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市场向来就有着通过并购整合来寻求创新的传统,这些收购不仅仅是用来增强核心业务,有时也是为了在新的市场趋势下抓紧技术布局,在各个领域的ic设计流程下提供完整的方案。整个eda市场百亿美元的市值可能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来看不算什么,而这些收购往往也无法与ic设计公司们的收购相提并论,但无疑是维持其eda业务运营数十年的关键。
在这过去的20年内,eda厂商的收购依然活跃着,他们收购的对象也逐渐变得更有针对性。作为每个ic设计公司、代工厂都不得不接触的eda/ip厂商,他们能够清楚地洞察当下的技术趋势,并根据这个趋势来打造自己的收购计划。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近年来eda大厂的收购,判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设计趋势。
光电设计
近年来,光电设计也开始成为主流的设计路线,无论是先进的硅光芯片,还是光模块、激光雷达等,都需要用到光电设计技术,而eda厂商们也开始看到市场出现的这一趋势,纷纷出手收购,并与代工厂展开合作,来提高自己在光电设计方案上的竞争力。
2020年,ansys宣布收购光子设计与仿真工具开发商lumerical,并将其光电解决方案加入ansys的多物理场产品组合里。此次收购给ansys提供了微纳光学设计环境、波导设计环境、多物理场光子设计平台和集成光学设计与仿真平台,ansys相信这些产品的补充可以为他们在自动驾驶和iiot应用上获得优势。
传统eda厂商在电学上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光电设计的光学研究上仍有欠缺,尤其是光学测量上。为此,新思在2020年收购光学散射测量方案和测量设备供应商light tec,并将其解决方案与新思的光学设计软件工具结合,让客户获取光学系统中所用材料和介质的精确散射数据。这些精确的数据在设计光学传感器、显示器和硅光芯片时,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的仿真结果,从而减少开发时间降低寻找第三方测量带来的额外成本。
除此之外,新思还和juniper networks联合成立了openlight photonics公司,并占了3/4的股份,用于打造一个集成激光器的开放硅光平台,加速激光雷达、hpc和ai应用中高性能光子集成电路的开发,同时与新思自己的光电设计方案相结合。
光模块封装趋势 / 新思
对于新思来说,他们看重的还是共封装光学在数据中心上的趋势。这种将硅光封装在一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功率和延迟,相较以往的光模块封装方式来说,也减少了pcb面积的占用。但要想在这一技术上做出突破,必须要依靠高集成度光芯片、光电混合封装技术以及高速serdes,恰好以上都是新思这类eda厂商的技术优势所在,他们的ip和设计方案也在往这方面推进。
ai/ml
ai/ml可以说是半导体产业最火的应用之一,如今不仅芯片本身要能完成ai/ml运算,就连eda设计工具也开始由ai/ml驱动。比如新思的dso.ai会在庞大的芯片设计解决方案空间中寻找优化目标,通过强化学习来提高芯片的ppa;cadence的cerebrus利用机器学习建立芯片设计的知识图谱,自动优化芯片设计来改进芯片ppa。这些ai/ml eda工具的诞生可以说为芯片设计的自动化与规模化奠定了基础,以前一个团队忙活数月的工作量,交给一个工程师利用ai工具几天内就能完成。
用到silicon slm ip的cerebras wse-2芯片 / 新思
除了内部构建开发团队以外,这些eda厂商也在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充自己在ai/ml驱动eda上的实力。去年,新思收购了一家ai驱动的性能优化软件厂商concertio。此次收购,新思计划将其动态性能优化技术集成到siliconmax slm这个芯片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上,提升芯片从设计、制造、量产和测试等整个生命周期上的性能,同时无缝结合testmax测试平台和fusion设计平台,提供无缝ip集成、早期rtl分析等一系列功能。这种保障整个生命周期性能的设计,对于汽车和工业物联网这类边缘计算设备来说至关重要。
同样通过收购来加码ai/ml的还有西门子,西门子在2017年收购了solido。solido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模拟/混合信号与定制集成电路eda软件的公司,也是首批开发ai/ml驱动eda工具的厂商之一。他们的变化感知设计在全球不少大型芯片设计公司中都有应用,包括arm和意法半导体等。solido的工具方案solido variation designer采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降低了几个数量级的仿真工作,相较蒙特卡洛这种暴力方法大大降低了仿真所需的时间。
不过ai/ml也不是开箱即用的万能药,至少现在还没有普及到现在的设计流程中去,工程师对利用ai/ml进行开发还比较陌生,这需要靠eda厂商进一步优化,减少工程师需要学习的操作。
安全与云
除了eda厂商的收购动向外,还有不少其他领域的厂商为了发展自己的业务开始收购eda厂商,汲取他们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方案,几个近期的例子就是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和上市咨询公司埃森哲。
近日英飞凌收购了罗马尼亚芯片验证和设计厂商nobug,nobug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公司,主要为半导体产品的各种数字功能提供验证和设计服务,拥有多年eda软件开发的经验。不过,英飞凌此次收购nobug并不是为了打造数字验证的eda软件,而是为了加强其互联安全系统部门对复杂iot产品的开发实力。
可以看出,网络安全也是业界非常看重的一环,同样打算提高网络安全设计实力的,还有不久前收购whitehat security的新思,不过这倒不属于芯片设计范畴,偏向于在软件开发周期内提供安全服务。除此之外,还有收购了onespin的西门子,onespin在iso-26262、do-254这样的功能安全验证上提供了自动化的安全分析。这样的收购是扩大客户需求的一个好机会,onespin的客户,比如在汽车半导体上发力的博世、英飞凌和瑞萨,或是有航天航空fpga产品的xilinx,都会根据其产品优势来选择西门子。
埃森哲收购主打数字设计验证的eda厂商xtremeeda倒是令人意外,埃森哲表示此举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北美的芯片设计实力,扩充自己的云优先业务部门在边缘计算上的能力。虽然埃森哲近年来收购了不少与云技术相关的厂商,但收购一家eda厂商而不是一家服务器芯片厂商来发展云业务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可以预见,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军ic设计行业之后,他们眼中的eda厂商将拥有更高的价值,尤其是计划将eda打造成云端saas的云服务厂商。
相对沉寂的国内eda厂商
相较之下,国内的eda厂商的收购不多,也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倾向,还是以提升自身eda工具开发实力为主。稍具规模的收购也就只有概伦电子收购博达微科技和韩国的entasys,以及华大九天收购华天中汇,主要的资金动向也以ipo为主。
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产eda厂商都在积攒实力,从资金的角度来看,也不适合开展大规模的收购。此外,国外三大巨头靠的是多年的积累,才覆盖了芯片设计的全部环节,而国内eda厂商要想靠收购来补全余下的产品阵容,很容易一口吃个胖子,搞不齐还会带来运营风险。但并购整合可以说是eda行业的必经之路,国内eda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提速,或许我们未来能在国内eda厂商上看到更多相关的案例。
采用放大器或变压器进行带宽设计的简单剖析
澳大利亚拟建设全球最大的超级电池工厂
5G云VR的产品组合形态将使VR用户获得6 DOF的交互沉浸体验
KIT下载软件安装与使用图解
受疫情影响刺激面板价格上涨 LCD液晶面板行业将迎来长期拐点
EDA厂商收购动向背后透露的技术趋势
防爆型无线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AR硬件关键技术,何时能实现全民化
静电消除风机风棒的工作原理
基于 MediaPipe 的手语接口现对开发者开放
看门狗和电压监控芯片的数据手册
PCB覆铜需要处理的哪些问题?
基于IP协议的LTE和WiMAX两种技术的对比
将智能魔镜显示器融入到智慧家庭中会是怎么样
射频识别芯片在汽车智能防盗报警装置中的应用
高通物联网最新发布,从入门级到顶级的豪华全家桶,瞄准细分市场
韦尔股份上市三年股价增涨30多倍
FPGA设计之时序约束
如何才能最小化SEPIC转换器的辐射干扰?
要送给LoRa一首《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