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大赛已于年初拉开序幕,将评选出不超过16支参赛队入围决赛,并设百万奖金支持。
类脑计算是一个全球前沿科研领域。融合、交叉及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类脑研究之路的重中之重。如果将其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将大幅提高智能处理能力,最终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机器人、移动智能设备、无人智能驾驶、语言处理、安防监控、脑功能修复等各方面的发展。
6月26日,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大赛已于年初拉开序幕,将评选出不超过16支参赛队入围决赛,并设百万奖金支持。
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是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科研院、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承办,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ieee清华大学学生分会协办的类脑计算领域创新大赛。大赛旨在推动类脑计算研究及其在各种应用领域的应用,鼓励大学生技术创新,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类脑计算这一前沿创新技术领域。
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施路平
“类脑计算是指借鉴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其信息存储处理运作机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在硬件、软件和算法等多个层面对于现有的计算体系进行本质变革,目标是制造类脑计算机,最终实现人工通用智能”,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施路平这样介绍类脑计算。
发布会上首先回顾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类脑计算创新应用大赛暨国际邀请赛的精彩与参赛团队。首届大赛于2017年举办,吸引了来自47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所的229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作品涵盖了硬件、算法、软件、应用等多个方面,有16支队伍晋级决赛接受了来自类脑计算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来自四川大学的团队摘得了特等奖的桂冠。
本届大赛邀请到了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担任本届大赛的指导单位,并将进一步扩大比赛的规模,2018年大赛面向全球大学生,目前正处于火热报名阶段。
本次大赛将采用开放式命题。作品要以类脑计算为主题,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智能手机app等,鼓励新创意、新算法、新应用。提交的作品要求体现通用性、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次大赛还特别设立了教育专题,特别鼓励智能时代教育系统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创新应用,内容可以包括智能时代的教育系统设计,新型教育方法设计,虚拟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等方面。
大赛面向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年级与专业均无限制。参赛形式为个人或组队参赛。参赛者可在2018年7月29日24时前,通过大赛官网(https://contest.cbicr.org/)报名。大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决赛将于10月13、1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届时入围决赛的团队奖争夺包含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等在内的若干奖项,大赛将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并设总额为100万的奖金,其中特等奖的奖金为30万元。
主办方表示,期望通过本次大赛,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推动类脑计算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对大众的科普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类脑计算研究领域;二是培养优秀人才,开拓科技视野。以大赛为载体,激发青年学子对类脑计算的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锻炼动手能力;三是寻找创新应用,探索科研突破。以大赛为平台,鼓励参赛选手大胆创新,挖掘类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基础理论、软件算法、硬件芯片、计算系统的全面发展。
智能、类脑计算与未来挑战
智能,是人类永不言弃的追逐目标。近几年,包括谷歌、微软、英特尔、英伟达、百度、腾讯、华为等各大知名公司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围棋等方面的极力投入和接连取得的重大突破,逐渐拉开了智能革命时代的序幕。但现有的智能途径能否发展出人们渴望的终极水平?现有的计算机架构能否支撑这些智能算法的高效运行?未来智能的源泉何在?都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我们渴望的智能,是科幻影片中可与人类自如沟通和协作的高级智能。目前的人工智能虽然在众多领域击败了人类,但在诸如举一反三、时空强关联、自适应处理等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场景中,远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孩,这说明现有的人工智能尚没有捕捉到人类大脑的关键特性。
类脑计算,顾名思义即类似大脑的计算,旨在通过从大脑单元细胞行为、脑神经网络结构、脑区功能与全脑智能特性等方方面面借鉴大脑的信息存储和处理方式发展智能计算理论,从而追求接近人脑甚至超越人脑的终极智能。
我们渴望的智能,是像大脑般高速度、低能耗的绿色智能,而不是如今数据中心需要消耗大量计算机与发电厂般的能耗才能实现的笨重智能。在2017年6月举行的acm图灵大会上,科学家宣告摩尔定律失效,这意味着我们的计算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不断越做越小来更新换代、提高性能了,这导致现有智能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反观我们的大脑,人类可以多线程快速处理各种问题,而消耗的能量仅如一个电灯泡。类脑计算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借鉴大脑算存一体、分布并行、记忆关联等内在机制,从而设计类似大脑的灵敏快速、绿色低能耗的智能计算平台。
类脑计算是一个全球前沿科研领域。融合、交叉及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类脑研究之路的重中之重。如果将其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将大幅提高智能处理能力,最终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机器人、移动智能设备、无人智能驾驶、语言处理、安防监控、脑功能修复等各方面的发展。
努比亚Z5smini拆解评测 相比努比亚Z5mini简直就是奇迹式的减肥
英特尔:2025年5G娱乐产业规模或达1.3万亿美元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与季丰电子共建联合实验室
三星断电后铠侠失火 存储器价格上涨速度或将加快
收音机上的调谐是干什么的
智能、类脑计算与未来挑战
802.11 MPDU帧格式的描述及应用
干货:一些Python有用的小技巧,离精通更进一步
JDI/LGD正面临面板「漏光」问题,6.1吋iPhone传11月才开卖
FPGA智能芯片需要的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UG4.0安装步骤及方法
欧司朗全新照明系统在圣彼得大教堂主圆穹绽放新光
复合材料在轻量化汽车终端市场上的应用
科学家研发充电速度提升五倍的超级电容器
哪款蓝牙耳机适合运动的时候用,防水效果好的蓝牙耳机推荐
董明珠再谈与雷军赌约:我们只赌5年 小米第6年超过格力
瑞萨电子全球首款USB-IF认证的USB3.0 Hub控制器
科学家成功在室温条件下快速锻造出罕见钻石
消费者对智能音箱有哪些期待
恩捷股份与金力股份专利纠纷再起,涉案金额逾1.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