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德特里克堡,有一个实验室。小道消息称,该实验室在2019年发生了泄漏事故。但大众媒体上说,因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政府关停了涉及埃博拉病毒等危险微生物的一处著名军方科研设施。小道消息中的实验室,应该就是大众报道中的军方科研设施。
至于它到底是否泄漏,是关闭后保证了安全,还是泄漏后才关闭,大众并不知道真相。
因科研设施的泄漏而造成的污染,有很多例子。最广为认知的是,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发生蒸汽爆炸,爆炸引起核泄漏,使得放射性物质暴露在室外。苏联政府不得不紧急撤离民众。这次核泄漏,导致这一地区即使在20年后,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都仍然远高于安全值。直至今日,该地区依然是座空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而日本在2011年3月11号,因海啸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该地区的人们也不得不紧急撤离。
自然灾害造成的泄露污染,一般难以掩盖。而人为操作造成的后果,却很容易被掩盖。民众难以察觉事实的真相。
据网络资料显示,英国敦雷核电站于1977年发生泄漏,导致数百吨的高浓度放射性废水被直接排入北海,此事直到2007年才首次披露。而该核电站于2019年再次发生泄漏,20天后才进行小范围公布。
2003年,中国战胜sars病毒,sars毒株被6家单位接管。而其中之一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直属研究所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腹泻病毒实验室,于2004年发生了严重的sars病毒泄漏事故。卫生部严厉处理了这起重大责任事故,共有5名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但除了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被公诸报端,有关方面对其他人的姓名尚未公布。
很多人并不知道2004年的sars泄漏事故,因为那时还没有区块链。
2008年,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架构,开始被少数人们单独抽取出来,用来构建可信社会。12年过去了,当武汉发生疫情的时候,吹哨人变成了造谣者,区块链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为市场管理、实验室管理、以及疾病管控等,并没有实现链上化。尤其是这次某些机构的作为,更让公信力彻底崩盘。
区块链对疫情是有帮助的,但是帮助不大。区块链应该作为一个平时可信的根基,而不是发生事情后,临时用于实现可信的工具。上链不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所以目前区块链对于疫情的帮助,都来不及。
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可信根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上链成为一种常态,区块链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而最需要建设的,则是实验室安全。区块链对接医疗系统很难,不是从技术上难,而是从实现及现实上比较难,非常难。但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不是联通的。因此实验室率先上链,难度并不大。而且实验室上链,并不是把机密东西上链,而是把危险量化,把操作存证化。实验资料和实验人员可以匿名化,但每一个操作,每一个流程,则必须上链,公开可查,这样才有信服力。
区块链,会让操作更规范,会让实验室更安全。
RFID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助力绿色物流+智能RFID仓库落地
虹科携手预测性维护专家提供WATCHMAN 360预测性维护方案
AI预测人生轨迹到底可不可行?
2023年美国首座核动力比特币矿场将开放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将催生新一代智能产业
区块链怎样确保区块链的安全
电动机参数区包括哪些内容
科创板交控科技独立董事史翠君介绍、履历信息
复印机出租
2020年最保值的手机依旧是 iPhone,HTC垫底
刀片电池的优缺点,刀片电池寿命一般多长时间
烽火通信连续三年在中国移动蝶形光缆集采项目中排名前三
戴尔易安信利用全方位存储产品组合打造现代化数据中心
家居装修APP开发方案
德国为何能诞生2300个世界名牌?
驭势科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无人驾驶规模化量产可期
Spansion推出3V 256Mb MirrorBit闪存
CASAIM与广州大学达成冲击力分析检测合作,基于高精度3D测量技术探究不同厚度金属板材受力变形情况
利用3D打印设计生产的催化剂,成功提升了二氧化碳甲烷化的速度
实现有效印刷电路板(PCB)制造和装配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