择玩家们的取舍估计就是仁者见仁了。
最后,预告一下,intel第八代酷睿i5 8400也已经到达我站评测室,近期会为大家带来这款cpu的详细评测,如果觉得i7 8700k贵的话,一定要来看看i5 8400的表现,毕竟价格会便宜不少,并且这也是一颗6核心6线程规格的u,这已经超越了上一代i7处理器4核心4线程的规格!
PLC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一文读懂智能工厂安全生产AI监管系统方案
视频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了面向公安应用的人脸识别测评体系
可穿戴设备和医疗物联网如何助力应对疫情
ISSCC 2013:我国32nm龙芯3B流片成功
英特尔第八代桌面酷睿i78700K评测 超越了上一代i7处理器4核心4线程的规格
通过智能魔镜显示屏来让所有的信息实现一镜掌控
阿尔法:金融科技助力数字货币资管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你们干的过财务机器人吗
快讯: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声音的模仿会影响声纹识别吗
相约慕展丨矽力杰携车规级MCU及BMS AFE方案重磅亮相
rk3399和rk1808哪个好
如何为开关电源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感
LM555组成的宽动态脉宽调制器
组件好还是逆变器好?国产逆变器的崛起
uCOSii的移植过程详解
防水测试仪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东大金智科技40GBASE-SR4 150m FTL410QE3C特征英文版
AIOT 去“碎片化” 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