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讨明年全球及中国LED产业发展趋势

日前,2017首席顾问行情分析会于深圳举行,邀请了多位分析师以及资深业者作现场分享与探讨。会议以“2017年全球及中国led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主题,并就micro-led、uv led、车用照明、led价格博弈现象等多个议题进行全方位解读。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留意下当日的演讲有哪些干货值得我们关注。
储于超 2017年led厂商加速转入利基型应用领域
储于超首先整体回顾了led行业2016年的发展态势,他指出2016年全球led市场产值达148亿美元,年成长3.4%。展望2017年,led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厂商将加速转往小间距显示屏、红外线及紫外线led等利基市场以求获利,预估产值将达154亿美元,年成长4%。
2016年全球led市场产值成长幅度不高,但整体产业却发生剧烈变化。储于超表示,在小间距led显示屏的需求崛起下,上游led芯片供给吃紧,使得部分led芯片与封装器件,出现过去五年来的首度涨价。
至于下游的led照明产品也出现了不小的涨价幅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映原物料成本的上涨,特别是铜,铝等大宗金属原物料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价格上涨,使得led照明厂商不得不公告涨价来反映成本。然而这波涨价风潮对于厂商的实质获利帮助有限,因此多数led厂商正积极思考转型策略,加速转进利基市场。
对于细分领域,储于超认为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小间距led显示屏带动了led使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吸引许多中国led封装厂扩充产能来抢攻这块市场大饼。此外,uvc-led的应用市场将随效率提升而逐渐展开,红外led则会在安防和虹膜识别以及vr应用的体感侦测等领域大有商机。
2017年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micro led产品可望问世。micro led有机会取代oled面板的次世代显示技术,吸引许多品牌大厂投入研发资源。虽然现阶段micro led距离取代现有的tft-lcd(液晶)及oled显示器仍相当遥远,且市场上也仍有众多新型显示器技术在竞争,但部分厂商已计划推出市场定位不同于lcd或者是oled面板的micro led显示应用,透过较低的ppi或相对较少的像素数量来加速实现量产。ledinside预估2017年将会见到micro led相关产品陆续问世。
刘召军 micr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led以其优越的特性如亮度高、效率高、寿命长等等,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目前led不但应用于lcd的背光模组、智能照明、户外大屏幕,而且微led显示也正在引起世界各大显示技术公司与科研院所的重视。
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刘召军认为,作为自发光器件,微led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其工作电压低、效率高、亮度高、光学结构简单,工作范围广等,被认为是理想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其应用将包括大/中尺寸的户外/室内大屏幕,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移动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投影机屏幕,手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
刘召军表示,作为世界上最早研发微led技术的团队之一,近十年来其团队已经研发了7代微led技术,从无源选址驱动微led阵列到有源选址微led阵列、从小面积芯片到模块转移大面积化技术、从单色到彩色、从紫外微led到蓝光、绿光、红光微led显示,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去背光源化微led投影机,而集成光通信功能的微led显示芯片也已面世。
孙家鑫 uv led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与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led行业毛利率不断下滑,通用照明加速迈入稳定期,企业纷纷开始拓展新兴蓝海市场,uv led被认为是led下半场的"盛宴“,备受市场和企业追逐。
为了让行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uv led和天电光电,天电光电技术总监孙家鑫博士以“uv led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与整体解决方案”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见解。
孙家鑫博士从成熟度稍高的uva-led市场、封装及芯片技术逐一延伸到难度更大的uvc-led市场、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就uv led封装技术而言,孙家鑫博士表示,针对265nm及uvc-led产品封装,建议用全无机封装,避免使用有机材料提升寿命及可靠性弥补芯片不足,而其他波段的将沿用白光封装技术。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而关于uv led的市场发展,孙家鑫博士从uva -led和uvc -led两个市场逐一阐述。孙家鑫博士认为uva-led主要应用在曝光机、打印机及印刷机三大市场,预计到2018年中国市场规模可达到4.47亿元。
而uvc-led主要是医用、杀菌消毒/净化和生物监测。其中最大部分的空气/水净化模组市场预测规模将从2016年的1亿美金增加至2019年4亿美金,cagr将超过50%。
最后延伸到应用产品领域,孙家鑫博士深度剖析了uva固化、uvc净化及杀菌三个领域代表性的产品解决方案。
余彬 led价格止跌,推动芯片封装市场规模小幅成长
资深分析师余彬表示,2016年,中国led照明出口总值基本持平,照明对行业的推动力显不足。不过2016年价格止跌,在车用、小间距等细分领域的推动下,行业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上游led芯片领域,2016年市场规模达139亿人民币,同比成长9%,芯片国产率上升至76%,前十大厂商市占率上升至77%;中游封装领域,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589亿人民币,同比成长6%,国产率上升至67%,前十大厂商市占率上升至43%。
展望2017年,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速持续放缓,小间距等细分领域依然是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micro-led、植物照明等新兴领域会受关注。
王婷 车头灯市场增长迅速,车用led市场规模5年内翻倍
资深分析师王婷就车用led市场展开分析。王婷表示,在产值部分,车外led未来成长可期,全球车外照明用led市场产值于2015年达到12.1亿美金,在2020年预计成长至21.3亿美金。其中前灯模块(远近灯) led封装的单项产值成长幅度最高。以led封装功率别来看产值变化,低功率将在未来五年萎缩,而高功率则快速成长。
led头灯产值在2015年仅占车外灯的40%,但随着渗透率的提高,2016年开始将大幅拉升,超过整体车外灯的50%产值比重。此外,在中国市场,电动车需求发展及产品的逐渐成熟高端化将带动车用led产值提升。
在厂商及供应链部分,国际一线led供应商正在逐渐减少在背光与照明市场的比重,转而支持车用与其他利基型应用。目前在中国前装市场,led供应商仍以国际大厂为主,但中国***厂商正在从尾灯等应用站稳脚步,逐渐渗透。而中国大陆厂商则正在努力从后装切入市场。
梁立田 应用全波段光电创新,迎向全方位智能世界
晶元光电市场行销中心产业研究室处长梁立田以“应用全波段光电创新,迎向全方位智能世界”为主题,阐述了led在可见光特殊应用和不可见光特殊应用两大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前景。
其中,就可见光特殊应用部分,他主要以农业上的植物照明、渔业应用和畜牧业三大代表市场剖析了led的应用前景。就植物照明而言,他提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以及不同的目的和需求,所采用的光都会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多细分的应用。”
就不可见光特殊应用部分,他通过uv led和ir led目前涉及的医疗、感测、vr、车用、智慧家居等众多领域来剖析不可见光led的未来前景。
梁立田认为led在众多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认为led是关键的光电组件,有好的硬件搭配好的系统设计,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王菊先 防爆、医疗照明等利基型市场仍有增长动力
分析师王菊先表示,工业照明在照明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016年全球工业照明市场规模为29.32亿美金,之后几年以超过15%的增长率成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2.04亿美金。
据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调查报告指出,全球防爆产品市场成长迅速,需求不断攀升,按应用场所来分,2016到2017年,除用于矿区等0区产品缓慢下滑以外,其中用于1区(油站、石化等照明场所)及2区(普通用的工业照明灯具及防爆灯,例如体育场馆、普通工厂照明等)占比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2017年预计同比增长22%与25%。
2016年全球医疗手术灯照明市场达6.12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医疗手术灯照明市场将成长到7.87亿美元。目前医疗照明主要制造地区为欧洲和美国,其中欧洲led医疗照明制造占比45%,为全球最大,其次为美国,占比25%。亚洲市场由于人口基数大,随着手术量增加、老年人口和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将推动其成为医疗照明成长最快的区域市场。
王飞 led结构性涨价未改变市场格局,未来价格走势取决于厂商博弈
王飞从供需角度分析了2016年led行业的价格现象,指出2016年led行业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需求端的小间距led显示屏这个细分领域的快速增长。
因为涨价主因是成本因素,需求增长惠及的企业不多,因此涨价受益面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显示屏供应链以及有能力向下游转嫁成本的生产环节。大部分中下游厂商面临需求不振,材料成本却飞速增长的不利局面,影响获利能力。
此外,王飞还解读了过去一年来三安和晶电在中国led芯片市场的价格博弈现象,探讨由于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业绩带来的影响,并建议2017年芯片厂商采取合理的策略,维持行业进入合作博弈模式,延续2016年价格不降反升的局面,避免过快重新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基于OpenCV的网络实时视频流传输教程
瑞萨电子推出具备蓝牙功能的RX23W模块,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系统控制与无线通信
迈步助行机器人入选工信部《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Altera Stratix V FPGA实现业界第一款单芯片双路100G转发器
C语言实现动态链表的建立
专家探讨明年全球及中国LED产业发展趋势
大型空间空气改善兴起,智能雾化/感知成为防疫机器人突围武器
Nordic半导体宣布加入CSA连接标准联盟
东软T-BOX开启汽车智能互联全新时代
基于瑞萨RA6M4单片机的智能臭氧消毒系统设计
36氪WISE2022 | 聚势湾区产业生态 芯海科技赋能AIoT智慧发展
Kubernetes是什么,一文了解Kubernetes
余压传感器最重要的两个功能
欧洲发射四颗欧洲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 距全球定位系统更近一步
中国移动2020年首三季度财报已发布
江西移动的客户规模已经超3000万移动无线网络已达100%行政村覆盖
捷报 | 翱捷科技5G芯片平台实现首秀,完成R17 RedCap关键技术验证
电信系统中心机房防雷的措施和保护处理方案
国外将研发下一代锂金属电池 更持久充电速度更快以及更安全
谷歌自研的SoC芯片能否续命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