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
全面屏时代到来,前面板额头下巴的进一步缩窄让前置指纹无可放,屏幕下指纹就成了代替传统指纹的最佳位置方案。但目前的屏幕指纹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在指定的位置才能实现识别。而指纹识别形态,却不是仅有位置差别那么简单。
大部分人印象中,指纹识别除了位置,貌似也没什么差别。但事实上,市面上已见的指纹识别千差万别。比如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可按压不可按压。指纹模组需要通电才能工作。一般来说,可按压式指纹识别只有屏幕亮屏后才对模组通电,这样做的好处是待机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省电。不可按压式模组一直通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实现更加快速的识别,一触即解锁。
可按压式指纹比较典型的就是iphone,最初采用的是可按压式物力按键,到后来虽然不可按压,但在home键下加了压力感应器,受到一定压力时才会对识别模组通电,从而实现解锁。除了按压不可按压,指纹识别表面盖板也是颇有讲究的。我们见到的传统指纹识别大概分为四种盖板方案:镀膜、玻璃、陶瓷、蓝宝石。成本上说,镀膜最低,蓝宝石最高。但四种方案,却不仅仅在于成本的差别。
举个例子说,我用过第一款国产正面指纹识别手机是魅族mx4 pro,这应该也是国产第一款正面可按压式指纹识别手机,其采用的就是来自汇顶的蓝宝石盖板方案。蓝宝石盖板确实表现出了强大的耐磨能力,但实际体验上来说,识别率和识别速度都是有待提升的。原因就在于魅族mx4 pro采用的是电容式指纹方案,蓝宝石盖板会带来信号的衰减和信噪比问题。与普通的touch ic相比,灵敏度需要提升约60倍。
当然,相对来说,只进行镀膜的模组自然是识别精度最高的,电容触控的指纹识别驱动ic只需要比普通的touch ic灵敏度提升大约3倍即可。魅族在其第一款高端机型pro 5上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案,相比于mx4 pro在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上可以说是拥有了质的提升。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方案盖板不够耐划。
到后来,我们也看到全新的under glass方案,典型机型就是zuk edge和华为p10。其技术原理就是来自汇顶的“ifs(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前面板或后壳上开通孔放置指纹传感器模块,而是将指纹传感器隐藏于tp面板之下,可支持玻璃面板也可支持蓝宝石面板。
ifs技术不需要与手指接触传递信号的金属环,不需要触控开关,不需要芯片正面的粘合材料,即可实现良好的识别。但这种技术需要在玻璃面板上开槽,因为智能手机正面2.5d玻璃面板的厚度超过0.7mm,而根据电容式指纹识别的原理,如果在芯片上方存在的盖板玻璃厚度超过0.3mm时,其识别精确度将大幅降低。开槽让指纹识别处的玻璃面板厚度保持在0.2~0.3mm,才能让信号有效的传达。
山东省积极组织电信企业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华为P50迎来好消息,拍照/处理器/系统性能升级
以单片机控制为核心的节能日光灯系统电路设计
守护黑夜安全 萤石发布智能家居摄像机C6CN星光夜视版
苹果第三代AirPods售价或超2000元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了抢手货
全面屏的时代让指纹识别技术更为讲究
压敏电阻的选用要点及原则
华为HiSec安全管理中心解决方案的典型组网和部署指导
玻璃金属陶瓷塑料,5G时代手机存量市场之争,终端该如何抉择?
IDT推出业界首款信号调理重计时器89HT0808P和89H
变电站安全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爱立信的5G方案将助力运营商在5G时代取得数字化转型成功
伊斯坦布尔巴赫塞西尔大学在土耳其建立了第一个区块链研究中心
赛思参加「智汇南湖 筑梦未来」大学生就业赋能行动南湖引才活动
重新定义V2X中的「万物互联」
对锂电池为什么不能兼顾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分析
土壤环境综合检测分析仪器的相关性能介绍
Silicon Labs混合信号创新技术将亮相IIC China
LoRaCC68超低功耗160mW 小体积LoRa无线收发模块适用于物联网电池应用
武汉互联网融资难:一再错失独角兽,本土VC已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