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放出现阻塞现象时,放大电路将失去放大能力,相当于信号被运放阻断一样。例如电压跟随器就常发生阻塞现象,这是因为跟随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幅度相等,其输入信号的幅度一般较大(跟随器作为输出级时),如果运放输入级偏置电压不大于输入信号的峰一峰值,则输入级在输入信号峰值时会变为饱和状态,当出现饱和时,输入、输出电压变为同相,负反馈就变为正反馈。显然,正反馈将导致输入级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输入信号将不能正常输出,这就造成了阻塞现象。
为了进一步说明阻塞现象的成因,举例如下:图(a)为晶体管输入型运放的输入级电路,现假定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小于 8v,并假定输出信号的电压振幅为 14v。若运放接成电压跟随器,参见图(b),现有一个大于8v的信号加于同相输入端(对应③脚),当输入信号处于正半周时,输出电压vo也为正值,这个电压vo经反馈加在输入差动放大电路q2的基极,此时q2将处于饱和导通状态(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因此 vs通过q2的集电极电阻直接加在运放的输出端,使运放出现阻塞现象。一旦发生阻塞,只能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来破坏正反馈。即为恢复运放正常工作,需暂时切断电源。这种阻塞现象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它可能使器件迅速损坏,其原因是:由图(a)知输入级采用npn型晶体管组成差动放大电路,由于输入信号幅度超过共模电压的允许范围,电路将在信号正峰值时出现阻塞,若信号源内阻较低,反馈电阻也较小,流过q2集电结的电流就过大,有可能烧坏晶体管q2,使集成运放损坏。另外,在输出端上不论什么原因产生的输出瞬时过压也会造成阻塞现象。
消除阻塞现象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限制输入电压法和防止输出瞬时过压法。图(b)所示电路即为限制输入电压钳位法,图中±vcm为共模输入电压上、下限极限值,运用二极管d1和d2实现将输入电压钳位在±vcm之间。这个方法具有通用性。当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大于l时,其钳位电平值应降低相应的倍数。
一加6T真机照曝光 背部一体性更高
允许GPOS和RTOS:关键任务嵌入式系统的独特虚拟化需求
苹果推送了iOS11.2.5beta 5测试版 正式版即将到来
利用声学建模来分析摩托车发动机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消除阻塞现象的两类电路设计
2016 Imagination大学计划-MIPSfpga Workshop邀请函(西安交通大学)
光芯片市场的未来市场会怎样
手机将取代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何去何从
在定义、实施和管理多云环境时,组织应遵循以下10条重要实践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频测量方案
VST携Large Low Distortion系列新品亮相NEPCON China 2015
红米8A真机谍照曝光 搭载高通骁龙439
如何判断PC电源的好坏单路12V与多路12V哪一个比较好
科创板容百科技独立董事于清教介绍、履历信息
plc是什么的简称 plc工作原理
MS5180T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完美替代AD7780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环境效益分析
为什么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出现下降
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