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拍摄需求带动下的电子与光学防抖发展

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几种传播形式,图像和视频已经成为很多智能终端设备必不可少的核心功能。同时人们对于“拍摄”的需求也在逐渐升级,这一点从手机相机这么多年不断向“专业摄影”靠拢能很明显地看出来。
拍摄需求升级,防抖必不可少
大家都遇到过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成像模糊的情况。尤其是在夜间拍摄,快门时间变长,稍微抖动就经常出现照片模糊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原因除了设备偶尔的失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和抖动所致。防抖功能的引入,起到了优化拍摄效果的作用。
相机抖动功能,最早由日本尼康提出。早前传统的摄像设备,只有光学防抖。随着软件技术和硬件配置负荷能力的提升,电子防抖也开始大规模应用。防抖系统发展到现在,常见的防抖技术都可以分类为光学防抖ois与电子防抖eis两大类。
相对来说,电子防抖更简单一些。电子防抖本质上通过软件补偿算法实现防抖,在设备的ccd上做文章。电子防抖完全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架构,使用数字电路进行画面的处理产生防抖效果。简单来说,这种电路牺牲ccd的利用率,也就是牺牲清晰度,在画质和抖动中取平衡。
这种防抖技术,不需要额外硬件,只是需要处理器能够负担起图像处理的负荷。在较低的成本下,电子防抖能提供绝大多数拍摄设备普适性的防抖优化。在智能手机中,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子防抖应用得很广泛。此外,电子防抖可以通过多帧叠加的方式来提高画质,增强照片的清晰细腻程度。
光学防抖,成本则会高很多,因为需要在镜头或者是感光器件上添加额外硬件配置进行防抖补偿。镜头防抖是通过控制镜头来对抖动进行位移补偿,对镜头设计制造的要求就很高,成本上升也就理所当然。
镜头产生位移需要通过电机,镜头内的传感器需要捕捉微小的移动,ois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磁场中的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xy平面上移动,补偿外界带来的抖动,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方案,效果较好。这种通过硬件的防抖手段,无疑会比纯软件的电子防抖更稳定,在硬件的支持下,镜头的移动被控制得更为精准,能实现更好的防抖稳定效果。
针对感光器件的光学防抖,原理和镜头防抖是相同的。在传感器检测到抖动后,感光器件被驱动,产生位移进行防抖调整。
这两种光学防抖技术均不会对图像质量有负面影响,既能够通过多帧叠加的方式来提高画质,也能直接在帧内进行补偿,不论是静态图像还是动态图像,其防抖能力都显著改善拍摄画质。
防抖相关芯片的广阔前景
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抖技术相关的芯片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前景广阔。
此前,艾为电子就宣布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内置mcu作为主控核心的光学防抖(ois)和对焦(af)控制驱动芯片产品客户端量产,该芯片集成霍尔传感器、高精度adc,内置pid算法,兼顾成本和光学防抖效果。
格科微也凭借在光学防抖领域的深厚积累,自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芯片光学防抖技术,能够实现x、y、rotation三轴防抖补偿,补偿范围大大增加。应用其中的弹性电连接技术也能在提供良好弹性的同时,确保稳定的传输,保证可靠的防抖效果和清晰的图像效果。
随着人们对高清晰度图片、视频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防抖相关芯片的应用潜力将被进一步激活。
小结
电子防抖和光学防抖各自有着突出的优势,电子防抖主打低成本和高普适性,光学防抖突出高防抖能力和稳定性。不同的拍摄需求下,二者为消费者对高清图片和视频的需求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远程开关控制器介绍
USB PD 3.0 PD3.0和PD2.0区别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
4G透传DTU实现PLC远程控制
英飞凌碳化硅晶圆处理黑科技——冷切割
高清拍摄需求带动下的电子与光学防抖发展
半桥谐振开关电源电路原理
专家谈数字人民币是加强行政权威地位的一种手段
我国首个边缘计算产业促进项目“边缘计算标准件计划”
变频调速的优点有哪些?
Bose推出新款便携式音箱 售价约合人民币2475元
泰克网上研讨会 - 查找和调试信号完整性问题
电动车风暴再袭!聚焦2012年巴黎车展最新技术
强势推出无线收发芯片、集成电路!
11家改变世界的伟大创业公司
一次新的泄密事件揭露了有关备受期待的TWS耳塞的真正坏消息
物联网患者防走失系统的产品简介与系统构成
石墨烯在平面微型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赛梅斯凯参与奇瑞雄狮生态联盟 助推5G智能驾驶
Hifn容量优化卡成功支持Bull公司StoreWay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