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努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高新区特别注重生态赋能发展。11月2日,在2018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上,“会学习的机器人如何给智能制造赋能”成为参会科学家和企业家都较为关注的话题。赋能,俨然成为创新发展的热词。
有“脑”的机器人将带来巨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认为,未来的汽车将是“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轮式机器人既有传承学习的本领,又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轮式机器人的重要部件有三大块,一是它有一个灵活的腿脚,叫肌肉机器;二是它有强大的心脏,即新能源,叫动力机器;三是它有智慧的大脑,即驾驶脑,叫大脑机器。
肌肉、动力和驾驶脑让轮式机器人不但会开车,还会学习,还能交互,还有个性和悟性。轮式机器人不但成为移动社会的传感器,还成为大数据的重要源泉和动能。驾驶脑可以通过数据学习和数据驱动控制,让轮式机器人玩出更多精彩,比如漂移入位,完全可以精确复制。
驾驶数据和智能越来越累积,驾驶脑越来越聪明,人类的出行方式就真的变了。
在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看来,李德毅院士描述的轮式机器人就是机器人赋能的未来汽车。
机器人将给智能制造带来变革
“机器人赋能整个制造业,可能会导致制造模式的变革;赋能医疗健康,可能使人类健康有大变革;也可以赋能飞机、轮船,因为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大平台。”曲道奎说,中国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去年,中国市场上的机器人突破了14万台,整个增速接近60%。目前,机器人已在涉及国民经济39个行业大类和110个行业种类得到广泛应用。
曲道奎认为,机器人在养老、康复、助残、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可能会承担起比我们人类做得更好的工作或者历史使命。今天的机器人需要重新定义,是2.0时代,它更强调跟人是合作或者协作关系,过去的机器人是人类的工具,未来的机器人是人类的伙伴。过去的机器人更多是机械电子产品,今天的机器人跟多种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现在的机器人正处在由机器向机器人进化的大阶段,主要体现在“三性”:一是灵活性,即机器人的运动能力;二是灵巧性,即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三是智能性,包括感知、学习、决策等。
“现在的机器人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学习、数据,完全可以满足很多智能化要求。”曲道奎认为,机器人给人类带来大数据分享和网络万物互联,必将赋予智能制造更大能量。
为传感器选择合适的工业通信标准
美国到处宣传说华为不好是因为美国害怕华为
详解电压跟随器电路的构成及应用
电流霍尔传感器在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国产IGBT大丰收!IGBT国产化率提升至约30%-35%
机器人将给智能制造带来变革
导热硅脂使用哪种试剂擦拭或清洗?
Doherty放大器的RF电路设计
安世亚太:仿真是时间的孩子
基于AD590的药温测量装置原理分析
如何利用AI算法让老游戏旧貌换新颜
SMK 开发出提高了操作性和设计性的 开关一体式电容式触摸屏
如何降低语音控制系统中的功耗?
新迪天工云CAD入选上海市第二批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x86、Arm和RISC-V三大架构服务器CPU战况
Hirose Electric Company的IX Industrial系列I/O 连接器开始备货
面对来势汹汹的AI大潮,你如何面对和应付?
260W功率音频放大器电路图
西门子S7-200SMART如何接入MQTT云平台
海康机器人工业读码产品模型能力业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