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从诞生至今一直存着着争议,也可以说一直没有被消费者所能信赖,正是由于它的安全性还没有绝对的保障。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年底中国全年累计汽车销售将达到2619万辆。届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惊人的1.93亿辆,这也是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最高数据。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传统造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整个汽车产业必将迎来一次升级和转型,而如今飞速发展的车联网,就是当下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汽车产业突破口之一。
车联网缺乏v2x及相关标准 破解安全问题是关键
车联网,具体来说指的是通过在汽车上集成的gps定位,rfid(射频技术)识别,传感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等电子元件,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v2v、v2r、v2h、v2i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
很多人将车联网理解为汽车联网,但实质上是每一辆汽车上的互联系统,其机制类似于手机与手机系统的关系。经过架构信息平台,车联网能够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生态链整合。
国内车联网现状:只是简单的将手机复制到了汽车上
现有的国内车联网产品宣传中,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大尺寸触摸屏,细想一下这些产品的实际功能实则智能手机都是可以实现的。而在大洋彼岸,美国的车联网则与智能手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将交通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让整个交通体系更加智能更具效率,大幅减少事故和拥堵。
直观点来说,车联网应该实现的功能是:倒车时,系统会提醒后方是否有车辆驶过;在经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时,系统会警告视野盲区是否有车;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相结合之后,车辆能够通过车联网获取所有交通参与者的速度、方向、位置信息,以及交通信号灯、指示牌的信息,在系统的自动规划之下,交通拥堵也将大幅减少。
而并非大多数人所认知的:可以通过车载平台聊个微信、定个外卖、看看网页、找个停车场。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不难想到,现阶段国内车联网几乎都是有互联网公司主导,而互联网公司还尚未摆脱热衷于抢夺互联网入口资源的习惯。这样一来,现阶段国内的车联网尚停留在将车辆联网,还并未真正实现车辆互联。
v2x的缺失,源于缺乏相关标准
从整个车联网产业链来看,主体分为端、管、云以及大数据四大板块。
端,即v2x交互的智能展示方式,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衍生品包括智能手机、车载导航机、车载中控大屏等。
管,即将车辆行为等情况通过数据传输给云平台的通道,解决车与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云(v2c)等互联互通问题,主要通过网络运营商进行传输,衍生品包括网络通讯源、移动数据信号等。
云,即通过云平台,为车辆的调度、监控、管理、数据汇聚等提供云服务。
大数据平台,即通过整合、计算、应用数据,将云平台与4s店、整车厂、保险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进行连接,为其提供基于数据的用户画像、营销策略等支持服务。
然而想要实现v2x,这当中的管就起到关键作用。现阶段,不论是传统车企的前装车联网产品,还是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后装智能车联网产品,基本都还处于闭门造物的阶段,生态相对封闭。或许自家的产品之间可以有一定互联,但是并未实现跨品牌的互联。
当然,想要实现v2x,也并非靠一两家企业就可以达成的。首先,我们缺乏一个强制有效的平台和标准,没有标准就无从谈起。其次,国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一直都相当复杂,且驾驶者的驾车习惯也各有不同,就连配套的交通设施也有待完善,想要将这些基础设施联网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再往深了说,车联网还很依赖高精度地图和道路信息,用于判断所处车道以及精确定位,但是目前国内高精度还尚未实现真正商业化。
为什么在某些人眼中,手机只知道处理器处理器处理器?
案例速递:来看看修补硫酸预浓缩器脱瓷,到底有多简单
机器人开始具备“嗅觉” 或将能像狗鼻子一样追踪气息的来源
一文看懂8位,16位和32位单片机的区别
基于LTC3440的升压转换器电路图
车联网缺乏V2X及相关标准 破解安全问题是关键
直击Mini LED背光两大技术路线之争
ccd与cmos的区别及六大硬件技术指标
Microsoft Inspire China:与伙伴同行智能时代,重塑未来业务!
基于PIC32位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系统实现
降噪无线蓝牙耳机哪款好 无线降噪蓝牙耳机排行榜
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低功耗高可靠锁存器带来更灵活性的设计
首个5G无人仓完成上线测试,6.18为苏宁物流注入“5G速度”
美达电器有限公司汽车新能源及线束实验室正式通过CNAS认可
五个常见的云安全挑战
恩智浦与海尔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电主轴市场的下一个技术爆点?
离子流氧气传感器产品特点与简介
电源管理IC新动向:新型接口技术、快速充电、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