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11的正式发布,各大媒体的评测解禁,高通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88的实际性能表现也被公布了出来。
骁龙888采用的是三星的5nm lpe制程工艺,在这款芯片发布之前,苹果推出的a14和华为发布的麒麟9000芯片也都采用了5nm制程工艺,只不过是由台积电代工。
不过,骁龙888的实际表现并不理想。爱否科技的评测显示,在3dmark压力测试中,小米11会一直提醒温度过高,导致测试无法进行,在经过连续几次的测试后,偶尔有一次成功了,但是机身表面温度达到了51°,稳定性只有91%,即便把手机放冰箱,稳定性也只有95%。
除爱否科技外,微博数码大v在测试小米11性能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肥威表示,自己拿到的机子在功耗方面有点踩雷,可能是早期系统固件的问题。
看到小米11的评测后,有网友表示,骁龙888翻车了,其原因是5nm制程工艺技术不成熟。真的是5nm制程工艺的问题吗?
骁龙888实际表现“翻车”了?
结合目前已掌握的消息,骁龙888的cpu拥有8个核心,由1个超大核cortex-x1+3个大核cortex-a78+4个小核cortex-a55组成,gpu为adreno660。
按照官方的说法,骁龙888的gou性能提升了35%,能效提升20%,但是从已有的数据来看,骁龙865的gpu为adreno650(587mhz),骁龙865+的gpu与前者相同,只是频率上升至670mhz,骁龙888则是adreno660(840mhz)。
也就是说骁龙888相较于骁龙865+的gpu频率提升了20%,而相比865的频率提升了30%。这样一对比你会发现,高通的gpu依旧没有变过,底层的基础框架结构并没有较大改动,像苹果、公版arm几乎每隔一两年都会对底层进行大更新。
接着我们再来看cpu部分,根据公开的数据,相比cortex-a78,cortex-x1在面积和功耗高了两倍的情况下,性能只能提升20%,这里就是所谓“翻车”的焦点。
arm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4个cortex-a78+4个cortex-a55比同频的cortex-a77+cortex-a55,性能提升20%,能耗降低15%。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算的话,那么1个cortex-x1+3个cortex-a78+4个cortex-a55,性能则提升30%,功耗增加15%。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的三级缓存(l3)的容量是不一样的,前者为4m,后者则是8m。
三级缓存的作用在于cpu处理任务时,将任务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存里面,不需要从内存里调取,这样处理速度会更快。缓存容量越大,意味着cpu处理任务的速度就越快。
单从纸面参数对比来看,cortex-x1有点像cortex-a57,当年cortex-a57就是针对服务器设计的芯片,而cortex-x1亦是如此。
现在我们不妨来做个简单总结,cpu方面,如果实测骁龙888的三级缓存是8m,那么可能是arm的锅,反之,三级缓存低于8m,高通也脱不了干系。gpu方面,不满频率跑,如500mhz,属于正常发挥。至于制程工艺,三星给的低价或许早已给出了答案。
都是5nm制程工艺的锅?
当然,并不是说三星给的报价比台积电便宜,翻车的概率就会更大。事实上,今年台积电的5nm制程也并不占优。
台积电这次5nm制程工艺的芯片表现也不理想,比如相比a13仿生,a14仿生的性能提升并不明显,华为的麒麟9000芯片,功耗控制和官方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如果单从测试结果来看的话,今年的5nm制程工艺,不管是台积电还是三星,实际表现都没能达到官方所宣传的效果。
事实上,影响芯片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5nm制程工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个别小米11会在性能测试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像爱范儿拿到的那台小米11性能表现就很正常。
除芯片制程工艺的个体差异外,机身内部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芯片性能,如果手机散热做得差,芯片性能再强也是无法驾驭的。散热这一块,小米11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从维颂科技的拆解视频来看,对比上代,小米11散热还是有所提升的,小米在听筒下方放入了一大块vc液冷均热板,紧贴主板soc那一面,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减少机身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主板的散热能力。
从今年5nm制程工艺的芯片实际表现来看,不管制程工艺提升多少,可能对于芯片性能都不会带来太大的提升。也就是说,未来制程工艺即便升级到3nm,甚至是1nm,芯片性能与上代相比提升也不会有多少。
所以,单方面认为5nm制程工艺存在问题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官方所展示的是5nm制程工艺在理想状态下的性能提升,实际测试有所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网上也只是个别的小米11媒体机在性能测试环节出现了问题,并不代表所有小米11、骁龙888或5nm制程工艺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目前媒体拿到的都是小米11工程机,与市面上发售的版本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现阶段小米11预装的系统版本可能还没有对骁龙888做全方位的优化。至于5nm制程工艺到底有没有“翻车”,就要看零售版小米11的实际性能表现了。
总的来说,小米11性能测试“翻车”,其实和5nm制程工艺技术不成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是因为技术问题,说实话台积电和三星也做不到量产,毕竟这关乎到芯片良品率的问题。
今年受疫情影响,哪怕是苹果也不敢保证自家产品不会出现问题,新的处理器和厂商的产品之间都有一个磨合期,如果后期升级系统固件,成功修复了那些存在问题的机型,说明谁都不用背锅,只是没有做好优化罢了。
物联网的下一章怎样
小米6什么时候上市:金属机身+双版本+ MIUI9+陶瓷版,售价1999?
小米新Air笔记本电脑发布:18日开售4999元起
一氧化二氮气杯探头有哪些功能
RS-232、RS-422和RS-485三种主流串行收发器的区别
手机芯片5nm制程工艺翻车?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对构建3G传输平台重要性
美的发布了MWOW空调系列首款挂机产品,会是今年首个爆款吗?
华为Mate10拆解评测:做工对得起价格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3-1997)
采用全新电池技术续航超1000公里的电动跑车或将现世?
5G网络的全面应用近在眼前,三大场景同步落地
ALIENWARE 重磅新品即将发布 超大屏幕或将颠覆视觉想象
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使得三星“太子”遭禁足
华为突围,开始长征之路,6G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喜报频传!极海APM32工业级/车规级MCU产品接连荣获三项大奖
6大全新28nm 器件,功耗再降30%,扩大 28nm 领先地位
国睿信维:完善研发管理体系,打响REACH睿知工业软件品牌!
UPS电源安装的十大注意事项
电机定子与壳体过盈配合的噪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