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电子元件技术网)
众所周知,5g将会拥有低频段和毫米波两个频段,而毫米波的波长很短损耗很大,所以在5g通信里面,我们必须解决这一问题。第一个方案是,衬底集成天线(substrate integrated antenna,即sia)。
这种天线主要基于两个技术:空波导传输的时候介质带来的损耗很小,所以可以用空波导来进行馈源传输。但这存在几个问题,因为是空气波导,尺寸非常大,而且无法和其它电路集成,所以比较适合高功率、大体积的应用场景;另一个是微带线技术,它可以大规模生产,但它本身作为传输介质的损耗很大,而且很难构成大规模天线阵列。
基于这两个技术就可以产生衬底集成的波导技术。这一技术最早由日本工业界提出来,他们在1998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介质集成的波导结构论文,提到了在很薄的介质衬底上实现波导,用小柱子挡住电磁波,避免沿着两边扩。这不难理解,当两个小柱子的间距小鱼四分之一波长的时候,能量就不会泄露出去,这就可以形成高效率、高增益、低轮廓、低成本、易集成、低损耗的天线。
上图右下方是利用这一技术在ltcc上做出来的60ghz的天线,增益达到了25db,尺寸8×8单元。这一方案是适合于毫米波在基站上的应用,在移动终端上有另外一种方案。第二个解决方案是把天线设计在封装(package integrated antenna,即pia)。
因为天线在芯片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损耗太大,而且芯片本身的尺寸很小,把天线设计进去会增加成本,所以在工程上几乎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如果用封装(尺寸比芯片大)作为载体来设计天线,不仅能设计出单个天线,还能设计天线阵列,这就避免了硅上直接做天线在体积、损耗和成本上的限制。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能否用pcb板做天线?答案是肯定的。关键的瓶颈并不是材料自身,而是材料带来的设计问题和加工上的问题。不过pcb只适合在60ghz以下的频段,在60ghz以后推荐用ltcc,但到200ghz后,ltcc也存在瓶颈。
未来天线必须要和系统一起设计而不是单独设计,甚至可以说天线将会成为5g的一个瓶颈,如果不突破这一瓶颈,系统上的信号处理都无法实现,所以天线已经成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天线不只是一个辐射器,它有滤波特性、放大作用、抑制干扰信号,它不需要能量来实现增益,因此天线不仅仅是一个器件。
智能手表PSRAM芯片存储方案的介绍
驾驶员监控系统提升安全性
从设计角度,以高压电缆为案例重点讨论高电压安全发展进步
小米手表Color评测 绝非盲目跟风
锂电池四大技术难题制约电动汽车的发展
浅谈5G通信系统中毫米波的天线设计
Cadence拓展与台积电和微软的合作,携手推进云端千兆级物理验证
以太坊的扩展性解决方案详细解读
一款开关降压型单节锰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评测12 通道全能数字调音台 ZOOM LiveTrak L-12
在LTE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发现漏洞,可被黑客利用实现三种攻击途径
简述DFX理念与产品研发(一)
不可不知的云计算5大关键误区
普渡科技配送机器人“贝拉”荣获“优秀产品奖证书”
MM32SPIN0280单片机主控洗衣机方案
达沃斯论坛:发改委表示4G牌照即将发放
什么是光纤跳线,都有哪些种类和哪些接口
智能家电该如何做才不会为何成摆设
未来汽车电子架构的趋势是什么
桑锐电子研发SunrayNet物联网无线传输解决新方案