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也好,开源也好,近些年犹如翻涌的漩涡,狂热非常,争论不断。从去年高人气开源 npm 包“colors”与“faker”被作者恶意引进错误内容,再到近期的红帽修改公共版的rhel源代码的发布规则,都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有关开源软件的争论。 而一向被冠以“缓慢、保守”的debian,则好似滔浪中一座理智、稳定的岛屿一般,30年过去,我们以为不温不火,实则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离不开它的地步,甚至我们无法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用它。
debian很慢,适合摸鱼? debian确实是一个稳定优先的发布策略。它的更新速度很慢。别的发行版可能一年更新几个版本,而debian则几年更新一个版本。也难怪会出现“debian适合摸鱼”的言论。 反过来,作为debian的衍生版本,ubuntu的更新周期就快多了。更新快意味着肯定会引入新bug。 所以说,linux版本的选择,这这完全取决于开发场景: 有时候需要多个软件包的新版本,又不想麻烦自己编译或是用第三方包,只能等系统版本升级;但如果开发者需要的功能,用旧版本也能很好满足,那缓慢的更新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稳定”。 其实,坚如磐石的debian有三种变体:stable稳定版、testing测试版、unstable不稳定版(代号:sid)。 stable稳定版是当前版本,针对稳定且经过良好测试的软件需求。只有在包含主要的安全性或可用性修复程序时才会更新它; testing测试是最终将成为下一个主要版本的预览分支。这个分支中包含的包已经在不稳定中进行了一些测试,但它们可能还不适合发布。它包含比稳定更新但比不稳定更旧的软件包。 unstable不稳定,总是代号为sid(still in development),是主干。不检查整个分发的情况下接受包。该分支通常由参与项目并需要最新可用库的软件开发人员以及喜欢前沿软件的人员运行。 当您从稳定状态转到不稳定状态时,您会发现更新的、不太稳定的软件。debian的一个新的稳定分支大约每两年发布一次。它获得了大约 3 年的官方支持,主要安全或可用性修复的更新。
图源:知乎 人们选择debian,自然也是有其他原因的。对比一些其他版本的偏向高傲的社区氛围,debian成为了跟slack用户讨论技术问题的天堂之选。
没有debian,那会是另一个世界
在国内,debian似乎没有redhat、ubuntu、suse系等发行版人气更高,但如果没有debian,世界也许就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首先,如果没有debian,现在许多我们熟知的企业或软件都不会发展如此顺利。比如,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免费的linux发行版成就了现在的谷歌,而debian则无疑是最重要的免费发行版。即便谷歌也面向大众推出了自己的chromeos,但在内部,它其实是运行在谷歌内部发行版glinux rodete上运行,而该发行版也是基于debian。 再比如,ubuntu。ubuntu过去和现在都是debian的直接分支。它是unstable版本,经过集成、测试和重新打包。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2004年10月推出之前,ubuntu的网站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想好。其唯一的网站是no-name-yet.com,并谦虚地表示: “我们有一支由debian和其他自由和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优秀团队——在我们的正式名称最终确定之前,我们暂时称自己为‘战狼’。” 以至于外媒register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报道ubuntu,彼时第一个lts版本都出现了两个月。
其次,在非技术层面,debian是一个始终追求自由开放的发行版。它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开发的,而并非像许多其他 linux 发行版一样由企业支持。 一个自由开放的软件从来不会要求用户为此付出太多(不管是精力或金钱)。foss操作系统在更旧、更慢的计算机上也能更好地工作,这推动了数十亿买不起最新笔记本电脑的人的采用。一个不错的例子就是endless os,这个linux发行版可能是应用最广泛、实验最少的不可变桌面linux。它并不总依赖网络,它是基于debian构建的。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自由和开放源码软件操作系统,就不会有现在繁荣的“云”。这不是技术性的:它在付费操作系统实例上都能很好地工作,而且它们是其中的一部分。虚拟机部署和弹性控制让云变得强大,但如果每个实例的许可费为1000美元,相信没有人愿意承受得起自动缩放部署数千个实例的费用。 当然,技术层面上,debian 也是一个通用操作系统,支持几乎所有的 cpu 架构,在服务器领域非常流行。说到桌面环境,它提供了带有 cinnamon、gnome、kde plasma、xfce、lxde 和 mate 桌面的实时 iso 下载。 最后,没有人真正知道有多少linux用户;truelist估计ubuntu占有33.9%的市场份额,其次是debian,占16%。这是debian及其知名度更高的后代linux市场的一半。我们熟知的国产linux系统,常见的如麒麟linux,统信uos等,基本都是基于debian再开发的发行版。
debian为什么呼声越来越大? “
当服务器是宠物而不是牛的时候,我就开始使用debian了。”一位转向debian的技术人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言外之意,一个软件如果变成了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照管,而非帮助生产的工具的时候,开发者往往就会想起debian的好。 同时,除了debian不收费,人们更在乎的是不用跟踪许可证、找出升级路径或解码许可协议等这些繁琐又折磨人的体验。 此外,开发者对于企业维护linux版本天生就会抱有“不舒服”的感觉,当年ibm收购让许多人惊呼:此举扼杀了centos linux。 据truelist的调查,基于red hat的发行版只占市场的10%左右,其中约95%是免费的。debian及其后代的用户数量是rhel的50倍。即使考虑到centos和fedora,它的用户数量也只有debian的五分之一。 而许多大企业宣传争论的是相对较小的付费份额。与此同时,公共利益软件公司悄悄地为这家温和的巨头提供资金。真正重要的是免费的东西,而debian就是快速移动,打破一切漩涡中的那块最稳的岩石。
国内飙升人气要解决的问题
debian国内社区呼声明显不如国外。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可能就解决这三个问题。 首先,安装和配置难度全退了一大波新手。就连linux之父linus也在一次发布会上坦言,debian安装太麻烦了。 debian适合作为桌面的版本有testing和sid,实际上安装testing是一件很愁人的事,因为在安装grub2的时候需要联网,这就需要用户有一台路由器。stable虽然可以不必联网安装,但是stable绝对不适合作为桌面使用。 其次,配置也略麻烦,让原本就比较抗拒命令行的新手,还需要懂如何配置诸如,添加sudoers,配置apt源,字体等许多难题。一个明显的例子,当sudo apt-get install命令提示当前用户不在sudoers中,新手头就晕了。
其次,debian尤其在国内的宣传的力度也不够。debian本来就属于较高层次的系统,一般用户不易掌握,如果仅仅靠民间力量,发展不易。 最后,与流行版本的不兼容问题。比如卡在ubuntu和debian之间的主要问题是一个库:libc6,由于很多软件运行需要这个库,而ubuntu的版本为2.14,偏偏debian wheezy和sid还是2.13。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安装steam所需要的库有两个debian没有,这些都得自行解决,无形增加了使用难度。
写在最后: 一封信造就的系统传奇 30年前,已故的ian murdock写信给comp.os.linux.development新闻组,讲述了一个全新的linux版本的完成,他将其命名为“debian linux版本”。
它不是现存最古老的发行版,比如比它早一个月的slackware。slackware至今仍然由最初的项目创始人patrick volkderding维护,而不幸的是,debian的创始人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尽管如此,debian比任何其他linux发行版都有更多的混搭、重制版和衍生产品,用户也更多。 当然,chromeos是一个例外,而且很多人认为chromeos不是一个linux发行版。类似的还有安卓,虽然基于linux,但没有人会拿着安卓和linux比较,毕竟两者并不处于同一个竞争环境中。 ian murdock的一封信,造就了现在秉持开放自由的debian,这款最大、最古老的免费操作系统之一,在过去的30年间发展壮大,见证了整个it领域的起伏跌宕。许多开源软件走向了商业化,但debian仿佛成了linux和开源不断混乱中稳定和理智的孤岛。希望这个改变世界的linux版本能继续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俄两国联合研制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正式亮相莫斯科航展
变频器制动电路的检修技术
纮康科技选用晶心AndesCore N801成功开发出高精度、低功耗ADC
iPhone8双卡双待指日可待: 苹果在华申请专利
甲烷传感器在甲烷和氢呼气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Linux用户为什么更喜欢Debian?
STM32单片机的系统定时器初始化设置
OPPOR11最新消息:OPPOR11、OPPOR11 Plus双版本拍照神器即将发布,配置、价格、代言人曝光
小米:“小米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三星跃居越南最大外商投资企业
浅谈远程预付费集抄电能表在农网配电中的应用
华尔街日报:特朗普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对深圳影响有限
全球首款个性化营养可穿戴设备可以无痛测量关键的饮食生物标志物
华为Mate9高清渲染图:徕卡双摄抢眼 还有Pro版
FIFO队列原理简述 拥塞避免原理
如何搞定不规则形状的PCB设计难题
正沿触发的抛物线时基发生器
鲁大师公布2月新发手机性能榜 三星S20系列霸榜
国内外融资大事件简析汇总
技术决定币值的时代已经过去,场景决定技术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