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1970年开启了振动陀螺的研究,为回顾、纪念这一历程,由重庆惯性技术学会与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科协共同主办的“振动陀螺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11日在重庆成功召开,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兵器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7家国内重点研究院所、高校及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热情欢迎了与会嘉宾。他在致辞中表示:一、中国电科26所自1970年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振动陀螺的研究已半个世纪,振动惯性技术已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惯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等多领域。回顾、纪念这一历程,展望未来,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极具历史意义;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半球陀螺、微机械陀螺为代表的振动陀螺,引起了国内从事惯性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开展相关研发的单位迅速增加,各方力量的参与,将促进我国振动陀螺技术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会议邀请多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方针研究员回顾了振动陀螺发展起源、历程、展望了未来,国防科技大学肖定邦教授介绍了微纳谐振传感器基础前沿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伊国兴教授汇报了半球谐振陀螺应用与发展需求。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半球陀螺在惯导系统中的应用、半球谐振陀螺空间应用发展趋势分析、mems陀螺晶圆级真空封装技术、mems惯性传感器接口asic芯片技术、微型通导感(micro-cns)基础元器件与单兵集成创新应用、石英微机械陀螺的发展及应用、微半球陀螺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此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卜继军部长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最新研制的半球谐振陀螺,受到了参会人员的强烈关注,引发了热烈讨论。据悉,这种半球谐振陀螺采用全新的结构形式、制造工艺、控制方法,在精度、动态性能、指标稳定性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升。
本次研讨会为振动陀螺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拜会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建立起经常性的交流、合作渠道,多方位展示了我国振动陀螺技术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活跃了振动陀螺的学术氛围,将对振动陀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保护的移动密码安全应该注意你的设备
如何利用深度学习识别千万张图片
Scalefocus学院已经开始在完全在线的环境中招收学生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是什么造成明星企业Drive.ai的黯淡离场?
振动陀螺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展讯SC8810的参数与功能介绍(含sc8810平台LCD架构)
小米发布一款30W立式风冷无线充 4000mAh电池25分钟即可冲入一半电量
纳芯微推出超低功耗TMR开关/锁存器 NSM105x系列
用Matlab和VB实现光学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
智慧安全用电系统的详细功能有哪些?
安泰测试:LCR测试仪用途是什么?LCR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高通不止是骁龙865,骁龙765和765G也不可小觑
什么是SiC MOSFET?
星纵物联推出AM300系列环境监测传感器新品,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奥比中光与微软达成合作,ToF摄像头新品将于2022年初量产
一种显著降低Transformer计算量的轻量化方法
谈谈晶振的原理以及晶振和STM32的关系
高频雷达液位传感器用于食品行业
三星电子2023年第三季度利润下降78%,但芯片亏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