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触控面板市场可能有所变化。去年受到苹果apple两大热门商品iphone和ipad畅销带动,双层玻璃g/g结构的玻璃型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成为触控技术主流,但因apple新一代iphone可能采用单片整合型触控面板in-cell技术,而非苹果系品牌厂商的新机种,不是继续采用薄膜触控面板,就是改用单片式触控面板(in-cell、on-cell、touchonlens或称oneglasssolution等等),这个情况可能会使g/g、薄膜型、单片式、面板整合型等不同触控面板技术呈现此消彼长之发展。
目前可能发生的3种情况,分别是双层玻璃g/g结构触控面板式微、单片式触控技术或面板整合型触控技术快速崛起,也可能是薄膜型触控面板咸鱼翻身。
上述情节主要是从几个事件或现象所推测而来。首先,过去主导触控面板产业发展的双层玻璃型电容触控面板、所谓g/g结构触控面板,其实一直只有1家大客户在支撑,就是苹果apple。但因apple考虑改用in-cell触控技术导入其新一代智能型手机iphone5,在新旧产品切换影响下,已经造成今年以来g/g结构触控面板出货量明显减少。
再者,另一家采用g/g触控面板的重要大厂amazon亚马逊虽然其7寸的kindlefire,与苹果的newipad同样继续采用g/g结构触控面板,但据传,apple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admini,以及amazon规划中的小尺寸平板电脑新机种,都可能会改用薄膜触控面板。
若单就手机来看,根据调查,今年在非苹果系品牌业者中,至少5-6成新机种都采用了薄膜型电容触控面板,不仅htc今年的新机种几乎100%都将采用薄膜型触控面板,三星除了amoled手机属于on-cell触控技术,其余手机也都采用薄膜型触控面板。至于moto、sony、中国大陆品牌等等,今年也都将以薄膜型触控技术为主。
不仅如此,平板电脑也有类似现象。非苹果系列的平板电脑,包括台湾asus、acer甚至更多其他品牌所推出的新款平板电脑,多将采用ogs触控或薄膜型触控面板。虽然苹果ipad可能还是平板电脑领导品牌,但一般预料,ipad今年占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占有率可能会下降。
整体来说,一般说法是,今年市场上应该会以ogs触控面板和薄膜型触控面板成长性较大,曾经因苹果盛极一时的g/g结构触控面板,在新机种导入反而越来越少,平板电脑也正是。乐观派薄膜触控面板业者认为,未来手机触控面板将有机会由薄膜型结构触控技术胜出,ogs触控技术则是在11寸以上的中大尺寸产品很有优势,或许能够与薄膜型触控面板在中大尺寸市场平分秋色,因为薄膜型触控面板在大尺寸应用也具备成本与轻薄等正面条件。
倒是若以g/g结构触控面板转跨ogs或称tol单片式触控技术厂商的角度来说,薄膜型触控面板恐怕未必有这样乐观的机会。因为如果以成本结构来说,将表面玻璃(保护玻璃)与touchsensor整合成一片的单片式触控面板,连薄膜都不需要,良率又高,成本才是真正最低(售价也跟着较低)。
另方面,薄膜型触控面板在透光率和热膨胀系数等方面,也还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其中,玻璃透光率可达90%以上,但薄膜透光率仍维持在86%左右。如果要增加成本走贴合型触控面板、又要达到高透光率、高品质,胜华还自行开发出新一代触控面板f/g结构产品。
这里的f指的并非film薄膜,而是flexible可挠挠曲的超薄玻璃。这种超薄玻璃因为厚度降到0.1-0.2mm,就像薄膜一样可卷曲,康宁可供货。胜华打算用超薄可挠曲玻璃取代薄膜,维持g/g结构触控面板的高透光率和灵敏性能,但又达到更轻薄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可沿用原本的g/g相关设备。惟成本竞争力如何,还要看那片超薄可挠玻璃。
“中国硬件创新大赛”上海站培训会战火再燃
盘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
顺着5G的藤,摸出物联网的“瓜”
一文了解陶瓷基板的现状及未来
顺丰科技无人机运行审定研究项目正式落下帷幕,无人机快递员未来可期
薄膜型触控面板新机遇,整合型触控技术快速崛起
vivo Z1发布:性价比直追小米
关于土壤含水量快速测定仪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苹果即将发布新款AirPods等硬件新品
区块链的未来之路该怎样想象
罗德史瓦兹将展示全新影音测试及量测解决方案
ARM各种断点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类型的断点会修改Flash?
为什么安卓比苹果更容易卡?iPhone为什么没有返回键?
新年前出新产品?为什么北通要这么做,荣耀联名还不够抢眼吗?
华峰测控2023年业绩预减,净利减少2.5亿元
全球十大半导体客户排名情况
简易并联式稳压电源
IPX7级户外防水蓝牙音箱,微尔斯防水透声声学膜的应用
40V、3.5A µModule稳压器符合 FMEA 要求 并可在高达 150ºC 结温工作
可调电感器的作用_可调电感怎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