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行业熬过了艰难的2019年,度过了理想与现实交织的2020年,迎来了充满希冀的2021年。
2019年,光纤行业经历十年黄金期后,在供需层面遭受双击:需求端4g和国内ftth建设接近尾声,三大运营商采购量减少;供应端新建产能集中释放,光纤厂商嗷嗷待哺。导致的结果是光纤量价齐跌,厂商业绩下滑。2020年,5g稳定了市场,但没有带来惊喜。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更是延缓了海外市场的部署进度,给走出国门的厂商平添了不少麻烦。
市场研究机构cru认为,光纤行业有并购重组的可能性。c114从中国top级厂商的状态来看,为时尚早。光纤厂商选择了转型求发展,向光模块等上下游进军,向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延伸。尽管集采价格很不理想,但光纤行业正在走出底部区域,面向广阔的蓝海。
两次集采暴击
202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按照惯例组织了年度光纤光缆集采。2020年集采规模相比2019年基本持平,但价格在2019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度大幅下降,给厂商带来新一轮暴击。
其中,中国移动集采1.192亿芯公里普通光缆,光纤价格跌破20元每芯公里;中国电信集采4550万芯公里室外光缆,虽然光缆集采价格略高于中国移动,但由于规格原因,导致厂商制造成本增加,实际价格比中国移动更低。
两年从60元降到30多元再降到20元,光纤厂商难以通过制造工艺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来消化。相应的,光纤厂商的业绩表现普遍不如人意。业内人士对c114表示,有的厂商没办法执行完集采订单,“执行的越多,亏的越多。” 最极端的例子是富通鑫茂,以最低投标价夺得中国移动光缆集采11.67%份额,然后前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185万元,同比暴跌95.54%。
相信运营商也能够看到,光纤光缆的集采价格已经压到了极限,一些中标厂商只能亏损供货,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生态。很难说2021年光纤光缆价格就此反转,低位运行的概率更大。但一些光纤厂商已经推迟或放弃了增加产能,一些厂商慢慢被淘汰,有利于行业走向集中,棒纤缆一体化的top级厂商,面临的压力将会有所缓解。
新一轮垂直整合
2011年前,光纤行业受益于“宽带中国战略”和3g网络建设,进入了景气周期。然而日本“3.11大地震”,导致光纤预制棒工厂受损而无法供货,震醒了严重依赖光棒进口的中国光纤行业。此后,光缆厂商向上游的光纤进军,光纤厂商向上游的光棒进军,以及向制造设备、原材料进军……
这一轮垂直整合最终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光纤厂商的整体竞争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与国外巨头同台竞争,且不落下风。近年来,以长飞、亨通、中天为代表,中国光纤厂商纷纷“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点,表现不俗。早就具备国际化营销网络的烽火,更是中国光纤光缆出口的典范。
2018年以来,光纤行业在压力之下,开启了新一轮垂直整合。2019年是开端,2020年明显加速。一是向光模块进军,例如长飞收购光恒通信、亨通成立亨通洛克利硅光子、特发信息收购华拓光通信等。二是发力海洋市场,亨通光电收购华为海洋、中天科技计划分拆海缆子公司独立上市、烽火打造亚洲最大海缆制造基地、长飞与宝胜集团合资成立宝胜海缆……
此外,部分厂商还进军设备、天线等细分市场。这一轮垂直整合,是各大光纤厂商依托在光纤行业的优势积累,包括制造工艺积累、行业运营积累、运营商客户积累等,面向光通信全产业布局。
这意味着光纤厂商拓宽了发展的跑道。top级光纤厂商普遍拥有很大的经营规模,很强的制造管理能力,无论是进军分散的光模块产业,还是向门槛更高的海缆进军,都具备很好的条件。进军光模块可以和光纤光缆有效互补,打造5g基础设施;进军海缆则顺应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摘取光纤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从齐头并进到强者恒强
2020年,国家提出了“新基建”,包括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七大方向。光通信作为底层物理基础,可以说是“新基建”的基建,是“新基建”繁荣发展的底座。因此,光纤厂商们不仅努力垂直整合,拓展全产业链优势,还将这些优势渗透到“新基建”的各个领域。
例如长飞推出了“5g+全光网络”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即光云互联,包括各类新型光纤、光缆和光模块产品,以及5g云网解决方案和平台,为工业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网络服务。亨通光电提出了“一核、两链、三支撑”,与三大运营商均达成工业互联网合作,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光纤行业已经从十年来的齐头并进,慢慢开始分化,走向强者恒强的道路。这是一门规模竞争的生意,比拼技术积累、工艺积累、客户积累、成本控制,中小厂商越来越难以生存。比较典型的厂商是中利集团,曾一度宣称自建光纤预制棒项目,然而财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光纤及光棒业务收入仅1.05亿元,毛利率为夸张的-33.69%,2020年半年报显示该业务进一步萎缩。
与之相反的是,亨通光电在今年成功非公开发行股票4.09亿股,募集资金超50亿元。光纤行业尽管处于低潮期,但亨通光电依然凭借综合实力赢得了资本市场的信任。据了解,相关资金将用于海缆和硅光模块两大前沿产品运营和制造项目。
疫情总会过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刚需。到2020年,领头羊长飞已经在32年里交付了6亿芯公里光纤,5g的时代,依然是光纤的时代。对于光纤厂商,不仅将随着光纤行业逐步回暖而提振业绩,还将通过垂直整合和布局“新基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半导体后段封测供应链持续高速运转
LED显示屏不得不了解的防老化常识
振荡器主要类型及常见术语汇总
诺基亚6上手评测:1699元值得买吗?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Flexi GSM基站降低成本
中国光纤新一轮垂直整合,从齐头并进到强者恒强
区块链敏感文件管理网络VeryFile介绍
Diodes直流-直流转换器节省LED照明应用空间
欧企将矛头指向中国光伏产品
山东省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庆科信息技术EMW3165简介
晶盛机电预告业绩增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50%至70%
中国移动与中化集团合作将在5G时代共同打造5G+产业生态
二极管全方面知识解析
差分探头为什么不能独立显示+信号和-信号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管理
新兴技术: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池
epson投影仪屏幕调整及维修方法
苹果VisionPro头显开售后遭遇多项重大缺陷:不能定位、远程发声
机组lcu的组成_机组lcu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