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学定位点保护环的案例
有一客户设计的pcb,因考虑后期贴片焊接的因素,在板内添加了光学定位点,因板内的线路比较稀疏,残铜率比较低。板内光学定位点的位置较孤立,在阻焊印刷前,磨板工序,光学定位点脱落。
如下图第二版添加保护环后的效果所示:
在pcb的阻焊油墨印刷前,通常会有一个磨板的工序。
下面的为阻焊工序流程图:
印阻焊油墨的前工序流程:
其中磨板的作用就是去除板面氧化物及杂质,粗化铜面以增强与绿油的附着力,防止油墨脱落。但是在磨板时因为光学定位点比较孤立,并且也特别弱小(只有直径1.0mm)。光学定位点在磨板机的反复抚摸下,最终hold不住,脱落了。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来很完美的一个设计,就因为少加了一个光学定位点的保护环,结果就成了一个反面的教材,想想后面的pcba贴片时,调机对位,忍不住对操作员大大的捏一把汗。第二版设计时特别留意添加了保护环,操作员忍不住现场哼起了“今个我呀真高兴,高兴……。”
那么光学定位点保护环是个什么样子呢,请看大屏幕就是下面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
光学定位点直径40mil,开窗直径80mil,光学定位点保护环大小110mil的八边形或圆形,线条12mil宽。
但是在添加它时一定要劝大家不要把光学定位点的开窗做的太大。如下所示,更不要做的是,在光学定位点周围明明铺铜皮做为保护,我们还要再做个保护环,画蛇添足的设计。
另外添加光学定位点保护环时,要注意与周围器件的距离以及对分板成型时的影响。如下的工程问题确认:
因此板右上角光学定位点设计离外形较近,为保证单元外形完整一致,将铣进工艺边,同时会铣到保护环。我司建议:删除此位置保护环制作,另外两个保护环按保留制作。忽略铣进工艺边1.6mm,保证单元外形即可。请帮忙确认是否ok?最终确认结果是删除此位置光学定位点的保护环。
光学定位点平整度的案例
某客户的板子,在smt生产时发现pcb板光学定位点形状不规则,机器无法识别,不良率29.4%;
工单数量:610pcs,已生产340pcs左右,不良品:100pcs左右,
不良率:29.41%,光学定位点无法识别;
主要不良现象如下:
1光学定位点中间凹陷,机器在识别时无法全部抓取;
2. 光学定位点拖锡不平,机器在识别时凹凸部分反光,无法全部抓取。
原因分析:
此板的表面处理为无铅喷锡,常规无铅喷锡的厚度为1-40um,但是近期工厂完成锡厚在1~50um左右,因喷锡的中的锡厚均匀性不易控制,最终锡厚有点偏厚,出现上述居高不下的不良;
后期工厂现按最厚锡厚≤30um进行控制,并对首件进行识别测量,可以完善此问题;
临时对策:印刷机降低识别分数,克服生产,此操作有品质隐患,光学定位点误抓,导致印刷偏移。
长期对策:
建议:调整光学定位点平整度,减少因光学定位点问题导致的品质隐患及产生的无效工时。
那么光学定位点的表面平整度是多少呢,常规是不超过15um.
在喷锡的过程中,液态的锡在上升的过程中,受重力的影响,会产生垂流,喷锡的不平整性无法完全避免。请大家在做细密间距的板子,要考虑表面处理工艺对贴片焊接的影响。
还有一个是光学定位点加在器件下面,等到贴片时,我们就知道什么叫一脸蒙13了……
工艺边 光学定位点距离板边只有2.5mm,导致在焊接时被设备轨道边夹住(轨道边宽度3.5mm),不能识别,对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建议按下图所示,修改光学定位点距板3.5mm.
pcb设计时,钢网上层的光学定位点到底怎么对位的呢
钢网上的光学定位点分2种,半刻与通孔。
半刻即没有刻穿的光学定位点,从实物上看像一个小黑点。适合全自印刷机设备识别使用。
通孔在钢片是一个刻穿的圆点,适合人工识别校对使用,应用于半自动印刷设备或人工印刷。
钢网光学定位点大小位置与pcb板上的光学定位点相互对应。
如果pcb板上没有光学定位点,对应的钢网上就做不出标准的光学定位点。
夏普公布可折叠手机原型机 官方号称30万次对折无压力
我国半导体技术创新应用形势研究分析
R&S ZVL3-75多功能仪器可实现高精度S参数测试
Navatics推出了一款号称水下最稳定的无人机——MITO潜拍4K无人机
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如何塑造未来
PCB设计:关于光学定位点保护环的案例解析
关于中国大陆存储产业的发展分析
图像预处理库 CV-CUDA 开源了,打破预处理瓶颈,提升推理吞吐量 20 多倍
分享15kW户用光伏系统典型设计全过程的介绍
微波射频仿真软件综合和应用评析
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 KubeEdge 架构设计
dfrobot5.5" 1920x1080 mini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德州仪器(TI)放大器技术创新发展最新趋势的观点
特斯拉线圈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为推销5G套餐,运营商主动降低5G套餐门槛
是德科技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在5G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如何判断一款SSD存储器是好还是坏
中国科学家发明智能石墨烯人工喉:可解决聋哑人说话问题
芯科科技:推出具有成本效益的原型车
ARM与x86的较量 未来谁更适合云计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