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中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音响中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晶体三极管(以下简称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储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pnp两种三极管,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下面仅介绍npn硅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图一是npn管的结构图,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从图可见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
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高于基极电源ebo。
在制造三极管时,有意识地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的,同时基区做得很薄,而且,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这样,一旦接通电源后,由于发射结正确,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极基区的多数载流子(控穴)很容易地截越过发射结构互相向反方各扩散,但因前者的浓度基大于后者,所以通过发射结的电流基本上是电子流,这股电子流称为发射极电流ie。
由于基区很薄,加上集电结的反偏,注入基区的电子大部分越过集电结进入集电区而形成集电集电流ic,只剩下很少(1-10%)的电子在基区的空穴进行复合,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纪念给,从而形成了基极电流ibo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得:
ie=ib+ic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
β1=ic/ib
式中:β--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为:
β= △ic/△ib
式中β--称为交流电流放大倍数,由于低频时β1和β的数值相差不大,所以有时为了方便起见,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β值约为几十至一百多。
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放大器件,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通过电阻转变为电压放大作用。
二、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
图2 (b)是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它表示ib随ube的变化关系,其特点是:1)当uce在0-2伏范围内,曲线位置和形状与uce 有关,但当uce高于2伏后,曲线uce基本无关通常输入特性由两条曲线(ⅰ和ⅱ)表示即可。
2)当ube<uber时,ib≈o称(0~uber)的区段为“死区”当ube>uber时,ib随ube增加而增加,放大时,三极管工作在较直线的区段。
3)三极管输入电阻,定义为:
rbe=(△ube/△ib)q点,其估算公式为:
rbe=rb+(β+1)(26毫伏/ie毫伏)
rb为三极管的基区电阻,对低频小功率管,rb约为300欧。
2、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表示ic随uce的变化关系(以ib为参数)从图2(c)所示的输出特性可见,它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截止区 当ube<0时,则ib≈0,发射区没有电子注入基区,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集电集仍有小量电流通过,即ic=iceo称为穿透电流,常温时iceo约为几微安,锗管约为几十微安至几百微安,它与集电极反向电流icbo的关系是:
icbo=(1+β)icbo
常温时硅管的icbo小于1微安,锗管的icbo约为10微安,对于锗管,温度每升高12℃,icbo数值增加一倍,而对于硅管温度每升高8℃,icbo数值增大一倍,虽然硅管的icbo随温度变化更剧烈,但由于锗管的icbo值本身比硅管大,所以锗管仍然受温度影响较严重的管,放大区,当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于反偏工作时,ic随ib近似作线性变化,放大区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区域。
饱和区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偏状态时,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失去了放大功能。根据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偏置情况,可能判别其工作状态。
截止区和饱和区是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区域,三极管和导通时,工作点落在饱和区,三极管截止时,工作点落在截止区。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直流参数
(1)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2)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穿透电流)基极开路(ib=0)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压vce时的集电极电流。iceo大约是icbo的β倍即iceo=(1+β)icbo o icbo和iceo受温度影响极大,它们是衡量管子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性能越稳定,小功率锗管的iceo比硅管大。
(3)发射极---基极反向电流iebo 集电极开路时,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它实际上是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4)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1(或hef) 这是指共发射接法,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输出的直流电流与基极输入的直流电流的比值,即:
β1=ic/ib
2、交流参数
(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或hfe) 这是指共发射极接法,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输入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即:
β= △ic/△ib
一般晶体管的β大约在10-200之间,如果β太小,电流放大作用差,如果β太大,电流放大作用虽然大,但性能往往不稳定。
(2)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α(或hfb) 这是指共基接法时,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是△ic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ie之比,即:
α=△ic/△ie
因为△ic<△ie,故α<1。高频三极管的α>0.90就可以使用
α与β之间的关系:
α= β/(1+β)
β= α/(1-α)≈1/(1-α)
(3)截止频率fβ、fα 当β下降到低频时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发射极的截止频率fβ;当α下降到低频时的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基极的截止频率fαo fβ、fα是表明管子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β≈(1-α)fα
(4)特征频率ft因为频率f上升时,β就下降,当β下降到1时,对应的ft是全面地反映晶体管的高频放大性能的重要参数。
3、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当集电极电流ic增加到某一数值,引起β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这时的ic值称为icm。所以当ic超过icm时,虽然不致使管子损坏,但β值显著下降,影响放大质量。
(2)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 当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bvebo 当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 当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使用时如果vce>bvceo,管子就会被击穿。
(5)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集电流过ic,温度要升高,管子因受热而引起参数的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称为pcm。管子实际的耗散功率于集电极直流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即pc=uce×ic.使用时庆使pc<pcm。
pcm与散热条件有关,增加散热片可提高pcm。

干货分享:这里有你不了解的有源光缆知识
MAX16008/MAX16009可调节四路窗口电压监视器
你知道无人机是怎样执法的吗
2020广州国际照明展:光伏照明企业令人欣喜的新产品
5G网络推出未来视频内容制作产业新变革和升级
音响中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洗澡游泳耳塞哪个品牌防水效果好,洗澡防水耳塞品牌排行榜
3V供电的耳机放大器,AD822 Headphone amplifier
QLED与OLED电视开启“大乱斗” QLED尚占优势
高通5G领航计划获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科技创新奖”
Multitest设备全面支持MEMS振荡器的相关优势
RJ45端口详细介绍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的日常保养
上海新昇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工程研发配套项目封顶
MAX6652 温度传感器及系统监控器,10引脚µ
台积电5nm工艺预计会在2020年量产 再降低20%的能耗
关于RS-485布线的基础问答
MathWorks发布在MATLAB和Simulink中提供
高频电感的特点及使用
叶面积仪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