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多条AMOLED产线量产,国产手机将迎换屏潮

关键词: amoled , 国产手机 , 换屏 , lcd
2014-8-13 11:35:04 上传
下载附件 (36.7 kb)
amoled屏幕一直以来是三星最引以为傲的显示技术,自2010年发布galaxy s1手机后,三星旗舰机型便一直使用amoled显示屏,最近还将超高分辨率的amoled屏幕带到了旗舰级平板电脑上。不过,记者日前获悉,国内面板厂商在amoled技术方面也已经实现突破,量产化有望在今年年底启动,2016年前国内将有多条生产线相继实现量产。未来几年,随着国内amoled生产线的相继投产,amoled显示屏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上。
多条产线2016年前量产
2016年前中国大陆将有多条amoled相关产线相继实现量产。
相比传统的tft lcd手机屏幕,amoled屏幕具备响应速度快、自发光、色彩鲜艳、显示效果优异以及耗能更低的优点,在手机屏幕上具有极其可观的应用前景。
和辉光电产品负责人简吉龙介绍,与lcd相比,amoled的屏幕具有色彩更加逼真(1.5倍色彩饱和度于lcd)、响应速度更快(50倍于lcd)、对比度更高(100倍于lcd)、视角更广、更节能省电、厚度更薄、重量更轻等一系列优点。另外,由于amoled相比于lcd技术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在低亮度下能够提供更高的感知亮度和更加清晰的画质,因此人们在室内使用时,可以调低显示亮度,避免强光带来的视觉疲劳与伤害。
作为显示领域的新兴技术,amoled的量产在国内刚刚起步。上海oled产业联盟秘书长、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华教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在amoled面板技术方面,韩国处于领先局面,日本企业在设备与材料方面领先,中国大陆和***企业则起步相对较晚。不过,下一步在amoled中小尺寸市场,中国大陆厂商正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日前,digitimes公布了中国大陆amoled生产线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6年前大陆将有10条amoled相关产线相继实现量产。其中,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线、京东方(合肥)8.5代线、天马(厦门)5.5代线、和辉(上海)4.5代线、信阳激蓝4.5代线、昆山国显5.5代线都将在2014年年底前实现量产,京东方(重庆)8.5代线、天马(上海)5.5代线、佛山彩虹4.5代线将在2015年实现量产,而华星光电(武汉)6代线也将在2016年实现量产。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以上10条产线是否都能真正实现量产,还有待观察。
今年3月12日,和辉光电4.5代amoled线点亮了国内首块5.5英寸和6英寸amoled面板样品。和辉光电战略规划部孙玲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到今年第四季度,5英寸、5.5英寸和6英寸三种规格的高清amoled显示屏有望全面量产,计划产能为每月1.5万片基板。从目前与国内多家手机品牌的接洽来看,下游厂商对amoled屏未来的市场潜力普遍抱持充分的信心。
国内amoled生产线的相继启动和投产,将为下游手机和平板厂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手机面板出货近3亿片,hd/fhd智能手机面板的出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而据displaybank预测,到2016年,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市场的占有率将分别达到30%和13%的份额,增势十分强劲。
2年内成本或将低于lcd
amoled的良品率若能提高到90%,那么其制造成本将与lcd持平,甚至更低。
事实上,作为oled技术的一种,amoled技术已经研发多年,理论成本价格也低于tft lcd。但由于生产技术和产量问题,amoled屏幕的成本价格一直比lcd屏幕更为昂贵。相关数据显示,amoled屏幕的制造价格比lcd面板价格高出了10%至20%。
npd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现在amoled屏幕成本高是因为产业规模不够大。目前只有三星做到了规模化量产,参与的上游材料供应厂商呈现出寡头垄断的局面,而且很多设备厂商也跟三星签订了保密协议,所以导致了原材料和主要技术成本高的问题。“因为amoled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不像lcd技术的简单升级,所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技术障碍和成本问题会比较多。讲到底还是因为产业成熟度不够。”张兵表示。
不过,在张兵看来,随着更多的中国大陆厂商的加入,amoled产业链的建设会更加完备,技术更加成熟,良品率会逐步提高,未来成本低于lcd只是时间问题。“从技术本身来说,amoled的结构更为简单,因为它没有背光,不需要用到光学膜等等。所以理论上,amoled做到极致的成本会远远比lcd低。”张兵说。
根据displaysearch的最新数据,在未来两年内,amoled的良品率若能提高到90%,那么其制造成本将与lcd持平,甚至更低。
张建华认为,amoled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出现在2009年左右,当时业界对amoled产业化前景都持怀疑态度,观望者居多。现在产业化前景已经逐渐明朗,中国大陆也大胆、全面介入。现阶段摆在国内厂商面前的最大挑战是要做出让消费者认可、买单的产品,才能最终降低成本,拓展更大市场。
张建华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内,amoled技术将会与lcd技术并存、形成抗衡。“柔性屏幕将是打破现有格局的差异化技术,因为lcd不能做柔性屏,只有amoled可以做。可卷曲、可折叠的柔性amoled显示屏一旦量产,将会是一种颠覆性的产品。”

二维码读码器应用无处不在 高速读取二维码和条形码
Google周二宣布将取消Cloud Next的物理部分
欧曼科技设立控股子公司欧曼电子
Brother推出家用标签打印机,主打“马卡龙色系”
嵌入式工控机和触摸屏
3年内多条AMOLED产线量产,国产手机将迎换屏潮
国内首次拥有了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高雷达“商演”成功
小米9 Pro 5G版将于9月24日发布采用了30W超级无线闪充技术
搭载高通骁龙870 5G移动平台的iQOO Neo5活力版正式发布
详谈压力传感器的种类以及原理
小米10 Pro曝光搭载骁龙865移动平台采用了单挖孔设计
英特尔11代酷睿 “黑豹峡谷”NUC本月发布,性能更高“幻影峡谷”推迟到明年Q1
Rokid 发布MR眼镜 采用衍射光波导技术 40 度视场角,兼容 4G/5G 网络
在印度市场麻烦不断和研发成本不断增加,小米集团股价将继续下跌
德州仪器推出业界首款全面集成型模拟前端AFE4300
蓝牙HI-FI Hi-res播放器方案
一文汇总云计算的8个主要特性
韩华PERC电池专利案迎来新进展
网络工程师的前途怎么样
激光跟踪仪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