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queror/embedded向ARM-Linux平台

引言
目前,嵌入式浏览器已经逐渐成为高端手机和pda的标准配置。 konqueror/embeded作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首选浏览器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该浏览器是自由软件,因此向具体嵌入式平台移植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介绍了konqueror/embedded向arm-linux平台上的整个移植和汉化过程,以便工程师参考和使用。
konqueror/embedded的结构
konqueror/embedded是由底层网络连接,图形化用户界面和处理html绘制的引擎khtml构成的。底层的通信协议实现是基于kio/slave机制来实现的;gui界面采用kparts组建技术和qt的基本构件;而作为konqueror/embedded的核心,khtml则运用了文档对象模型(dom)所提供的api接口,并在dom树上挂接javascript引擎,css解析器以及渲染引擎。konqueror/embedded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konqueror/embedded层次结构
kparts及qt构件实现gui
为了方便地实现将现有应用作为一个控件插入到另外一个应用中去,采用了part对象负责管理整个应用和窗口。对于每个窗口又采取了类似 微软 mfc 中的 doc-view 结构。因此在将应用嵌入到另外一个应用中的时候,只需要获得part中的接口和数据即可。对窗口的一切操作的响应由被嵌入应用的 part 对象来完成,而类 doc-view 结构只负责显示和保存数据即可。
由于konqueror/embedded是基于图形库qt/e,因此也遵循了signal、slot消息机制,konqueror/embedded作为qt/e的一个标准应用程序进行输入/输出及界面消息响应。
执行dom 模块
dom 模块对经过解析的标记进行语法检查,并把属性看作节点,按照标记的语义包含关系以及先后顺序组织成dom树。它给html 文档定义了一个与平台无关的程序接口,使用该接口可以控制文档的内容、接口和样式。
在执行dom模块的过程中,浏览器将所有从语法语义解析模块中获得的标记和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成dom 树。完成dom 树的构筑后,dom 模块会同时把标记和属性以对象的形式传给绑定模块和脚本引擎模块。
执行i/o模块
浏览器加载有关的i/o文件,对http等协议进行解析。语法语义解析模块的解析功能分为两部分:对接收到的字节流进行分词,解析为关键字;调用解析器检验关键字是否合法,若是合法的关键字,则按照规则插入到dom 树中。
html 的标记和属性统称为html的关键字。基本上所有html 4. 0 规范的标记都在此功能模块中获得支持。从i / o 模块中接收字节流并进行分词,输出标记;再对标记进行判断,如果是html 规范中合法的标记,则把标记看作一个节点,并组织成语法树。对属性标记的解析首先在标记处理类中执行,如果解析不成功,则交由基类的属性解析器进行解析。
图2编译配置
konqueror/embedded的移植
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
在本文中,运用的交叉编译工具是专门为arm处理器设计的arm-crosstoolchain。2.95.3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只能解压到/usr/local/arm/2.95.3目录下,否则在qt/e编译时会出错。
为了在任何目录下都能使用工具链,必须要对路径进行设置。用vi编辑器打开/etc/profile文件并添加下述路径:path=/usr/local/arm/2.95.3/binpathqt/e的编译
qt是一个跨平台的 c++ 图形用户界面库,目前包括qt/x11(基于 framebuffer)和qt/e(qt embedded)。konqueror/embedded就是基于qt/e图形用户界面库的,因此在编译konqueror/embedded之前必须先编译qt/e。
编译qt/x11就是为编译qt/e提供uic(用户接口编译器),uic用来把.ui文件转成.h和.cpp文件。
将qt/x11编译完毕而生成的uic拷贝到qt/e的bin目录下面。在编译qt/e之前,先要将qtopia的一个配置文件拷贝到qt/e中,表示qt/e的配置是按照qtopia要求的,即:cp qtopia-free-1.7.0/src/qt/qconfig-qpe.h qt-embedded-2.3.7/src/tools/
之后就可以设置环境变量,编译qt/e了。编译qt/e完成后,在qt/e的lib目录下会自动生成libqte.so.2.3.7库文件。
图3文件的原路径和目标板路径
图形界面qtopia的编译
qtopia 是基于qt/e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集,通过qtopia真正地将图形界面展现在用户的眼前。而konqueror/embedded在一般情况下是在qtopia环境下运行的,所以要用到qtopia库。也有少数情况不会用到,即系统启动的时候只运行konqueror/embedded。那么只要在编译konqueror/embedded的时候配置稍作修改即可,本文只介绍前者。
在编译qt/e的时候已经将qtopia的配置传递给了qt/e,因此编译qtopia时就非常容易了,如下所示:
cd qtopia-free-1.7.0/src
./configure-xplatform linux-arm-g++
make
这样,在bin目录下会生成一组应用程序集,在lib目录下产生了一系列的qtopia库,给konqueror/embedded的编译做准备。
konqueror/ embedded的编译和安装
konqueror/ embedded的编译
在编译konqueror/embedded之前,必须将qt/e和qtopia的路径指定给编译器。这样编译器才能找到相应的库,从而为konqueror/embedded提供相应的库文件。
先设置一些必要的环境变量,然后再按照图2配置和编译konqueror/embedded。在编译配置时,这些配置选项都是有各自含义的。有些配置选项如果搞错,编译就无法通过,甚至有时候连配置都不能完成。比如qt/e路径指定不对就会在配置时出错,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移植过程中才能体验到。
konqueror/embedded的安装
在konqueror/embedded编译完成之后,目录下会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因此konqueror/embedded的安装主要是指将可执行文件和一些其他的配置文件拷贝到嵌入式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去。一般来说,konqueror/embedded运行需要5个文件,图3描绘了这5个文件的原来所在路径和安装到目标板的路径,这些都要手动去拷贝。
在目标板上运行konqueror/embedded之前,必须指定几个环境变量,否则konqueror/embedded会因为找不到库文件而终止运行。预先设置好环境变量,再运行konqueror/embedded。
至此,konqueror/embedded已经安装完毕。但是konqueror/embedded缺省情况下是不支持中文网页的,而且界面是英文的。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其汉化也是非常必要的。
konqueror/embedded的汉化
konqueror/embedded的汉化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konqueror/embedded本身控制界面的汉化;另一个是konqueror/embedded对中文网站的访问支持。和其他基于qt的应用程序一样, konqueror/embedded中对所有用户可见的文本使用tr()将文本标识出来,这样利用qt 提供的翻译工具将很容易把这些文本转化成所需要的语言。
同时qt 提供了两个宏qt_ tr_noop ( ) 和qt_ translate_ noop ( ) ,可用它们标示出文本,以便于被lupdate 工具提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需要翻译源码的xxx. pro 中加入一项: translations = xxx. t s;运行lupdate xxx. pro ,生成xxx. ts 文件;运行lrelease xxx. pro 将生成xxx. qm,并将其改名为xxx_en.qm;启动qt linguist 将xxx. ts 文件导入,将需要翻译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翻译完成之后, 点击file →re2lease ,将文件保存为xxx_zh. qm;翻译文件保存之后, 在程序源码中需要构建qt ranslator 实例,利用qt ranslator 将翻译文件加载到图形界面上。
在konqueror/ embedded 中可以通过修改main. c 中的代码来实现ui 的汉化。由于qt/e是可以支持unicode编码的,因此konqueror/embedded也可以支持中文。但是在编译qt/e的缺省配置中是不支持unicode的,因此要手动修改qconfig-qpe.h文件的配置:注释掉38行,#define qt_no_codecs。
修改完毕以后,重新开始编译qt/e以及qtopia和konuqueror/e,konqueror/embedded就能接受unicode编码的汉字了。但是要在konqueror页面上显示,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字体。因此,对konqueror/embedded源代码中/konq-embed/dropin/ kglobalsettings.cpp文件进行修改,即将helvetica改为unifont后重新编译konqueror/embedded,这样konqueror/embedded中就能显示中文字体的页面了。
结语
本文对嵌入式浏览器konqueror/embedded技术核心做了简要分析,阐明了该浏览器的先进性与可扩展性,而且阐述了konqueror/embedded移植到实际使用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了实际的移植经验,详细地说明了整个移植过程对嵌入式浏览器的移植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线性恒流驱动IC?浅淡高压线性恒流驱动芯片优缺点
苹果的产品从iPhone到Apple Watch 是如何一直实现后发制人的?
激光焊接机出光弱该怎么解决?
RFID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电视厂商大战CES 2019 8K时代已然向我们走来
Konqueror/embedded向ARM-Linux平台
IOT技术的5大验证和挑战
今年全球 5G 手机渗透率有望达 18%
2018让特斯拉真正意义上成为车企 为传统车厂定义互联网公司
无绳吸尘器哪个牌子好?看完本篇科普文再买不迟
物联网与AI的融合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Redmi K20系列手机搭载高通骁龙855处理器用硬实力碾压伪旗舰
ADI推出ADA4505-2双通道微功耗放大器
红外传输与蓝牙的本质区别
带约束条件的函数化简
5G毫米波产业的新风口在哪里?
汽车电动化加速汽车芯片迎重大发展,昂科烧录机持续为汽车芯片赋能
HPC网络的发展与RoCE的诞生
深入浅出地介绍集成、Bagging、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
区块链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